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2020-01-10翁威伟
翁威伟
(正阳县兽药饲料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河南 正阳 463600)
1 河南省蛋鸡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019年中国蛋鸡产业大数据表明,2019年河南省蛋鸡的产能在我国蛋鸡产能排名中位列第二,鸡蛋的输出量达到179万t。由此能够看出,河南蛋鸡产业的发展趋势总体较好,市场占有量较大,且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有关调查显示,河南省蛋鸡区域存栏情况都出现了20%左右的增长,部分地区的养殖增量达到30%以上,且这部分增长既有老养殖户对栏位的改造升级,也有部分新进简易大棚养殖。
诚然,河南地区的蛋鸡产业发展形势较好,且相应养殖技术也有所提升,但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蛋鸡的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群体性疾病,导致其产蛋性能下降等等。基于此,探究、应用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极为必要,以此达到强化蛋鸡产能的效果。
2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探究
2.1 场址的选择
在选择鸡场建设地的过程中,要重点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隔离条件好、交通便利,且符合环保要求。此时,应当控制鸡场建设地与主要交通干道、居民区之间的距离在1 km 以上;拥有良好的避风条件,向阳且地势较高,地块平坦、土壤的透气性与透水性强;附近应当具备充足的水源,方便取水工作的展开,且保证水源中的水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在周边区域设置绿化隔离带;将粪污处理区设置于下风向。
2.2 鸡舍环境的维护
在夏季气候炎热的时期,引入纵向通风的模式,并在鸡舍顶棚区域填充泡沫塑料等材料,结合定期洒水,促使鸡舍内的温度降低,避免蛋鸡中暑。同时,可以在鸡舍的外部种植较高的植物或农作物,包括梧桐树、玉米等,实现对光线的有效遮挡,强化鸡舍内的降温效果。在鸡舍内设置消毒区域、无害化处理工作区等,并展开定期消毒,避免细菌孳生。在鸡舍入口引入消毒池、更衣室,防止养殖人员将外界细菌带入鸡舍内。另外,每间鸡舍隔三天彻底清理一次鸡粪,并进行集中堆积发酵,应用于其他的农业生产项目中。
2.3 落实针对性管理模式
2.3.1 蛋鸡产前管理
通常来说,当蛋鸡的体质量达到一定重量后,使其进入新环境中,促使其提前适应产蛋环境,将应激降至最低限度。实践中,要在蛋鸡20周龄前落实提前转群,并在转群前检查鸡舍配置、展开消毒。同时,应当在转群前,向饮用水中添加维生素C或多维,以增加鸡的抗应激能力。另外,在蛋鸡转群后的3~5 d内,要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或多维,以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
2.3.2 蛋鸡产蛋高峰期管理
在蛋鸡产蛋高峰期,养殖人员应当将工作重点放在鸡舍环境维护方面,保证蛋鸡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完成产蛋。由于蛋鸡在产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因此要着重保证营养补给的充足性与及时性,并配置常用药品,第一时间实现疾病的控制与治疗。
2.3.3 蛋鸡产蛋后期管理
在蛋鸡的产蛋活动进入后期后,鸡蛋的产量会降低至高峰期的80%左右。此时,需要养殖人员落实管理、营养提供方面的调整,具体有: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与能量的含量,避免蛋鸡发生脂肪堆积的问题;在饲料中添加粗纤维物质,降低其他营养浓度的同时维护蛋鸡的饱腹感;经过产蛋高峰后,蛋鸡的钙消耗很大,且对钙的吸收利用能力降低,因此要将日粮中钙的水平提高。
2.3.4 光照控制
一般来说,在蛋鸡产蛋高峰期,应当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保证蛋鸡每日能够接受10 h以上的自然光照。若是自然光照无法满足需求,可以引入人工光照。进入产蛋后期后,需要将光照时间延长1 h,刺激蛋鸡多产蛋。
3 小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蛋鸡规模化养殖实践中,养殖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依旧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场址的优化选择、鸡舍环境的维护、落实针对性管理模式、光照合理控制,实现了蛋鸡规模养殖技术的强化,推动了鸡蛋产量与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