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蒹葭》中“三美”赏析

2020-01-10李玲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美赏析

李玲

摘要:《蒹葭》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抒情名篇。笔者尝试对该诗中的“三美”为切入点进行赏析,紧扣意境的朦胧美、内涵的悲剧美和韵律的音乐美,来解读其别样的情义。

关键词:蒹葭;三美;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4-0070-01

一首《蒹葭》,宛如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岁月的长河里从古一直传唱至今。它那轻盈优美的旋律、哀婉缠绵的曲调让无数聆听的耳朵如痴如醉;它那含蓄朦胧的情韵、迷离飘忽的意境却又让无数鉴赏的眼睛茫然不知所措。闻一多“只觉得它百读不厌”的赞叹、朱熹“然不知其何所指也”的喟叹,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声。悬而未解的经典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人人都想揭开蒙娜丽莎脸上神秘的面纱。历代诗评家们进行了了不计其数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论何种解读,有一点是一致的:这首诗带给了我们强烈的艺术美感,广阔的想象空间。

《蒹葭》中的朦胧美

《蒹葭》这首小诗,起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仅这八个字,一幅深秋苇丛的自然风光便跃然纸上:露珠在寒冷的晨曦中洋溢着晶莹剔透的光芒,苇草在浩渺的迷雾中散发着淡淡的馨香。在这样一个空灵的境界中,主人公站在江边向对岸眺望,飘飞的芦苇中,那个望穿秋水的“伊人”出现了,但“伊人”的面容却模糊不清,连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伊人所在空间也十分模糊,隐约远处,在水一方,“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至于这位追求者的身份、感情、心态,作品也只字未提。诗境、意象迷离迷茫,真幻不定,虚实相生,正可谓“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使我们的想象得以任意驰骋。

最令人不可捉摸的是主题的多义性。《蒹葭》的主题究竟是什么?是实写青年男女的恋爱吗?或是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象征?抑或是有的古人解读的为求世外隐士?正是由于主题的这种朦胧、模糊、多义性,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可见古人对诗中的朦胧美早已心仪神往。

所有这些都给这首小诗披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面纱,朦胧是如此的模糊不清晰,但却带有厚重的感染性和穿透力,读来令人淡淡沉思,悠悠神往。

《蒹葭》中的悲剧美

《蒹葭》这首小诗,以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苍苍”淡青色;“凄凄”,苍青色;“采采”犹言形形色色,三种不同的颜色典型地代表了芦苇生长的三个不同阶段,即春、夏、秋。芦苇叶子色彩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暗示着自然界的生命正一步步走向衰弱。秋天的生命衰老,都在冬天的生命凋零面前汇成了一支忧伤的歌。“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草木尚且知愁,更何况人呢!

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从“未霜”到“未晞”再到“未已”,一方面写出了时光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写出来了白露由盛转衰的短暂的生命历程。随着时光无情的流逝,太阳升起来,白露生命的力量渐渐消失,慢慢走向衰微,走向死亡。人的生命跟那白露一样脆弱易碎。“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飘渺的天地笼罩着的氛围无言地暗示着一个悲剧的结尾。“伊人”在水一方,虽遥遥不可及,可想不可求,但是追求者依然全力以赴对其展开了执着的追求,无论是“溯洄从之”,还是“溯游从之”,这位苦心执着的追求者最终还是没有在恍惚徘徊的迷蒙中看清道路的真正方向,顺利找到“所谓伊人”的真正所在。他只是幽怨的透过时间的缝隙,在水一方,隔江相望,猜想若隱若现的“伊人”是何等模样。显然,追求者的死心塌地与最后的求而不至,渴望的义无反顾与结局的望而不及,苍凉的对照下显示着的总是那么心酸的悲情。追求者虽承担着信念的幻灭,然而,只要执着在追求的路上、感受着追求的幸福就已足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在“美景当求而不至,佳人当望而不及”的悲剧审美中获得心理的震撼、心灵的洗涤和心魂的升华。

《蒹葭》中的音乐美

《蒹葭》这首小诗,在带给读者视觉美感的同时,也带来了听觉上的愉悦。透过这幅凄清的画面,我们的耳旁,仿佛有以下的声音拂过:小河流水的淙淙声,水气氤氲向上的蒸腾声,芦苇在晨风中摇曳的疏落声,还有主人公上下寻觅时急切的喘息声和脚步声,我们甚至还好象听到了主人公对伊人寻而不得的叹息声,这种种声音,使得原本凄清朦胧的画面带上了生命的气息和动态的张力。

听觉上的美感还来自于这首诗歌的韵律,重章叠句、回环往复是《诗经》的特色,《蒹葭》亦如此。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字,这样全诗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只有每章最后一句变化成五字句。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总之,《蒹葭》这篇萧疏淡远的飘渺文字,以其独特的神秘感和诱惑力向人们传达出多角度的审美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抓住其朦胧美、悲剧美和音乐美这“三美”,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讲解中领悟,在交流中深入,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审美韵味会被咂摸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 蒋孔阳.美学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沈泽宜.诗经新解.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三美赏析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浅谈高考记叙文的“三美”
高坡“三美”情愫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