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10张来文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每节课长笛技能

文张来文

一、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论述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近些年新开展的学科,旨在教授学生电脑操作能力与技能。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不会基础的电脑操作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的,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如果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发,那么学生很难具有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将来走上社会毫无社会竞争力。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开发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有很强的帮助作用。

小学信息技术数课堂主要教授一些搜索功能、word、excel和PPT等基本电脑软件的操作,让学生具备这些基础能力与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如今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微课视频、经验帖……教学资源,学生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之后可以如鱼得水地在互联网上搜寻自己想要学习的资源。如学生想要学习吹长笛,那他可以先在网上找到相应的视频,对吹长笛的姿势、手法、效果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还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应的教程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长笛这一乐器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进行练习。而且不必拘泥于当地的师资限制,可以在网络上通过观看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师讲授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可见,学好信息技术,掌握好计算机操作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各类学习[1]。

二、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提前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每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才能够把握好课堂讲授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计算机操作。而且在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强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也能把握住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教师应在上课前将学生本节课应该掌握的技能加以明确,如这节课讲的是设置文档格式,教师应该告知学生本节课他们需要掌握:字体、字号的调整;文本对齐格式的掌握;页边距的调整。只有学生在课前明确了自身需要掌握的技能,才能在课堂上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认真探索和钻研新知识。如果教师每节课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那么一定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插科打诨,不将自己的精力用在听课上,长此以往,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就会特别不理想,课堂学习氛围也不会浓厚,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根据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

班级上学生的计算机掌握情况不同,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会存在很多问题。精通电脑的学生上课学不到新知识,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师上课的进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精通电脑、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为A组,会简单计算机操作的学生为B组,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则为C组。然后每节课根据不同的小组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一起进步,不会像传统教学中优秀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而后进生在课堂上“吃不完”[2]。

如我们在进行设置版面的教学时,A组的学生必须要将前面课堂上学到的所有知识运用到版面设置上,包括字体字号大小、插入表格图片等,而且鼓励A组学生多对WPS中包含的各类功能进行探索,尽可能多地应用软件包含的各类功能;而对B组学生的要求是要输入200个字符,并运用到5个以上的操作技巧;对C组学生的要求是输入100个字符,运用3个以上的操作技巧。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好地进行版面设计,C组学生不会因为赶不上别人的进度而产生自卑心理;A组学生也不会因为教师要兼顾班级大部分人的步伐进行教学而学习不到新的知识技能。因此,分层教学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让学生自主创作锻炼想象力

教师在教授计算机操作的知识时不应该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而要给予学生一些自主权。在每次实践操作时学生至少要达到最低要求,不设上限。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能增强,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这样学生创作出来的各种作品往往能够超出教师的想象,让人感到惊艳。相反,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学生适度的自主权,学生会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住,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3]。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只有学校足够重视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每节课长笛技能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我会跳绳
不同材料制作的长笛对音质的影响分析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