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1-10袁兴冰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袁兴冰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中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当代中学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摒弃了传统教育理念,将教学的重点更多的放在学生本身的技能提升上来。初中数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对中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拥有数学思想,和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中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3-0147-01

1.数学核心素养的涵义

数学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其中包含了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数学思维等综合能力,是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逐渐提升的一种综合技能,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推理能力、思维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思考分析问题时拥有的数学思维,可以站在数学的角度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从而找到更加合理、便捷的解决办法。

2.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 树立起科学的教学观。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树立起科学的教学观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前提和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依托于教学活动和数学实践活动来完成,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保障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一组各不相同三角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等腰三角形与其他三角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被老师的演示吸引了注意力,然后围绕老师的问题积极的展开思考和分析,在自主探究中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特别之处,根据自己的推理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最后老师指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针对结论再进行验证。通过这种引导式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探究过程中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2 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老师要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侧重的培养学生拥有问题意识。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学会转化思路,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向,多维度的思考问题,找到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在讲解圆周率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可以用历史上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来引入圆周率這个知识内容。祖冲之的父亲给他了一本《周髀算经》,书中讲到圆周长等于圆的直接的三倍,祖冲之燃起了探究的欲望,他拿来绳子通过测量车轮,测量圆盆来验证书中的结论,结果发现圆的周长比圆的直径的三倍要多一点点,祖冲之心里有了新的疑问,既然圆周上比圆直径的三倍要长一点,那么究竟是长了多少呢?在疑问的驱使下祖冲之通过大量的计算和推演终于确定了圆周率的取值范围,那么祖冲之到底是用了什么计算方法呢?通过故事引发出的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燃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开展了探究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3 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指导。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逻辑学科,知识点繁杂,知识之间有着关联系,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各不相同,所以老师在进行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差异化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进行不同个性化指导,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

比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对于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主要侧重于会根据题目内容列出方程式,能够进行简单的方程运算,掌握解方程的具体步骤和思路;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侧重于方程式的熟练应用,以及在复杂的综合性的题目中可以列出多种方程式,找到方程式的简便思路和解答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指导,可以使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所收获,完成基础的教学目标,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侧重于能力的培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好学生吃饱,差学生吃得到”。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中学生实施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面对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切实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构建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8(13):101.

[2] 姚子荣[1].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7:110.

[3] 郑沥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探讨[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7(5).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