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牛球虫病
2020-01-11李斌
李 斌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渭阳乡畜牧兽医站,748100)
牛球虫病是寄生在牛大肠 (主要在直肠)内的多种艾美耳球虫所引起的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常发于4~9 月,以犊牛较多见,且常引起犊牛死亡。 文中就以该病的中西医疗法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1 病因病理
艾美耳球虫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或梨形。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玖瑰色,或淡灰色或淡黄色至深褐色。 球虫寄生在大肠,使肠粘膜上皮遭受破坏,引起粘膜发生溃疡和出血,造成了肠道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环境,其新产生的毒素和肠道中的其他有毒物质被吸收后,引起全身性中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各个器官的机能失调。
2 临床症状
多为急性型,病程通常10~15 天。 病初精神不振,被毛粗乱,体温稍高,粪便稀薄,稍带血液,母牛泌乳量减少;一周后病势加剧,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喜卧地,瘤胃蠕动和反刍停止,肠蠕动增强,排带血的稀粪,恶臭,母牛泌乳停止;末期粪呈黑色,几乎全为血液,恶臭,体温下降,在极度贫血和衰弱的情况下死亡。 镜检粪便及直肠刮取物,有大量球虫卵囊。
临床上犊牛出现血痢和粪便恶臭时,可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患犊粪便,查出球虫卵囊即可确诊。
在临床上应注意牛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 前者常发生于1 个月以上犊牛,后者多发生于生后数日内的犊牛且脾脏肿大。
3 治疗
治法以杀虫为治则。
3.1 黄花蒿治乳牛球虫病。 治疗:首先对发病的犊牛喂以复方嘧啶片,按每千克体重0.1g,1 日1次内服,首次加倍,连用2 天后血便即可停止,食欲开始恢复。 对第二次发病的牛只应用新鲜黄花蒿治疗,每头 500g,1 日 1 次,第 1 天用鲜品人工饲喂,次日捣汁内服,连用2 次。 用药后的第1 天粪便仍带血,第2 天带少量血,第3 天血便停止。无论是用中药,还是用西药,均获痊愈。
3.2 白头翁汤加减治黄牛球虫病,白头翁45g,黄连、广木香各25g,黄芩、秦皮、炒槐米、地榆炭、仙鹤草、炒枳壳各30g。 水煎去渣候凉灌服,重煎再灌,1 天 1 剂,3 天为 1 疗程(以上处方,是 1.5~2岁中等黄牛犊的药量,应根据牛体的大小,病情的轻重,酌情增减)。 应用此方试治球虫病牛6头,治愈 5 头,死亡后期病牛 1 头。 根据试治 6 头病牛的实践,病轻的初、中期1 个疗程可痊愈,病情稍重的结合补糖补液2 个疗程方可见效,若病到后期,不吃草,不反刍,举尾努责,又出现神经症状的疗效多不显。
3.3 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牛球虫病。 静脉注射5%葡萄糖500ml、20%磺胺五甲氧嘧啶100ml、生理盐水 1000ml。 口服槐花 70g、马齿苋 70g、白头翁 70g、地榆炭 80g、诃子 80g、五倍子 80g、磺胺胍片50g,碾末温水调。 此为中等黄牛一次性治疗量,每天用药1 次。
3.4 盐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2mg,连用7 天
4 预防
牛球虫病预防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4.1 犊牛与成年牛分群饲养,以免球虫卵囊污染犊牛的饲料。
4.2 定期要打扫牛舍和运动场,粪便和垫草要进行发酵,可以杀死卵囊。 定期要对地面、饲槽、水槽进行消毒,保证牛舍干净卫生。
4.3 舍饲牛的粪便和垫草需集中消毒或生物热堆肥发酵,在发病时可用1%克辽林对牛舍、饲楕消毒,每周一次。
4.4 被粪便污染的母牛乳房在哺乳前要清洗干净。
4.5 添加药物预防,摩能霉素按每千克饲料添加0.3g,既能预防球虫又能提高饲料报酬。
5 小结
基层养殖户对牛的一些常规疫病已有一定的了解,并就其防治也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但一些因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疾病,养殖户自身而言疏于重视,对养牛业造成一定危害。
牛球虫病在临床上较难诊断,必须以镜检粪便和直肠刮取物,发现卵囊是确诊的重要根据。在治疗方面,可应用下述药物:①磺胺甲嘧啶和磺胺二甲嘧啶,开始量0.14g/kg 体重/ 次,维持量0.07g/kg 体重 / 次,口服,1 日 2 次。 ②氨丙啉,20~50mg/kg 体重 /日,口服,连用 5~6 天。 ③林可霉素,每天每头犊牛给1g,混入饮水中给予,连喂21 天。 以上介绍的疗法,仅供临床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