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章教授治疗乳腺疾病思路撷要
2020-01-11张董晓王淑玲付娜东浩黄巧赵文洁孙宇建
张董晓 王淑玲 付娜 东浩 黄巧 赵文洁 孙宇建
王玉章(1916~1997),回族,河北省文安县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32年拜师并跟随中医皮外科名家赵炳南先生,尽得其真传,1946年开始在北京悬壶济世,1982年获邀赴日本讲学得到同行的好评。王老医疗实践60余年,是中医外科学的杰出代表人物[1],其治疗中医外科多种疾病独树一帜,在乳腺疾病治疗中见解独到且疗效显著。
1 因病制宜
乳腺疾病病种虽繁多,最常见三类疾病为增生性疾患、炎症性疾患及肿瘤性疾患,王老针对不同类型乳腺疾病有其独特辨治特色,因病制宜。如针对乳癖侧重调理为主,而乳痈则侧重阴阳辨证,乳岩则注重扶正和祛邪关系的把握。
1.1 乳癖重调理
乳腺增生症是多发病、常见病,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2-3],并且发病年龄逐渐趋向于低龄化,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4]。乳腺增生症归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5],中医药可减轻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有效减轻与内分泌治疗相关的一系列不良反应[6]。
许多乳腺增生症患者有乳腺结节,一些医师在治疗此疾时多采用攻伐之品,但王老认为针对乳癖结节的治疗,绝非单纯地使用散结药而已,认为应以调理为主,反对滥用攻伐之剂。应该根据病情进行辨证,如肝气郁结则疏肝理气,脾虚痰凝则健脾化痰,肝肾不足则滋补肝肾,冲任失调需调理冲任。辨证精当十分关键,如肝郁脾虚引起的增生者,仅用疏肝理气散结之剂,恐效力较弱,须配合健脾益气之品,疏肝健脾、理气通络,则乳中结节易消散;又如阴虚火旺,炼液为痰,聚于乳络而引起的增生者,必须以滋补肝肾为主,活血理气为辅,扶正以祛邪,肝肾阴虚状态得以缓解,滋阴补液方可消痰凝,最终达到消散乳中结节的目的。此外,王老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兼症调理,随证变化常配合使用养血柔肝、益阴安神、调理冲任、健脾益气、疏气活血、软坚散结等法。注重对肝脾肾三脏的调节,创制“消癖糖浆”[7-8]等乳腺增生治疗制剂,但绝不拘泥于一方一法,用药灵活。
1.2 乳痈首辨阴阳
乳痈,西医又称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病症,往往发生产褥期,患者多为哺乳期妇女[9]。王老认为肝郁气滞、阳明内热常为乳痈之内因,火毒内侵为本病之外因,二者合而发病。乳痈之为病,虽常属阳证,但根据患者的体质等不同,病证属性不尽相同,临床还须谨慎辨别。正确识别寒热阴阳属性,是正确立法施治的重要前提。
如王老曾治疗患乳腺炎一月余患者,之前经多种抗生素及清热、凉血解毒药治疗后均无效果,体温仍在38℃左右,患者皮色暗红、轻压痛、周身倦怠,面色苍白,少气懒言,手足不温,时有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王老以阳和汤化裁治之。第一剂药服后,患者手足转温,已不心悸。3剂过后,患者乳房肿胀渐消,疼痛止,体温已趋正常。一般治疗乳痈首选仙方活命饮,较少使用阳和汤,王老以阳和汤治疗乳腺炎的关键在于识别假象,区分真伪,患者主要证候表现为阳虚之象,如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周身倦怠,脉沉细。局部证候也非实热之象,如乳房虽肿胀有硬块但疼痛不重,皮色不鲜红。以上种种表现为阳虚之象,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王老紧紧抓住疮疡中真寒假热的辨证,审其因,论其治,投以回阳救逆益气之剂,方奏奇效。
首辨阴阳是赵炳南老师的学术思想,赵老推崇《外科证治全生集》中对区别痈疽之阴阳的比喻“痈与疽之治,截然两途。世人以痈疽连呼并治,夫痈疽二字之连呼,即夫妻二字之连呼也。若以痈药治疽,犹以安胎之药服其夫矣”[10],可见对阴阳辨证之重视。赵老还曾亲自书写并于1979年在中医杂志发表题为《调和阴阳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一文,强调阴阳辨证重要性[11]。在临床工作中,王老反复强调,对于皮外科疾病,其形于外而实发于内,故临证不能只看外在表现。由于皮外科疾病的发病原因大多为外感六淫邪毒所致,“热毒”“火毒”为比较常见的病因,因而一般外科医生或初学者常常在治疗上着眼于局部,而忽视了整体,偏于一味地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从而导致患者脾胃受损,阴阳失调,贻误病机。王老强调乳痈辨证除了局部一定要有整体辨证,首辨阴阳是乳痈辨证的重要原则。
1.3 乳岩把握扶正祛邪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古籍乳腺癌称谓有很多种,如乳岩等[12]。王老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并非一味祛邪,而是意识到扶正和祛邪的相关性,将扶正祛邪定为乳腺癌主要治疗原则,并根据病因病理,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邪正之间的关系及患者体质强弱来灵活运用。
如王老曾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溃疡,为恶性肿瘤手术后放疗引起,王老认为恶性肿瘤本为痰气凝积、气血隔阻,又因术后或病久气血已伤,复加放疗,更使局部经络阻隔、血运不畅、肌肤失养,易被外来毒邪所侵袭。毒邪蕴久、腐败血肉而成疮,故治宜益气养血、扶正以祛邪。王老认为只有气盛方能托里排脓、载毒外出,血充才能生肌长肉、收口敛疮。在此治疗原则下内服外用,短期之内疮面已全部愈合,生活自理且能从事家务劳动。
王老强调肿瘤均有邪实正虚之虞,但在不同阶段,情况亦异,故扶正祛邪两法,要配合恰当,灵活应用,方可取得成效。肿瘤为毒邪积聚,无攻毒散结、祛邪之法,便不能达到消除瘤体和抑制其发展的目的,但扶正也是抗癌的手段之一。只有正气充足方能抗邪,病势才能得以稳定或减退,故常常攻补兼施、消补并用,反对攻伐太过、损耗正气。
2 注重气血调治
王老注重辨证论治,辨证思想在王老治疗乳腺疾病中贯穿始终,在辨证过程中王老又尤注重气血的调治,无论是乳腺增生性疾患、炎症性疾患还是肿瘤性疾患,王老均结合局部及全身情况进行综合调治。
2.1 疏气调气
王老在乳腺疾病治疗中注重疏气调气,认为郁结导致经络阻隔是乳房结节、肿物发生发展的要害之一。对于肝郁不疏型的疾病,王老认为调理气机应以疏气为先,气疏则郁结自散,这和古人所说“女子以肝为先天”[13-14]的理论是完全吻合的。
乳腺增生、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多发结节、肿物等皆有气血瘀滞,仅程度有别,故行气活血在本病治疗中常用,活血通络时必兼行气,行气可以增进活血通络的功效,有使结节肿块缩小,质地变软的作用,但使用此法临床必须加以扶正祛邪,不宜峻烈攻消。王老常用的疏肝理气药有柴胡、青皮、陈皮、香附、郁金等;常用的活血通络药有当归、赤芍、白芍、鸡血藤、玄参、丝瓜络等;随症可以加沙参、茯苓、山药等补虚之品。在疏肝理气药物中王老常用柴胡,但一般用量不超过6 g,且认为此药不宜多用或久用,因其升发之功较强,多用有伤阴之弊。
2.2 益气养血
乳腺增生、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等疾患结节肿块虽形于外,但实发于内,为正气不足,气血瘀滞而成,而且还伴随有许多全身症状。因此,王老认为在治疗方法上应以治内为主,治外为辅,把治疗重点放在扶正固本,调理气机上。以乳癖为例,虽然乳癖的患者皆见有气血瘀滞,仅为程度之别,但在治疗上,王老认为本病不宜过量采用攻伐活血化瘀之品,活则必伤,若正气虚损,肿块非但不消,反有可能增大。临证时,须注重疏气调气、益气养血,重点在于扶正固本,宜补正而不宜伤正,忌用峻烈攻消之品。关于不能单纯使用活血化瘀散结之法,王老形象比喻说:“河流里存在土块(乳腺结节),活血必然伤正,正气损伤,如水干沟枯,土块无法冲掉,结节非但不消反而容易增长。只有水流急(正气盛)方可轻松冲开土块。”攻则弱之,消则伤之,反使正气愈虚,则肿块反而愈加增长,培补在乳腺疾病治疗中十分关键。
乳岩之为患,虽有气血瘀滞,但又常见气虚或阴血不足之证,久病体虚,素体阴亏,更年期妇女患者更为显著。气血虚弱,阴液亏损,脉道更易涩滞,故治疗当以益气养血,滋阴扶正为主,但稍加青皮、香附、郁金等理气药,既可理气散结,又可使其补而不滞,当归、白芍是养血的主药,有养血柔肝的作用,气血充足则循环旺盛,促使通络散结。
2.3 调和气血、冲任
王老认为乳腺增生、结节、肿物的出现和冲任失调有关,因生育、流产等伤及冲任,肝血不足、肾阴亏虚、经络阻滞日久成结。在更年期妇女中,冲任失调患者尤其为多,其临床表现除乳中结节,多伴月经周期紊乱、痛经、闭经并于每月月经前期乳房胀痛明显,这是因为肝郁日久耗伤阴液,经血不足,冲任失调所致。故在治疗中应注重调和气血,除养血药物外,考虑到患者有肾阴亏虚表现,应一并辅以滋阴补肾药物,如此肝血肾阴并养,周身症状得到改善,则乳中肿块也可逐渐消散。
3 结语与体会
王玉章教授师从燕京外科三大家之一的赵家(赵炳南)学习中医外科,在乳腺疾病的治疗上既有传承又有个人发挥,如乳痈治疗首辨阴阳的观点,和赵老疮疡治学思想一脉相传,而乳癖重调理则是对赵老调和法的发挥,从疏肝健脾补肾三个角度进行综合调理。乳岩扶正祛邪的观点,发展了赵老治疗乳腺肿瘤使用活血逐瘀系列方法,根据正邪双方关系确定治疗原则,这也是王老整体观的体现之一。《王玉章皮外科及肿瘤证治精粹》[15]中不论是乳痈、乳癖还是乳岩的治疗除了局部征象外,都顾及全身兼症,如情志、月经状况、夜寐情况、舌苔、脉象等诸多表现,其所记载的“形体消瘦、精神不振、面色无华、偶有低热、虚烦不眠、易于激怒”等描述,均在辨证中加以考虑。在治疗乳岩和其他肿瘤性疾患时,专设肿瘤的预防与养生一节,详细记载“稳定情绪正确对待疾病、饮食与生活”等相关内容,充分体现王老在乳腺疾病诊查、治疗、调护中的整体观。在乳腺疾病中对于气血关系的辨证,是对赵老一向奉行的辨证论治思想在乳腺疾病中的细化。王老学习赵老辨证思想,在《王玉章皮外科及肿瘤证治精粹》一书中不论何种乳腺疾病均分型进行辨证论治,其相关医案如乳癖、乳岩等医案也都先辨证明确,然后再进行立法、书写方药。考虑到女性气血特点,结合不同乳腺疾病,形成疏气调气、调和气血、不妄攻伐等特色。
王老擅治各类乳腺疑难杂症,其学术思想对乳腺疾病的治疗起到巨大指导作用,研发制剂也使用至今,仍在临床发挥良好疗效。希冀与广大同道共同学习名老专家学术思想,提高临床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