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成果论析
——以江苏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例

2020-01-10丁衬衬王正国孙甜甜吴晨晨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3期
关键词:江苏省大赛大学生

丁衬衬,王正国,孙甜甜,吴晨晨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各地区、部门、高校积极响应号召,陆续出台创新创业培育政策,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等,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1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1.1 对经济社会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核心在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而高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以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基础的。高校能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度创业热情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一流人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型。因此高校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是促进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坚实基础,是带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1.2 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1]。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南京大学首屈一指创建了“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即建立本科教育“分流培养机制”,在多元培养阶段建立个性化模块课程组合:专业学术类人才课程、交叉复合类人才课程和就业创业类人才课程。南京大学的这种个性化课程设置,将本科生的培养分成了: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创新创业类课程,极大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它主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地位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经济想提高到一个更新的台阶,必须依靠创新,必须依靠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社会培养出多元化的创新人才。江苏省高校适时地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及时调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1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如南京大学构建了“五四三”创新创业体系,即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的“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的成果转化、孵化平台;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三个协同”体质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申请专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再如东南大学开创性的构建了“四跨交叉” 的创业课程教学系统,即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跨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MBA 层次、博士生层次)的经济管理知识普及教育[3]。为了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使学生自主研究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东南大学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委员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办公室,创建了创新创业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开设综合专题实践课程、系列专题研讨课程、实验引导课程、工程导论课程、学科概论课程、新生研讨课程等。

2.2 大力推进全国“互联网+”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力组织学生参加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5年首届全国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省1 297 支团队报名参加;2016年第二届大赛,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等各部门对大赛的情况进行大力的宣传和鼓励,共计1 984支团队报名参赛。作为大赛合作方的腾讯微校平台投入千万级资源设立“投票赢创业基金”“最具影响力奖”“优秀大赛组织老师将”等奖项对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一次性奖金鼓励[4]。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又加大了对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扶持力度,全省普通高校(含高职类院校)累计参报项目13 073 项,累计参赛人数52 385 人,掀起了全省参与“互联网+”大赛的热潮。2018年省教育厅在践行“有突破、有特色、有新意”大赛主旨的基础上,努力将第四届赛事办的“有广度、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增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鼓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学以致用,用以至精。

2.3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 “大创”)扶持力度逐年增加

为全面落实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省教育厅建立健全大创立项机制,增加项目数量,加大支持力度,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2011年教育部设立国家级大创项目以来,我省持续加大对大创项目的立项数量和投入,设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专项经费》对大创项目进行经费支持。重点项目推荐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2012—2017年六年间,我省共设立重点项目6 509 项,一般项目13 016 项,指导项目10 403 项,其中普通高校21 380 项、独立学院2 485 项、高职高专类7 689 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时代浪潮下,省教育厅及时调整大创项目的组成,自2015年以来新增校企合作项目共计881项、创业训练项目共计515 项、创业实践项目共计230 项。

2.4 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共建校地合作联合育人

校地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一些地方院校在面临学校教学实验、 实训设备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的变化发展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就创业教育的效率所建立起来的一种联合育人方式。也是高校践行教育家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使得高校的培养与地方产业的需要更加的切合,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有了滋养的土壤,利于发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如位于长江经济带的南通大学和南通市所有县市区签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从学校层面搭建“面对面”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在南通所有县市区以工作站的形式建立技术转移分中心,组织优势学科与地方特色产业或行业开展“线对线”对接;组织教师与企业开展“点对点”对接,共建成各类校外基地超1 000 个。

3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

3.1 江苏省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成果丰硕

在“建行杯”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项目获大赛金奖; 东南大学等6 所高校的项目获大赛银奖;南通大学等8 所高校的项目获大赛铜奖。在第二届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南京大学的《Insta360 全景相机》项目最终斩获全国总决赛亚军;东南大学、江南大学的两个项目获金奖; 南京大学等7 所高校的9 个项目获银奖;苏州大学等11 所高校的13 个项目获铜奖。第三届全国总决赛中,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校的项目进行全国冠亚季军争夺赛,江苏高校进入全国四强的数量占比50%,创历史新高。最终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项目双双斩获全国总决赛季军,苏州大学等6 所高校7 个项目获大赛银奖; 常州大学等12 所高校的21 个项目获大赛铜奖。纵观历届“互联网+”大赛,江苏高校参赛的团队及人数都呈井喷式增长,获奖的等级及数量也是逐年提高,这充分肯定了江苏省教育厅对创新创业系列大赛的引导工作。

3.2 学生参与教科研项目热情极高

东南大学开设的各类创新实训课程,学生参与热情和参与度极高,年均1 500 余人次自主参加老师科研项目;学生自主选题科研立项年均1 600 余项;年均1 500 余人次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年均开设150 余场次研学讲座;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100 余项等,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培训,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养成团队协作精神及早接触社会企业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3]。

3.3 大创项目立项数和类型符合时代发展

从图1中可以看出,江苏省自2012年来,大力支持大创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指导项目数量稳中有升。2015年起,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增设校企合作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从图2数据可看出,创业类项目的立项数量呈倍数式增长,这表明江苏省在保障大学生创新项目培育的同时大力促进创业类项目的发展。江苏省教育厅明确要求各校以统筹专项经费、生均财政拨款和其他收入,保证大创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大创项目的顺利进行。

图1 江苏省历年大创立项种类曲线图

图2 江苏省历年创业类项目立项曲线图

4 江苏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4.1 提高了高等教育的针对性

江苏高校率先将创新创业教育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剥离出来,正是为实现创新型社会目标和满足社会高质量就业人才的需求所做出的努力。高质量创业人才的针对性培养,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还使得高质量的创业者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解决了另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高质量就业人才融入社会环境又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一举措完美切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

4.2 是素质教育在新时代的体现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传承和拓展,是素质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的现实诉求和时代呼应。江苏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实务指导有很大的区别。以南京大学为首的江苏各高校,从革新创新创业理念开始,逐步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增加创新创业类实训课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类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都是培养学生适应力和创造力的举措,而大学生的适应力和创造力正是素质教育在新时代的新诉求。

4.3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江苏高校率先积极践行创新创业教育其出发点便是素质教育,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用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来革新社会、创造未来。创新创业教育教会了学生以脑力和创造力开发新的产品,以智力和技术资源去改变经济、服务社会。而接受了核心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毕业生,他们获得的是适应并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复杂世界中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即使智能化时代导致了整个职业工种消失或出现整个全新的职业,对他们也构不成威胁,与之相反,他们会将新时代的新知识与已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并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出新的产业。

猜你喜欢

江苏省大赛大学生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大学生之歌
说谎大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