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实践

2020-01-10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导师校企实训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天津300381)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创建于1960年,食品生物工艺作为学校的传统专业,始终坚持在特色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特色。 2008年和天津好利来工贸公司建立合作关系,2012年校企双方正式签订了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和订单培养协议,2014年公司正式成为学校职业教育集团企业成员,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在2012-2014年国家级示范校建设期间,作为重点建设专业,创新了“岗位对接、淡入旺出”人才培养模式,所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创新、校企合作经验等研究成果《中职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岗位对接、淡入旺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2014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5年校企双方经过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决定针对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在校生共同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校企双导师、招生招工一体化、工学结合一体化、校企管理一体化”的育人模式,逐步建立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规律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形成长效的育人机制。

一、实践内容

(一)校企无缝对接,搭建一体化育人平台

1.共同打造理实结合的“双导师”队伍

为实现校企共育人,保证人才培养规格,打造一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导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好利来班”的导师团队由学校和企业“双选、互聘、共用”。学校根据教学需要提供校内双师型教师名单,供企业面试、点将;同时,企业提供适合担任企业导师的技术员名单,学校依据《企业导师聘任标准》选聘;校企双方共同聘任,形成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员工组成的技术水平高、组织管理强的“双导师”队伍,既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共同培育具有良好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驻大师工作室,将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等内容带进工作室,为校企提供与专家、大师对话的平台,实现专家带动师资队伍共同提高的目的。

2.共同确定人才岗位能力目标

校企双导师团队,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实地调研、教师企业实践、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企业中适合食品专业学生的配料、搅拌、成型、制馅、抹制、发酵、烘烤、切制、包装等岗位的职责、知识、技能、素质进行梳理和提炼,制定了《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烘焙产品加工”工作领域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3.共同设计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校本教材

校企依据《“烘焙产品加工”工作领域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以好利来产品的制作引领品种工艺过程的学习,对专业核心课《食品工艺》进行了模块化、项目化梳理,修订了课程标准;本着先基础产品后综合产品、循序渐进的原则重新设计实训项目,编撰了《食品工艺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指导学生实训学习。为更好地组织实施岗前培训和企业实岗实训,使学生在“工”环节中的真正达到“工学一体化”教学效果,校企共同开发了《专业实习手册》。

4.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实施方案

根据《“烘焙产品加工”工作领域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坚持以德为先,校企共同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企业实岗实训等内容进行了优化,制定了2015- 2017级食品专业中专班的专业教学计划及《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实施方案》。

在实施方案中,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三年中职学习进行了规划和设计。第一学期,学生在校学习为主,主要完成基础课的学习。重点安排三项活动:一是“好利来班”开班仪式和拜师仪式,树立学生的从业仪式感,对职业、师傅产生敬畏感;二是进行企业参观,直观了解企业;三是企业文化进校园,重在进行文化感染,提升学生的双身份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职业认同感。第二至五学期,实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每学期安排军训或岗前培训、实岗实训(或校中厂型实训基地校内实训)、校内教学。第六学期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巩固学生岗位技能,全面提升学生岗位执行力和岗位素养。具体安排(图1略)。

(二)校企互相配合,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

为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和用工需求,校企双方制定招生标准和招生方案,企业协助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共同完成招生面试,组织有意向的学生到企业参观。学生入学后与学校、企业共同签订三方协议,明确三方的责权利,使学生实现了入学即入企,消除了学生就业无保证的后顾之忧,使学生明确了自己既是在校学生又是好利来员工的双重身份定位。新生入学后及时组织企业定向班开班仪式,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了解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岗位标准、技能需求。校企根据《企业导师聘任标准》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企业师傅,并举行拜师仪式,确立师徒关系。经过一系列工作,使学生及时、准确定位身份,对自己学习的目标和模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效地实现了招生招工一体化,为推进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校企共享资源,有效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

1.打造校内工厂式实训车间

企业全程参与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实训车间从布局设计到设备选型,再到生产工艺,每一个环节都高度模仿企业实际,使学生在校内实习和在企业实训高度接近。一是焙烤实训车间全方位模拟企业环境、工作流程、设施设备布局,实现环境育人,文化渗透。二是企业捐赠生产型设备,保证在校内教学环节中能够真实模拟生产过程,实现工艺过程、设备操作与实际岗位对接。三是建设大师工作室,引入体现技术前沿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设施设备,为校企提供与行业专家、大师切磋的平台。

2.建设企业校外学习型实训基地

为保证学生工学结合,实现以工促学,学校在企业建设了培训专用教室。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校内专业教师每天到企业,配合企业师傅共同管理指导学生。利用工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培训,实现了把多媒体教室搬到企业,把理论课堂搬到企业,把知识点搬到岗位,保证了学生离校不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实施德技并修的“工学一体化”教学

“工学一体化”包括校内教学、企业实岗实训。为使学生牢固树立工即是学、学即是工,校企双导师全过程参与学生的学习指导,严格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和综合素养。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导师根据安排参与教学,与校内专业课教师配合共同完成校内课程教学,完全按企业流程规范指导学生的校内实训操作,把企业的操作关键点带进课堂,使学生在“学”中“工”。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学生技能导师,既教给学生职业岗位上的真技能,又可以为学校教师实践教学提供示范参照和借鉴。

学生在企业专业实训期间,校内专业课导师与企业导师在企业共同完成学生的实岗实训教学。校内导师跟岗实训指导能及时给学生们讲解岗位中遇到的知识点,及时帮学生们解答在工作中碰到的“为什么”,在学生完成一天专业实习任务之后,在实训教室为同学们进行知识点、技能点的总结,与同学们共同完成当天的专业实习指导作业,始终使学生保持者双重身份定位,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

“工学一体化”不同于以往的形式上的工学交替,一是在交替过程中增加了军训或岗前培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形成缓冲期,实现交替无缝衔接;二是“工学一体化”教学中企业提供的实际岗位和实岗实训内容及校内教学的实训环境和实训内容,均由校企“双导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前计划,在“工”时“学”,在“学”中“工”,工即是学,学即是工,工学有机融合,校企“双导师”全过程参与学生的学习,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和素养。

(四)坚持德育为先,实现校企一体化管理

在“双导师、三个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中,企业不仅全程参与教学实施,而且全程参与学生管理,学生跟随“师傅”循序渐进地从初步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渐生归属感,到产生职业认同感,再到感受职业幸福感。

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举行开班仪式和拜师仪式,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参观,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学生直观的感性的了解企业,重在进行文化感染,提升学生的双身份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职业认同感。

“好利来班”学员每学期进行为期一周的企业军训或岗前培训,使学生对岗位职责、企业文化有进一步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工学交替的调整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企业文化内涵,明确岗位职责,为学生掌握技能打开思想之门。

学校在国家示范校建设期间,以“8S”企业化管理为规范模式,借鉴企业的“8S”管理,制定了《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学生管理“8S”综合考评制度》。在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的实施中,结合天津市好利来工贸有限公司的管理规定,对“好利来班”的学生管理细则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企业导师从学生入学开始就积极参与,配合班主任从仪容仪表、精神面貌、内务整理、组织纪律、集体活动、学习实训等方面按照企业的标准严格要求,精心管理,实现管理一体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品质。

(五)校企综合评价,全方位评价育人质量

改变以往在学校以教师、在企业以实践导师为主要评价操作者的方式,在“工”在“学”都是由校企双导师共同完成评价。学生校内实训评价表增加企业导师评分点,突出过程评价和素养评价。学生专业实习评价表的每一个评分点均有校企双导师共同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校内操行评定成绩纳入企业考评成绩,企业培训成绩、实习成绩纳入教学评价中,形成校企多维度共评模式,实现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实践效果

从2015年7月开始,我校在2015、2016、2017级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中,积极进行“双导师、三个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教科研能力良性发展

论文《校企融通,实现一体化育人模式》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论文评审一等奖。3名教师在2015年天津市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中荣获二等奖,在2015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荣获三等奖。3名教师在2016年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课堂教学项目中获得三等奖。3名教师获2017年全国食品工业行业组织的在校生创意西点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教师到企业技术实践岗位锻炼、指导学生进行实岗实训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先进技术,熟悉行业企业技术前沿内容,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为优化实践教学做好能力和资源准备。

(二)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全面适应企业、岗位需求

学生作品《西点创意装饰》在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天津市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三等奖。两名学生首次参加2017年全国食品工业行业组织的在校生创意西点大赛分获银奖、铜奖。两名学生的西点作品《花团锦簇》在2017年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创新设计比赛中获二等奖。企业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满意度由80%上升到91%,有11名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微店创业,销售额约9100元。

(三)学生实习稳定性提高,综合职业素质明显提升

在专业实习调查反馈中发现,随着学生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理解和内化价值理念,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逐步提高,以2016级学生为例,分别在企业文化进校园之后、两次实岗实习之后进行问卷调查。表1为,对企业熟悉程度的调查统计表。

表1 对企业熟悉程度的调查统计表

“双导师、三个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顶岗实习稳定率和对口就业稳定率。表2为2014级与2015级顶岗实习稳定情况对比。

表2 2014级与2015级顶岗实习稳定情况对比

(四)企业对人才的选、育、用、留问题得到缓解

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是校企双方真心实意、协同制定、一体化推进的,双方在推进过程中积极协商、互相支持,达成了广泛共识、结下了深厚友谊。模式的实施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不足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企业新员工的甄选难题,有效缩短了企业适岗培训,极大提升了员工的稳定性。

三、实践成果应用前景

我校和天津好利来工贸公司在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经过校企共同实践 “双导师、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管理一体化、工学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该专业学生在身份定位、综合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实习就业等方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学校的育人质量不断提高。取得重大的人才培养效益,出现了校企合作互惠共赢、资源共享、产学研互动的良好局面。实践的部分经验做法对本市及全国同类学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今后我们将积极完善提高,继续推进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国际化探索,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持续提升育人质量,为天津作为职业教育示范区的创新添砖加瓦,为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导师校企实训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V eraW an g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爱情导师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