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视角下对古代文学教学实践的思考

2020-01-10高晓玲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民俗文化作家

高晓玲

(内蒙古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在新技术手段日新月异、新学科领域不断完善的文化背景下,古代文学课程的教与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依托跨学科研究在古代文学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学习运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立足互联网思维,在大学本科阶段贯通古代文学课程教育,拓展古代文学的教学思维,丰富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才能切实保障与课程思政中的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文学作品里中华文化情与魂的传承。本文基于民俗学视角,挖掘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俗文化,以期为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一、民俗文化与 古代文学的互联互通关系

民俗文化,也称传统文化,是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古代文学作品是特定社会背景下作家创作的精神产品。从二者存在的本质看,民俗文化与古代文学都源于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后的产物。就民俗学与古典文学间的关系而言,钟敬文先生说:“(古典文学)这种单一的研究方向,多少造成了研究者视野的狭窄和思维模式的僵化,满足于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平面的图解,自然也就不可能从更高的审视高度上,对民俗学以及其他人文学科诸如: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及心理学等学科有所借鉴、有所取资,对古典文学进行多学科的研究了。”[1]252可见,民俗文化与古代文学之间存在着互联互通、互相影响的关系。例如,元曲中对节日民俗的描摹和刻画,白朴在《梧桐雨》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妾身得侍陛下,宠幸极矣,但恐容貌日衰,不得似织女长久也”“妾想牛郎织女,年年相见,天长地久,只是如此,世人怎得似他情长也?”[2]1018曲中杨贵妃的盟誓,表现了当时人们以牛郎织女七夕相聚的故事来祈求爱情圆满的风俗。又如《红楼梦》中细腻丰富的民俗文化描写,“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第三十八回)中,大观园儿女适逢中秋佳节,众人赏菊、吃蟹、饮酒,节日气氛正浓,少不得作诗以抒情,林黛玉以《咏菊》夺魁,诗曰:“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3]512林黛玉以民俗文化为背景,让文学形象的个性更加鲜明。民俗文化与古代文学之间,“犹如鱼儿离不开水”[4],二者一旦割裂,一 个会像丧失活力的生命,一个如同没了灵魂的皮囊。

二、民俗文化融入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融入能够拉近学生与文学史传达的知识、意义的时空距离,跨越时空界限,更好地与作家、作品对话,实现学生与古代文学的精神交流。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对他们良好精神面貌的塑造也是古代文学课程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在古代文学课程中,保持对民俗文化知识的敏感和输出,挖掘不同文学作品中具有的共同民族意识和文化心理,能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继承、弘扬民族精神,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民俗反映生活,文学作品贴近生活、映射生活,二者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也能发生实时动态的联系。挖掘地方性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开设带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古代文学课程,既可弥补地方民俗文化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空缺,也能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文化对学生的地缘影响,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和古代文学的认同感。

三、民俗学视角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新途径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仍以传统的“讲座式”授课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文学史课程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功能,显得迫在眉睫。

(一)深挖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和民俗文化的密切关系

美国现代艺术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活动的4 个要素:作品、作者、世界、读者[5]4。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它们往往是作家经历、精神的主观反映,也是作者本质力量的显现。因而,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就是在帮助我们把握作品的意境。同时,要厘清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即全面了解作为作家生活环境的世界对其创作的影响。民俗事象是作家生活环境中既无形又有形的存在,它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的精神世界,进而影响作家的创作。把握民俗文化对作家的影响状况,摸清民俗文化影响下作家的创作态度,有助于摆脱对文学作品“高大上”式的解读,能更形象可感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例如,清代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的创作,就是以大量的民间传说、异事为题材内容的。此外,作家的经历和思想也会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里。讲授《儒林外史》时,教师可以从社会组织民俗文化之家族文化的角度切入,只有让学生了解了吴敬梓“科第仕宦多显者”[6]131的家庭出身、吴氏家族的科举成 就,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家在青年时期执迷于科举考试的内驱力,即想继承家风,继续通过科举之路光宗耀祖,所以作家的经历和思想也或多或少地投射到了作品中,创作出了年逾花甲仍希望通过科举去实现功名富贵的周进,反映了当时比较普遍的社会风气和追求。因此,加强对古代民俗文化知识和社会风气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作家和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与主旨。

(二)营造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教学环境

通过多媒体实现教学的信息化、便捷化,是大多数高校采取的主要教学手段。古代文学本就与民俗同源,因此在采用PPT 等教学时可以将相关的民俗文化元素融于其中,可采用“听视觉”互转的方法,将文字形式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带有民俗文化背景的声音或者图片,营造一种活跃的听视觉教学氛围。例如,对清代戏剧家洪昇《长生殿》的教学,可以适当地采用民俗演唱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学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听觉体验,直接体味《长生殿》作品原生态的韵味,直接感知作品的情节情感表达、曲调风格特点。再如,《红楼梦》教学课件的设计,以宝玉等人到妙玉处品茶的情节为例,因宝玉、宝钗、黛玉3人性情、才情皆不相同,妙玉给几人饮茶的茶杯也完全不同,可以把与作者笔下描述相似的茶杯照片放在课件中,如此既可加深学生对作品情节的印象、感知人物心理,也可了解到茶文化知识。

(三)灵活转变教学方式和考察方式

依托现代科技技术,适当改变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课程中适当增设学生授课环节,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更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例如,在讲授元明清文学时,可选取教材中相应的部分章节分划给学生或学生小组,由学生或学生小组扮演教师的身份讲授其负责的内容,尤其注重民俗文化的情境再现,以切实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穿越性体会。再如,以小说、戏曲为代表性成就的元明清文学教学,就可以作品中客观呈现的丰富民俗文化内容为基础,结合民俗学科地方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文学作品做拓展性学习,再把这样的学习成果与经历体现在最后的考核中,如此既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为学生最后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参考,变单纯试卷考试方式为多维立体考核。

结语

在民俗文化视角下所做的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研究的思考, 不仅仅是提供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也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民俗文化知识在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融入性讲授,能有效消除认知断层,拓宽知识视野,增进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当代大学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通过古代文学课程中民俗文化的还原,有利于实现学生对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民俗文化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