APP下载

临夏州现代畜牧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探析

2020-01-11孙爱华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临夏州全州畜牧业

孙爱华

(甘肃省临夏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甘肃 临夏 731100)

1 畜牧业发展现状

临夏州是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畜牧业已成为临夏州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想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建设现代畜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助推临夏州脱贫攻坚步伐。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发展,把畜牧产业作为全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作为根本举措,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区域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和科教兴牧的路子。全州2019年底牛存栏达到52.89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19.92万头)、出栏25.8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3.7%、4.6%;羊存栏达到341.42只(其中:能繁母羊存栏106.85)、出栏447.39万只,分别比去年增长6.4%、11.4%。牛肉产量8.73万t,羊肉产量3.4万t;畜牧业产值16亿元、增加值12.2亿元,农民牧业收入860元。

1.1 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科技支撑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2019年底业务部门统计,全州规模养殖场(小区)累计达到1474个,其中牛场326个、羊场769个;牛羊规模养殖户累计达到2.69万户,其中:肉牛规模养殖户7 891户、肉羊规模养殖户18 973户;发展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2 780家,其中牛羊养殖合作社占90%以上;发展养殖为主的家庭牧场313个;积极创建了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8个、州级示范场20个,全州累计部级示范场6个、省级41个、州级170个。规模养殖饲养量达到全州饲养总量的58%,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1.2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临夏州把规模养殖作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基础,为加快基地建设步伐,为继续夯实临夏州贫困村牛羊产业基础,扩大牛羊饲养规模、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有效提高贫困户养殖收入,积极推广“政府扶持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牛羊能繁母畜养殖村发展模式,发展能繁母牛3.27万头、能繁母羊26.21万只、能繁母猪2.12万头,配套机械1 017套。采取引进能繁母牛母羊、圈舍扩建、奖补饲草料等方式,进行差异化奖补。全州在625个村、39 608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9 360户)实施,投入奖补资金17 807.45万元,奖补牛74 845头、羊334 561只。

1.3 良种工程效果明显,产业化格局日趋优化

一是大力发展西门塔尔牛等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充分发挥牛人工授精技术,牛冻配改良稳定在11万头以上,不断巩固提高了黄牛改良成果,把肉牛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快推动优质肉羊产业发展,发挥湖羊、杜泊羊、萨福克羊等优良品种优势,集中推广绵羊冻精配种为主的繁育新技术、分阶段饲养为主的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形成了以生产羔羊肉为主的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和以周边地区架子羊集中育肥为主的易地育肥模式。把良种作为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认真实施良种工程,不断完善繁育推广体系,扩大改良规模,扭转了良种率徘徊不前的局面。2019年全州牛冻配点累计达到188个,完成奶肉牛冻配改良11.5万头;引进良种公羊1 428只,引进良种母羊3 257只,羊人工授精改良站点50个,完成肉羊杂交改良86万只,全州牛、羊良种率达到74%、78%。

1.4 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产业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快

州、县、乡、村四级畜牧兽医科技服务推广机构基本建成,州、县、乡有从业服务人员1 220人,配备了村级动物防疫员1 209名,部分养殖场也配备了动物防疫员。同时,为了提高产业发展指导水平,按照“服务主导产业、尊重农民意愿、突出生产需求、注重培训效果”的原则,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牛羊优良品种及杂交利用、圈舍建设和饲草料生产及高效加工等方面,采取集中授课、到实训点参观学习实践的培训模式,对全州412个深度贫困村村支书、村主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按照贫困村主导产业、分批次进行了全员培训,共培训1 648人,提升了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水平、服务带动能力和扶贫攻坚能力。强化了产学研的结合,增强了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

1.5 草产业开发不断增强,饲料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优质饲草料季节性、结构性短缺的畜牧业发展瓶颈,2016年开始率先在全州整区域推动粮改饲工作,3年来,全州粮改饲面积由2016年不足0.33万hm2增加到2019年的2.36万hm2,全州玉米种植9.33万hm2。优质玉米全贮饲料由20万t增加到150万多t,全州建设青贮池130万立方米,建成了临夏县众新饲草料公司等23家饲草公司。全州开展粮改饲的企业与合作社430多个,参与群众14.2万户,其中贫困户近5万户、占现有贫困户的88%,完成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面积7.71万hm2、加工玉米秸秆饲料305.54万t。以粮改饲为切入点,实施畜牧养殖富民增收工程,全面推广“粮改饲—牛羊养殖—粪污还田—绿色农产品生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养带种、农牧互促”的循环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新路子。

1.6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临夏州现有牛羊县级以上龙头企业40家,其中:建成牛产业龙头企业30家(国家级畜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县级龙头企业3家);建成羊产业龙头企业10家(州级6家、县级4家)。建成牛羊交易市场63个,有3万多人常年在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从事肉牛肉羊贩运及产品销售,年交易牛42多万头、羊200多万只,开展短期育肥年出栏牛20万多头、羊280多万只。在积极构建电子商务、专营直销为代表的营销网络,以康美、清河源为代表的的产品专卖店、专柜、代销点等达到3000多家。打造了“康美农庄”、“八坊清河源”、“燎原”等系列清真肉乳产品知名品牌,“东乡贡羊”、“东乡手抓”、“康乐牛肉”等成为著名地域品牌。临夏清真牛羊肉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青藏地区60%以上,兰州市70%以上。临夏州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1.7 积极强化产业风险防控,稳步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

临夏州结合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实际,在已经开办能繁母猪、奶牛、牦牛、藏系羊等中央财政补贴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增品扩面提标降费”等举措,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的保险品种和承保规模,新增开办肉牛、肉羊、育肥猪和鸡省级特色品种,同时针对各县(市)地方性特色产品的保险需求,以保障贫困户收入稳定为目标,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种养产业综合保险,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全面推进“动物免疫整村推进模式”,以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为重点,定任务、定质量,扎实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和常年补针工作,全州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强制免疫病种动物群体免疫密度达99%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5%以上。全面加强畜禽移动监管工作,共检疫活畜禽76.61万头(只),无公害肉牛认证6个、肉羊5个,康美、清河源牛肉绿色产品认证总数达到了118个,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均达到99%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了稳定向好的态势。

2 促进临夏州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区位、资源、传统、特色、市场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牧业增效和经济发展为基本思想,坚持以改善黄河流城的生态,通过有效资源利用,推进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坚持政府积极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区城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科教兴牧的方针,培育特色、突出良种、科技支撑、龙头带动的总体思路,分阶段、有重点的稳步推进现代生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坚持质量效益并重,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奶牛、肉牛、肉羊三个产业带,稳步发展猪、鸡、渔三大基地,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把畜牧产业培育成为临夏州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临夏做出贡献。

3 促进临夏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

加快临夏现代畜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畜牧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做更大贡献。一要切实加大对畜牧业的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结合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强化推广示范,提高畜牧业科技贡献率。二要实施岗位培养、集中培训、示范培训、送科技下乡和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各有侧重地加强畜牧业科技人员、养殖重点户和散养户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科技人员及养殖户的科技水平,增强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和应用能力。三要研究国家对农业、畜牧业的扶持投资政策导向,积极争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项目,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2 努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目前,临夏州传统落后的畜牧饲养方式,已成为影响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以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载体,积极引导分散的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按照统一建场规划,统一品种标准,统一生产规模,统一饲养方式,统一营养水平,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加工出售、统一设施环境的“八统一”模式,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实现畜禽养殖现代化。

3.3 健全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围绕提高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能力、自主育种能力、良种生产能力和质量检测能力,坚持外引品种与选育本地特色品种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利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加强以主导产品为重点的“繁、引、推”相结合的良种体系建设,采用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发展优质杂交畜禽品种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不断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建立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牛、羊、猪、鸡、渔业的繁育体系。

3.4 建立优质高效饲草饲料生产体系

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饲草饲料生产应用体系。一要转变观念,种草养畜发展草地农业。二是农牧结合,实行草田轮作。当前,临夏的人工种草大多为三荒地和耕地零星种植,中低产田种草的较少,但中低产田种草后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比种粮食高。未来发展中应结合实际,重视人工种草与中低产田治理、坡耕地退耕种草有机结合,有效增加人工饲草总量。三是要充分发挥现有农作物秸秆作用,大力推广“粮改饲”,提高生物利用率。重点是从健全和完善基础设施入手,以养殖规模小的场、户为依托,狠抓青贮等作物秸秆加工应用的同时,加快发展草粉、草块、草颗粒、草捆和饲草叶蛋白、纤维素的生产与应用。四是加大对饲草饲料技术的科技投入。要从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使饲草生产、收贮、加工、应用技术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成为一个有机完整的技术体系。同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规范和净化兽药及饲料市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3.5 培育和扶持市场竞争主体

一是重点培育一批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一批养殖示范基地、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竞争主体,并尽可能做到规模大、水平高、产品新、外向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创建名牌产品,延长产业链,促进转化增值。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架起连接农民与企业、农民与市场的桥梁。

3.6 建立有效的疫病防控体系

要有效防控疫情,就必须构筑起防控疫情的立体网络,建立和完善减少不可抗据力损失的风险规避机制,形成更有效的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管理体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应急防疫和长效防控的关系,新时期的动物疫病防控必然由应急防控为主转向长效防控为主,应急防控为辅。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特别是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管理、运作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三是加强责任体系建设,特别要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全面纳入对乡镇政府的综合目标考核,同时要强化部门、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和畜牧业主体的防疫责任体系,实现群防群控。四是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规范现有的基层兽医队伍,同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的兽医专业的大学生下基层就业,依靠科技创新,应用科学的免疫程序、消毒措施、防疫设施,提高防疫科技水平。

3.7 建立畜牧业循环经济

从本质上讲,畜禽排泄物是一种资源,既可以直接作为种植业的肥料,也可以经过适当处理,转变为各种有机肥、沼气和生物蛋白。只有在放错地方、无法利用的情况下才变成污染源。为此,一要大力推广青贮饲料等技术,促进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二要根据种植面积和有机肥料的消纳能力,合理规划养殖场的规模。三要根据所养殖的畜种和规模,科学合理的进行饲养管理和饲料的搭配,减少工业饲料的利用量和畜禽粪污排泄量,缩短养殖周期。四要鼓励畜禽场对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尤其在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建设一批利用养殖场粪污生产沼气和有机肥的项目。通过秸秆过腹转化,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现代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临夏州全州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畜牧业环境》征稿函
泸西县总工会:全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会议在泸西召开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映像畜牧业
临夏州走访纪实
三个“百亿”产业撑起脱贫梦
甘肃省青少年中长跑、竞走冠军赛在临夏州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