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乳牛生产瘫痪
2020-01-11张宏强
张宏强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窑店工作站,744399)
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通常是乳牛分娩后48-72h以内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临床上以昏迷及瘫痪为特征。本病般见于5-8岁的高产母牛,发病率约占母牛的3-7%,在极个别牛群中可超过50%。
1 病因
乳牛急性低血钙症的发病原因及其病理机制,目前了解得还不够完全,认为主要原因由于血钙调节机能衰竭而不是由于食物性钙的吃入不足,因为在低钙和高磷日粮条件下,可降低母牛的发病次数是一种不容否定的事实。过去曾认为血镁增高以致干预了血钙的平衡调节,这种看法已被否定,因为在正常分娩的母牛,血镁本来也可以稍有升高,同时在生产瘫痪过程中,事实上可并发低血镁症(青草搐搦)和酮病(醋酮血症)。近年认为本病发生的关键在泌乳开始而不在分娩本身,理由是血钙突然随血流大量进入乳房。然而,若非甲状旁腺机能衰竭,则不致因此而产生急性低血钙症。从泌乳与钙的代谢推断其中可能有两种因子在起作用,一种是母牛肠运动抑制,另一种是垂体前叶催乳素分泌亢进。至于伴有低血磷酸盐症,认为是吃食低磷目粮的结果,也证实了低钙和高磷日粮可降低本病的发病次数。虽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亦可导致低血磷酸盐症,但在生产瘫痪中,这类情况从未发现。病牛所以睡倒爬不起来,不单是由于昏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伴有低血磷酸盐症。偶有继发酮病者,这仅在母牛呈现不食及消化扰乱等情况之后才会发生。血镁水平通常不致急剧增高,因此不呈现麻醉状态;极少数母牛继发低血镁症,表现搐搦状态。
2 症状
前期病征是母牛不安、乱动、表情忧虑,吃食、排尿及排粪停止,易受刺激引起过敏,头和四肢震颤。病牛当陌生人接近时,马上张口伸舌,摇头晃耳,是生产瘫痪的最早病征之一。前期病征阶段不长,病牛立即转入偃卧阶段,此期飞节过度伸展,步态大小不均及共济失调,企图起立,但起立越来越困难,终于睡倒爬不起来。偃卧阶段是临床兽医最常碰到的阶段,睡地呈胸卧式,常把头转向后方,置于一侧肩胛上。鼻镜干燥,眼迟钝及凝视,瞳孔正常或扩张,对光线反射迟钝,嗜睡,对痛觉反应越来越低。颈部痉挛而四肢弛缓,肛门反射消失。肠无蠕动,末梢变冷,直肠温度可低于正常。心率可能增加,但通常每分钟不超过90次。最后,病牛高度软弱及抑制,称为昏迷阶段,此期病牛侧卧地上,不能坐起,易发生臌气,脉搏每分钟可达120次,但常不易摸到,颈静脉进行注射时,也不易使血管膨胀。瞳孔扩张,对光反射无反应,如不治疗,可在几小时内死亡。
血液检查,血钙降低为3.9-6.9mg%,血磷降低为1.0-2.7mg%,血镁正常或稍升高(2.7-3.4mg%),血糖升高(80-90mg%,曾发现重症高达161mg%,但可随钙疗而下降),有时并发酮病、低血镁症、败血性乳房炎和子官炎。还应了解,在非分娩母牛的动情期,也可发生一种所谓“非生产性瘫痪”。
3 防治
限制钙的吃入及给予维生素D,可减少生产瘫痪的发病率,同时也应提高日粮中的磷含量。
药物治疗应用20-30%的含4%硼酸的葡萄糖酸钙溶液,每次500ml,缓缓地静脉注射(至少需10-20分钟),效果良好。必须应用硼酸溶液配制,因为葡萄糖酸钙在100ml水中只能溶解3g,若在4%硼酸溶液中则可溶解40g,且性质变稳定。葡萄糖酸钙治疗效果虽然良好,但在静脉注射后维持有效时间只9h,仍可有25%的复发率,故宜重复注射,或结合乳房送风法,或改用一种含有镁、钾或磷、钙的混合液。钙疗法认为每公斤体重用2.2g的钙比较理想。商品溶液可含20-33%硼酸葡萄糖酸钙,亦即在500ml中含钙8-14g。但在应用钙疗时,特别要注意心脏活动变化,如果心跳不规则或变快,就应停止注射,直至心频率和节律恢复正常时再注射。应用大量钙剂静脉注射,后又相继作皮下注射以保持钙的持续作用,是有危险的,因为静脉注射后可改善循环,如同时又增加了皮下注射,乃突然加快皮下贮钙点中钙的吸收率,势必造成心脏的异常不良反应。
硼酸葡萄糖酸钙注射后的反应形式是特征性的:脉搏变慢而强,肌肉震颤只是暂时性的,鼻镜有汗,排出软粪,并可排尿,母牛企图站起来,且对扶持病牛体质也有帮助。然而可能遇到这种情况:经钙疗后母牛虽已变得机敏活泼,但仍爬不起来,表明伴有严重的低血磷酸盐症,这时建议用15%磷酸二氢钠200ml(或20%,300ml)或3%次磷酸钙1000ml(用蒸馏水或10%葡萄糖溶波配制)静脉注射,有良好效果。乳房送风法有时其效果相当满意,可单独用或绪合钙疗用,应用时须注意无菌操作,如乳房已有感染,可先注入1%碘化钾溶液,然后再行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