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企联合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研究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为例
2020-01-10江剑敏
江剑敏,陈 敏,包 娟
(福建商学院 国际经贸学院,福建 福州,350012)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相关学科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长期融合,是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1]。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因其自身的学科属性,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贴合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有更天然的急迫性,对创新创业教育在商科领域发挥的作用也有更多的期待。从现有实践情况来看,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师资短缺、机制不健全、形式单一等问题[2]。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但缺乏切合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创新创业元素,还缺乏将创新创业融入到学科和专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必要从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这一源头出发,对其工作机制和模式进行研究。
一、产业发展及教育目标分析
(一)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分析
区域产业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有两个基本培养要求,一是地方性特征,即商科要服务区域经济;二是商科的本质要求其培养的人才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商务服务[3]。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其他学科及专业不同,商科创新创业实践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变化明显,产业结构受技术进步影响不断优化。随着竞争环境和产业结构调整,部分行业领域的商贸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企业经营模式日趋智能化、网络化及平台化。以福建省外贸行业发展为例,项目组近期调研了省内多地各类外贸企业,发现省内该行业近10年的发展变化不亚于一场持续不断的产业地震:传统外贸整体增长缓慢,省内厦、漳、泉、莆以及福州等地区的外贸企业尤其是纯贸易企业生存困难,纷纷向上下游扩展,众多企业转型为工贸结合企业,并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份子;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用极短的时间走完了传统外贸的老路,出口跨境电商和进口跨境电商相继从高速增长逐步趋于平稳、低速增长,跨境电商相关的投资决策逐渐趋于理性化;“互联网+”对贸易观念、贸易形式以及贸易内容均产生持续性、颠覆性的影响,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急需转型升级,“互联网+国际贸易”融合而来的国际服务外包、自贸区运营等外贸新业态应运而生。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从福建省的外贸产业来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中较具代表性的外贸类专业,应以服务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并服务于福建省外经贸产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对外贸领域发展的剧烈变化,人才培养如何通过创新创业平稳“落地”成为福建省内高校发展外贸类专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商科专业除了要应对区域内外经贸产业的需求变化,还要面临其他地方性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激烈竞争。为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考虑外贸类专业的战略定位时,既要考虑商科的一般特性,还要在“新”字下功夫,积极主动对接外经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
以福建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外贸类专业为例,应以传统的国际贸易学学科为核心进行拓展,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等传统优势专业,立足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环海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对自贸区运作、货物贸易便利化、保税加工贸易、投资准入、海外仓及全球链、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及服务外包等外经贸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学科拓展理论研究及产学研创新实践,为福建省外经贸相关产业、产业群转型升级及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服务。
二、“校、园、企”开展创新创业的理论依据
为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落地”,高校需紧密对接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工作过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类岗位用人需求分析
以外贸类专业对口的产业为例,目前福建省相关外贸企业对用人的需求,根据行业差异呈现较明显区别:一类是传统的外贸或工贸企业,呈现出“零星”岗位需求[4],其主要特征是岗位需求人数有限、需求时间和人数不确定。经过次贷危机淘汰以及“互联网+”等新技术冲击,福建省内能够继续经营的传统外贸公司或外贸自营工厂大多业务相对稳定,且在自身业务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人员流动是导致这些企业产生招聘需求的主要原因,通常每次招聘人数在1~5名,且对人员的需求较高,希望获得“三高”(专业技术能力高、忠诚度高、稳定性高)员工。这类企业人才需求量少、需求不稳定导致产教融合难以真正持续开展下去;另一类是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根据业务范围以及行业特殊性在用人需求上呈现多样性特征。新业态、新模式包括外贸自贸区运作、货物贸易便利化、保税加工贸易、投资准入、海外仓及全球链、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及服务外包等产业领域,这些产业领域的用人需求往往基于行业特征以及企业个体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差异。以福建省内出口跨境电商企业为例,较典型的用人需求特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基础呈现出不同的需求倾向(见表1)。
表1 福建省出口跨境电商企业用人需求典型特征描述
注:上述特征根据项目组针对福建省相关企业的调研整理得出。
企业初创期需要寻求能力较强的合作者,倾向于多渠道精挑细选合适的人才;发展期需要引进业务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开拓者;扩展期需要大规模的招聘人员;业务稳定期需要相对固定比例的招聘,以便随时补充流失的员工;企业经营面临低速发展或萎缩时,绝大部分出口跨境电商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业务规模较广且较为稳定的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来重新焕发活力,但中小型企业往往没有能力招到合适人才,以致企业陷入困境。
(二)创新创业工作难点分析
根据福建省内用人需求分析来看,不论是传统外贸企业还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都存在用人需求不稳定以及缺乏可持续性,高校面向单个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易受限于该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企业自身发展等局限。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变化较快,所需人才更加强调行业性、实践性和社会性[5],对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应用性,需要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为此相关商科专业在寻求合适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方面存在困难,尤其是找到一家经营稳定增长、有较强的合作意愿,且长期持续需要相当数量用人需求的企业难度较大。
(三)创新创业采用“校、园、企”三方合作的理论依据
产业园区及所属企业在产教融合方面所期许的目标基本一致。园区开展创新创业的主要目的包括:一是通过产教融合,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提升园区的服务质量;二是在业界确定良好声誉,对外招商引资比较有优势;三是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对园区形成专业集聚优势,打下较好前提条件。企业开展创新创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人才,园区如果脱离企业,就缺少了专业支持,所培养的人才也容易与园区内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单个企业与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往往面临精力有限、成本局限、总体需求不足、资源有限、合作持续性较差等缺陷。“校、园、企”三方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过程中可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并在内容及形式上形成互补关系,实现共赢(见图1)。
图1 “校、园、企”三方合作的互补依据Fig.1 Complementary basis for university-industrial park-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三、“校、园、企”融合机制的实际验证
经过项目组长期的产教融合实践,发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有必要通过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校友会或产业园区等各类平台来整合商科零星的用人需求,克服单个企业用人不足以及缺乏可持续性等难题。以福建省高校在跨境电商领域开展产教融合为例,主要通过专业化的跨境电商园区为媒介,和园区内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一)“校、园、企”融合开展创新创业的工作思路
“校、园、企”面向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校、园、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素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培养[6],总结“素养培育、能力递进、创新创业对接”的工作思路(见表2)。
表2 “素养培育、能力递进、产教互融”的工作思路
素养培育阶段集中在校内开展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能力学习,采取企业和学校共同授课的方式;能力递进提升阶段在校内外实训实验基地参加仿真模拟、实战能力训练,由企业和校内“双师型”教师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创新创业对接阶段由学生组成创新创业团队,到跨境电商企业孵化基地各企业分部中进行实战,及直接到跨境电商园区的企业中去,由园区集中安排创新创业培训,由企业导师带领团队进行实际业务工作,条件成熟情况下直接定向移植至企业中,形成良好效果,可操作性强。
(二)“校、园、企”融合机制构建
在完善“校、园、企”产教融合管理机制上,主要从制度及团队等方面构建创新创业工作机制。首先,在园区内共建专门的产教融合试点管理机构,制定管理流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岗前培训和准入制度,规范人才培养课程、实践、实习及创新创业档案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上岗工作的有序开展。及时总结运作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定期与企业展开教学讨论,对学生进行摸底访谈,保证学校和学生的权益;其次,通过精挑细选,构建三师结构团队,强化“园区讲师、企业导师、学校教师”等三方的队伍融合建设。通过园区组织及协调,以公开招聘、企业推荐等多种选拔渠道,精选具有高专业水准、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能工巧匠,对其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相关培训,使之具备为人师表的执教能力,形成园区讲师。通过企业酝酿孵化项目,精选业务骨干担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企业导师。对校内专任教师延续培养“双师型”人才的理念,鼓励教师参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最后,建立专兼教师互助制度,三方课程共担、资源共享,经常开展教学研讨、科研合作项目,提高师资队伍产教融合应用的整体水平。
(三)“校、园、企”融合机制评价
对于拥有较多商科工作岗位的企业来说,由于人才培养成本高,且公司内部招聘人员数量有限,单独一家企业与学校大规模地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共育模式难以持续发展。从外贸类创新创业实践效果来看,“校、园、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机制,可直接为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各类跨境电商产业园及产业链合作的省内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解决招人难的问题。通过园区、企业及学校三方协力培养,实现产教融合,锻炼了师资队伍,提高了应用型院校服务区域传统外贸转型升级及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相关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也提升了其在外经贸领域的产学研总体水准;从产教融合创新角度来看,通过积极探索建立“校、园、企”三方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等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的长效机制,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完善联合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园区讲师、企业导师、学校教师”三师互融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效运行“学校、园区、企业、学生”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外贸类创新创业的应用能力。
四、“校、园、企”联合开展创新创业举措
“校、园、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容及实施标准,应主动对接相关商科领域新发展对应用型人才产生的新需求,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跨境电商领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为例,对其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举措进行分析。
(一)调研筹备,制订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依托园区为媒介,通过对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企业的深度访谈,对社会相关行业的深入调研,挖掘就业统计数据,对毕业生进行调查回访,了解商科岗位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准确评估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的不足,成立包含学校、园区、企业、行业指导人员的联合培养管理机构,共同决策和设计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校外双基地
校内通过依托各高校的创客中心、创新创业培训中心以及校内企业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开展课程、技能、实战等一体化育人活动,以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成才需求为原则,培养能在传统外贸企业以及跨境电商企业从事业务开拓、技术支持、事务运营等应用型人才;校外通过与各类外贸产业园的合作,对接园区内企业,共同建设、完善学生实践基地,畅通校内到校外,构建流程化、项目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系统。其主要的运作模式是:通过各类外贸产业园搭建校、企产教融合通道,校、园、企三方确认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园区讲师在校内授课时为学生提供模拟账号及真实案例,帮忙学生演练和讲解,开设真实平台运营账号,让学生直接在eBay或Amazon等真实平台上销售物品,并向学生提供选品货源、物流支持等配套服务支撑。园区及企业为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人才培育、业务培训、语言服务、物流支持、产品研发、品牌制造、外贸企业、平台卖家、平台分销等各类资源。
(三)内外携手,创新教学实践模式
按照校内、校外“双基地”培养模式,园区讲师、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三方联合指导,培养对象兼有学员、员工(或创业者)“双身份”,基地功能兼具学习及实践两类培养手段等思路进行教学改革。由“校、园、企”三方共同制订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实训指导书,构建与“素养培育、能力递进、产教互融”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增加专业基础课程,为实践操作训练奠定基础;保留素养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园区定期派遣企业一线业务骨干来校指导学员,让学员在校提早熟悉企业的产品与业务情况,组织学员到企业参与体验日、实训周等活动,让其充分了解未来实习企业的文化、产品,认识市场,融入公司氛围;在园区集中培训及企业导师团队项目化运作下,学员能够充分协作,掌握跨境电商店铺运营及营销技能,项目孵化成功后直接定向移植至相关企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四)课岗对接,深化实践教学内容
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任务相结合,外语类课程着重英语询盘、报价等函电撰写及商务洽谈;外贸类课程以传统外贸流程授课为主线,着重穿插与跨境电商相结合的跨境物流及支付等知识;电商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网店设置、产品上新、关键词排名搜索等电商技能。由园区、企业、学校共同研究制定每个岗位的实践考核标准,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实验实践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