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特点及相关研究进展
2020-01-11朱礼敬吕利明刘培培杨昕宇尚艳丽
朱礼敬 吕利明 刘培培 杨昕宇 王 硕 尚艳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
在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行为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因素[1]。研究发现[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行为有紧密联系,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低的个体就业压力越高[3]。而个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较高时,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有效评估和对自我的评价更加积极,在择业时保持高度的自信心,容易做出合理的职业决策,使个体自身素养匹配职业发展的要求[4-5]。同时,在职业的选择活动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参加、投入及坚持起决定作用,影响着个体实现职业目标和在择业中的活动[6]。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不断发展与高校扩大招生,护理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本文就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特点及相关研究综述如下,为护理教育者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及护生今后合理择业提供参考。
1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概念及测量
1.1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CDMSE)是Taylor 等[7]于1983 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认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具有能够最终完成择业目标能力的自信程度。彭永新等[8]认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因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职业选择和职业路径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9],并决定着个体能否成功完成各项职业相关任务[10]。
1.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测量
测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深入的实证性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础[11]。Taylor 等[7]于1983 年编制了包含自我评估、职业信息获取、目标设置、职业规划和问题解决5 个维度的CDMSE,该量表共50 个项目,采用10 点计分法(9=非常有自信,0=完全没有信心)。分数越高,个体在职业决策时的自信心越高。为了方便使用,1996 年Betz 等[12]又在原量表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修订,修订后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简式量表(CDMSE-SF)仍为5 个维度,共25 个项目,仍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国内彭永新等[8]在对该量表进行本土化修订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量表包含5 个维度:自我评价(6 个项目)、收集信息(9 个项目)、选择目标(9 个项目)、制订计划(8 个项目)、问题解决(7 个项目),采用5 级计分方式。目前国内,在不同人群测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广泛使用该量表,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 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特点
2.1 年级特点
众多研究显示[13-15],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王欣娟[13]调查显示,护理本科一年级的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最高,与张若柏等[14]研究结果一致。可能的原因是一年级时护生刚进入学校,对大学充满理想主义,缺乏现实性,而到大学三年级时需要面对实习等压力问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最低,职业自信心受损。而尤薇等[15]在以硕士研究生为对象的调查中发现,三年级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最高,原因可能是研一学生刚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入学校,对崭新的校园生活具有新鲜与好奇的感觉,很少考虑职业与择业的问题;二年级时步入正轨,做实验或者课题遭受打击,加上自己所了解的就业形势,对未来缺乏自信心;三年级时各方面成熟化,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对未来的方向也很明确,在职业决策方面也比较有自信。因此,目前关于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年级特点,相关研究结果尚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进行探讨,以便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2.2 学历特点
不同学历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存在差异。徐秀凤[16]调查结果显示,专科实习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杨国红[17]调查也发现,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得分最少的是收集信息维度,提示在收集信息上信心不足;Wang 等[9]研究显示,在校护理研究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与Bullock-Yowell 等[18]调查的美国南部地区一所大学本科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处于低水平;国内刘海波等[19]研究显示,大专、本科护生在自我评价与目标设定这2 个维度得分低于研究生,但在总效能方面高于研究生。因此,不同学历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状况及影响因素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2.3 性别特点
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性别间是否存在差异,目前研究尚无统一结论。倪海[4]认为在性别上,高校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不存在差异,胡霞等[20]研究结果与其一致。而王梦等[21]调查结果则显示,男护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得分和5 个维度(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订计划、问题解决)得分均低于女护生,考虑原因是护理学专业女生多于男生的特殊性和传统偏见的影响。因此,关于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性别特点需进一步探讨,以便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2.4 人格特点
众多研究显示,不同心理特质和人格特征的个体,导致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有所不同。国外学者Deer 等[22]调查显示,特质焦虑较低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较高。但国内刘金铃等[23]研究发现,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特质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无统计学意义;时春红等[24]研究发现,高职实习护生的情绪智力总分及大部分维度得分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护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提高,才会有更高的决策信心水平。
3 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
3.1 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业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在学习方面,全面评估自己能力自信水平,是个体主观判断自己本身是否使用所拥有的能力、技能完成本身的学业任务,以及能否掌控自己的学习行为[25]。国外学者Geumsook 等[26]调查了在韩国忠北健康科学大学和韩国水原科学学院319 名大一、大二护理专业学生,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效能感呈正相关,与国内张若柏等[14]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提高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
3.2 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发展
护生的专业承诺、职业认同、职业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职业发展状况,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专业承诺、职业认同、职业期望密切相关,具有较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可以通过成功完成职业发展任务做出更合适的职业决策[27]。专业承诺是指个体相信和接受专业目标和价值观,在工作中做出重大努力的倾向[28]。研究显示[9,13],专业承诺度水平越高的护生在选择职业时自信心越高。同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专业承诺,为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护生提供具体的专业指导,提高专业承诺水平,促进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是个人认同的组成部分,基于个人态度、信仰、价值观、经历和动机而形成的职业自我形象[29]。研究显示[30-3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强的护生职业认同感也越高,并且影响护生对职业的认知和行为。职业期望是指个人对某种职业进行追求,体现个体含有职业价值观本身以外的表现和决定个体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在护理中,是指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的态度和信念[32]。研究显示[20],职业期望越高的护生择业效能感越高。
3.3 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影响[33],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得到来自家庭、学校、朋友等社会各方面上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34]。多项研究显示[26,35],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的护生,在遇到问题时得到的帮助就越多,在未来生活中容易建立具体明确的目标,职业决策时就更有自信心与决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会越高。因此,护理教育者和学校可以采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来提高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35]。
3.4 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临床实习环境
临床实习经历影响护生的职业决策,这段时期的培养在护生的职业决策中非常重要[36],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良好的、支持性的临床实习环境中能够提高[17]。因此,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带教老师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能够有利于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4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们对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包括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特点以及与学业效能感、个人职业发展、社会支持、临床实习环境的关系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关于不同年级、学历、性别等特征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状况的研究结论尚存在分歧,今后仍需进一步探讨。另外,研究方法较单一,多为横向的相关性研究而纵向研究以及干预方法及评价研究较少,未来应重视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及研究工具的发展,重视关于护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为护生合理职业决策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