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乡村振兴战略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
2020-01-10杨海青
课题项目:2018年度贵阳市社科联资助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后期成果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关键部署,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历史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强、富、美目标,必须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对于促进贫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与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传承、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少数民族村寨;建设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我国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为解决农村短板问题,中央从2004年到2018年连续15年以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足以表明中央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重大决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三个字:强、富、美,即:农业必须强、农民必须富、农村必须美。[1]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就是要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2]
贵阳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村镇点多面广,特色鲜明,承载着多彩贵州的丰富内涵,是民族文化的原生地、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传承民族文的有效载体,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3]多彩炫丽的少民族村寨是各少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展示多彩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对于促进贫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与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传承、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观山湖区金华镇、花溪区久安乡到处都是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优良,开发空间大,合理的开发必将促进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特别是这两个乡镇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民族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将对这两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贵阳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现状及特点
《贵阳市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的(2016-2020年)》中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增强人文感召力,善作山水文章,保护好溪流、林场、山丘等生态细胞和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等文化元素,传承好传统文化、耕读文明、田园生活”和省委关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是贵州最为珍视的宝贝”的指示精神,力争用5年时间,对贵阳市85个少数民族聚居村镇进行打造提升。农村发展要紧抓生态建设,打造清洁乡村田园,要有自己的文化建设,凸显村寨风俗韵味。要注重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让农村既有“乡土风情、田园风光”,又有“现代文明、舒适生活”以笔者调研的花溪久安乡久安村和观山湖区金华镇翁井村为例,现贵阳市少数民族村寨建设现状及特点如下:
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良好
得益于国家对贵州的大力支持和贵州自身的努力,2017年,贵州在基础建设上引跑全国,实现县县通高速,成为全国第八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2017年底,贵州又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客运。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切实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地政府更是充分利用各类项目政策机遇,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为引导,整合各类资金投入特色村寨建设。比如翁井村在在观山湖区“大扶贫”背景下,2016年争取到“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50万元,打通了与外界联系的7公里进村路。同时,区、镇两级政府出资200余万元,完善了该村的污水治理、绿化、广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并解决了5个村民组“吃水难”的问题。交通设施的逐渐完善,生产机制的逐步成型,翁井村迎来发展好机遇。[4]笔者调研所到的两处村寨道路、通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状况,民居环境、村寨村容村貌都卫生整洁,村寨建设很具当地民族特色,规划统一,环境优美。久安以前是有名的煤乡,靠煤养活了全乡,随着中央关井压产政策的执行,到2010年,久安所有煤矿全部封了洞口,赖以生存的产业没有了,靠什么养活整个乡的人呢?几经尝试,风经折磨,最终选定了茶产业并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从地下挖煤到地上种茶,再到茶文化观光旅游,久安的发展只是贵州近些年来煤炭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久安的美丽乡村建设在2018年7月6日上过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 -----产业转型:从“黑色”到“绿色”。
2.重点推进了民居保护与建设
特色民居是一个民族建筑特色和审美情趣的集中反映,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保护好独具特色民居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花溪区和观山湖区,采取保护与发展结合的方式,重点推进了民居保护与建设工程。在一些原有文化特色濃厚,具备保护价值的村寨如布依族、苗族村民原住房,采取对原有建筑加以保护、改建的措施。既保持原有民族建筑风格和民族文化元素,又与现代生活相适应。在移民新点,采取由城建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引导群众自主建设特色新民居。民居外部通过运用民族的传统建筑元素穿衣戴帽增添文化符号,凸显民族特色,内部达到空间格局和设施功能完善、舒适、环保。[5]金华镇结合田园综合体、富美乡村和特色小镇等重要节点建设,筹措了1200万元资金,用在园区规划、果树树苗购买、基本配药设施建设、工人工资及日常管理开销等方面。同时,以“平台公司+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通过平台公司融资、参与企业负责技术和资金、农户利用土地入股的方式,以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为主,调减玉米等低效传统作物种植,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果树、蔬菜、茶叶等,兼具景观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延伸农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三二一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结构调整有序推进。金华镇将充分利用生态自然资源进一步打造农业旅游休闲服务带,以南部翁井村为主,辐射三铺、上铺、下铺等村,拟打造运动公园、汽车公园、乡野公路自行车等项目;以苍坡、上枧、翁贡等村为主,建设集创意农业、循环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农村发展多元化。[6]
3.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加强
据调研发现久安和翁井都有群众文化活动室、有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民俗馆、图书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其中文化活动室的已修建率达到100%。比如久安乡村就修建有茫父文化中心,就是充分向众人展示了清末民初享誉中国文坛画苑的贵州人——籍贯花溪区久安乡打通村的姚茫父的生平(姚茫父本名姚华,字重光,号茫父,在书画、文学、教育、诗词、古文字及戏曲等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久安乡的琢衣博物馆位于花溪区久安吴山,占地8000余平,总投资超过5000万,拥有馆区20余个,展品20000余件,是西南地区首个以“衣”为主题的公益民间博物馆,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全面综合反映中国纺织服饰历史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博物馆,具有学术与科普、教育与社会服务、纺织与服饰、少数民族与汉族、参观与体验融合的鲜明特点,博物馆已渐渐成为服装行业名流及机械研发交流中心、收藏家艺术家交流拍卖中心、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及科普基地,许多职业学校和大中专院校以及喜爱服装设计的社会人员也俨然把琢衣当成服饰历史沿革的活体课堂,古装及少数民族服饰喜爱者也把琢衣当成了绚烂中华文化的艺术体验微殿堂。在花溪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政策的推动下,琢衣博物馆也已成为贵州生态文化旅游、传统文化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7]
三、贵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建设成本高,资金短缺
(1)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量大、面广。特色民居的修缮或新建、基础设施的改善、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时间周期。比如久安乡琢衣博物馆创始人江华胜,被业界誉为“琢衣匠人”,出于对制衣事业的挚爱,1976年筹备,2010年筹建,历时24年收集8年精心雕琢,于2018年3月方正式开馆,耗资巨大。
(2)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与管理水平不高。村寨公共服务管理不足:村寨的道路、路灯、管道等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不足、公共环境卫生的管理乏力、公共危机的隐患尚缺乏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等是笔者调研中民族特色村寨普遍存在公共服务管理不完善问题。翁井村、久安乡自从发展旅游以来,政府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其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整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无法满足高端游客的需求,存在民宿的整体环境跟不上、设备较为简陋、农家乐的服务不到位、清洁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翁井村、久安乡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是农民,他们从原来的农业生产者转变成了旅游服务提供者,缺少相关的服务和管理知识。虽然,2017年底,贵州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客运,但是从贵阳市区进入久安乡、金华镇翁井的道路,道路崎岖不平、作为旅游自驾体验来说感觉不是很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发难度较大,导致民间资本、大型旅游开发企业不愿进入,多数依靠政府投入,但政府投入存在弊端,不能充分激活旅游经济活力,存在不可持续的弱点,基础设施的改善最终都要落实在资金上。受城市化的影响,翁井村、久安乡的乡村游览资源,为迎合城市消费者的需求,乡村旅游地的人工痕迹过于明显,使保留下来的传统耕作方式、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不纯,这样就使乡村原有的乡村性和原真性丢失,这将是翁井村久安乡村村寨旅游的潜在危机。
2.宣传不到位
目前翁井村和久安乡村旅游开发的品牌意识淡薄,没有从长远角度来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蓝图,品牌经营处于一种见招拆招的状态,缺乏长期的发展理念。翁井村、久安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宣传意识不强,宣传创新不够,宣传范围集中在本市,没能让更多的区外居民了解认识,比如翁井村的“草莓公社”、“水上乐园”我们去调研时发现自己周边的朋友并不全知道这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许多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未能很好利用,比如久安推出的微信公众号:“茫父故里古茶之乡”、“琢衣博物馆”关注的人并不多,未能较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巨大的冲击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久安和翁井的一些传统民居因年久失修而逐渐消失,砖瓦房逐渐取代少数民族的传统木屋民居、石板盖顶民居,民族特色建筑符号消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特别是90后和00后,不再说本民族语言和使用本民族文字,有的甚至连本民族语言都听不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少穿或不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制作的服饰盛装,只在节日庆典或婚丧嫁娶等重大仪式中穿戴,有的甚至成为典藏品。在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习传统的工艺技术,又由于对民间艺人缺乏保护和激励机制,也缺乏对新一代民间艺人的培养,使得民族传统工艺后继乏人。比如翁井水村的传统手工绣花,现今天的年轻人基本都不会。传统的隼卯结构的纯手工木工,在农村也是后继乏人。
4.人才不足,制约着乡村旅游开发和农业产业开发
翁井村、久安乡村规模化的生态农业、农旅一体化、茶旅一体化发展缺少相应的旅游专业人员、技术人员支持。经过几年的发展,翁井村、久安乡经济虽有了很大提高与改善,但经济发展还是比较落后,在乡村旅游和在农业开发管理上,都缺乏统一系统的管理,还没形成产业发展、吸引人才、继续推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即缺少优质人才规划发展,人才不足制约着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的开发,這样的非良性循环给翁井村久安乡村乡村旅游发展带来巨大阻力。
四、贵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8]为实现这一目标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的钱袋子问题,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融合发展的城乡道路,加快培育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只有加快培育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才能够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强农民消费能力。从以往的经验看,农村产业选择基本上离不开种养加,自从有了特色小镇才开始摆脱种养加模式,探索休闲旅游度假等产业模式,但是仍然没能脱离乡村禀赋的局限拓展更广阔的产业空间,原因就在于乡村缺乏吸引产业资本的投资环境,特别是产业成长所需要的后勤保障和服务体系,再加上人力资源素质较低,配套设施不健全,物流成本较高,由于农村生活质量不高,社会保障水平低,职业发展前景暗淡,使资本和人才缺乏向乡村流动的积极性,所以投资乡村的投入产出比较小,从而减弱了产业资本投资乡村的冲动。[9]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久安乡的茶产业和翁井村的现代观光农业已成为富民兴乡的支柱产业,产业兴旺最大最直接的意义,是解决两大问题:就业和收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产业振兴,通过产业振兴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有了较高的收入乡村居民才有能力消费各种服务,支付各种基础设施的使用费用。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则是承接产业资本的必要条件。[1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11]。
2.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主要内容为:保护村寨的建筑风格、建筑工艺以及与自然相和谐的乡村风貌,增强村民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把民族文化保存在村民日常生活中,使特色村寨古朴纯真的民族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具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12]完善村寨图书馆、群众活动室、民俗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村民提供充足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搞好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将民族语言、歌舞、民间工艺及婚丧习俗等融入日常生活,活态展示及传承民族文化。加强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间艺人的保护。各级民族工作部门特别需要积极寻访民间木雕、绘画 绣花及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工匠,通过跟师学艺,多层次培训,组建一支少数民族特色民居建筑队伍。要借鉴西江苗寨的做法,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集体舞蹈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可向旅客展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提高村民入,另一方面可丰富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文化。
3.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
打造自己独特的乡村品牌,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要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力度。许多地区都在打造乡村品牌,只有与本地适宜的才是最有竞争力的,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发挥地理标志作用,与久安古茶文化、茫父故里、村寨苗族、布依族文化结合,突出品牌,通过宣传展现民族特色,生态特色的优势。村寨旅游方面,要突出民族特色,深挖民俗文化,翁井、久安在旅游开发之前,苗族、布依族文化受外界的影响较小,极具稀缺性,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要保持当地山区风俗及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打造具有特色的山区乡村旅游产品[13]。增加体验型的旅游产品,在体验民俗风情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旅游品牌,要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力度。
4.加大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亿万农民是乡村振兴实施者和受益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着力点是要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翁井村、久安乡的发展不仅要面向社会吸收优秀人才,同时还要自己加大培养人才的力度,培养村民致富带头人。培养新一代职业经纪人把有限零散的乡村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通过专业人士,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率,并在有条件的乡村延长生产产业链,增加农村企业、农民的收入。努力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知识技能等,改变农村守旧观念,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积极采用现代知识科技改变农村,创造一个社区文明、生产技术高的清洁乡村。[13]
五、结语
通过调研我们在看到贵阳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摆脱贫困是前提,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如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抓好特色村寨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该自然,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建设宜居宜业特色生态村寨。
注释:
[1]杨海青.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相互衔接.贵阳日报,2018.08.13
[2]宋洪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习贯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3]向红琼主持.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现场会召开副省长郭瑞民出席并讲话,贵州民族报(数字报),2017.12.15
[4]罗飞宇.荒地长出“红宝石”----贵阳市观山湖区翁井村“三变”改革推动产业扶贫.当代贵州,2017年5月第20期
[5]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国家民委文件民委发
[6]金华镇——发展“农旅一体化”打造富美乡村.贵阳日报,2018年05月08日
[7]来源.久安乡提供资料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村工作通讯,2018.02.05
[9]田定湘.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湖南工业大学社科处,http://www.zznews.gov.cn/news/2017/1204/274208.shtml
[10]赵志斌.围绕“强起来”“富起来”“美起来”抓实乡村振兴.大理日报(汉),2018.04.21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村工作通讯,2018.02.05
[12]段超.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中南民族大學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9.20
[13]杨纲权、肖阳萍、杨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特色生态村寨建设研究——以广西桂平市前进村为例.传播与版权,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