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净化“两场”建设要点分析
2020-01-10李开放安利民潘燕燕任义品高沙沙
李开放,安利民,潘燕燕,任义品,高沙沙
(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漯河462000)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规划提出“实施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的动物疫病防治策略,全面提升兽医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有计划地控制、净化和消灭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动物疫病”。2013年农业农村部组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两场”建设,截至目前国家已经组织开展三批“两场”评估认证工作。
由于笔者长期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在一线了解到依然有众多养殖场对动物疫病净化“两场”建设存在诸多疑惑,本文旨在阐述工作感悟和个人观点,以期为同行和养殖场“两场”建设提供参考。
1 基本概念
动物疫病净化是指特定区域或场所对某种或某些重点动疫病实施的有计划的消灭过程,达到该范围内个体不发病和无感染状态。疫病净化是以消灭和清除传染源为目的。这个“特定区域”是人为确定的一个固定范围,可以是一个养殖场、一个自然区域、一个行政区,也可以是一个国家。从狭义上来说,动物疫病净化是指在一个养殖场,通过检测、监测发现患病动物或感染动物,通过淘汰这些动物根除某种动物疫病的过程,主要是针对种用动物或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疫病净化。
文中所称“两场”,是指“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和“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
2 建设要点
从工作流程来讲,动物疫病净化“两场”建设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申报评估阶段、现场审查阶段和效果维持阶段。
2.1 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是“两场”建设过程中人财物投入最多、基础工作量最大的阶段,主要工作为规范场区管理和制定技术路线。按照“两场”建设要求,场区管理主要包括选址和结构布局是否合理,生产设施设备、防疫设施设备和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并能达到预期效果,兽医室建设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和生物安全要求,生产制度、防疫制度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齐全、执行是否到位、各项记录是否真实完整等。技术路线是整个净化工作的关键,是一个从制定目标、实施净化到实现目标的总章程和路线图,制定技术路线,首先要开展本底调查,掌握本场净化病种的感染情况,了解动物群体健康状态、免疫水平,评估净化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然后根据本底调查结果和净化病种的防治特点制定净化方案,采取以免疫、监测、分群、淘汰、强化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使净化病种的临床发病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实现免疫无疫或非免疫无疫的净化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前期准备阶段的工作成效基本上就决定了该场动物疫病的净化效果和“两场”建设的成败,因此,在规范场区管理和制定技术路线时,一定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主要疫病净化现场审查评分表》要求,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2.2 申报评估阶段
申报评估阶段是养殖场在经过前期准备达到净化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或省级疫控中心“两场”评估认证的工作安排和要求,按照“自愿申请、统一标准、科学评估、分级管理”的原则,主动递交《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示范场申报书》,并积极配合疫控中心资格审查、材料核查、评估验收的阶段。申报评估流程主要为养殖场递交申请书、各级疫控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逐级审核(必要时现场审核),最终将审核合格的养殖场上报至国家级或省级疫控中心。
需要注意的是,“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的申报是在获得“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认证的基础上才能申报的,国家级“两场”的申报是在获得省级“两场”认证的基础上才能申报的。养殖场在填报申请书时,要客观真实填写有关信息,并按要求装订成册,确保审核人员一目了然。在撰写净化技术方案时,要按照“一病一案”的原则,分病种制定不同疫病净化方案,在撰写净化工作总结时,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全面总结开展净化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2.3 现场审查阶段
现场审查阶段是指养殖场在前期申报并通过逐级审核后,最终接受专家组对该场疫病净化效果进行评估认证的阶段。现场审查的主要方式为依据《主要疫病净化现场审查评分表》对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另外就是按照规定现场抽取一定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专家组成员主要从国家级或省级动物疫病净化指导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一般为3~5名。最终评估结果是在专家组现场审查通过的前提下,由国家级或省级动物疫病净化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现场评估意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的。对通过“两场”评估的养殖场根据有关规定分别颁发“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证书(牌匾)或“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证书(牌匾)。目前国家级“两场”的证书和牌匾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省级“两场”的证书和牌匾由省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颁发。
2.4 效果维持阶段
效果维持阶段是指净化工作成效达到净化标准之后,继续采取一定措施用以维持净化效果的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加强管理、规范免疫、持续监测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效果维持阶段工作强度没有前几个阶段大,但贵在坚持净化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良好工作模式。此外,为了帮助养殖场维持净化效果,各级疫控机构也会通过监督检测、年度审查等方式对养殖场净化效果的维持情况进行评估,对于评估不合格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3 结论
当前,动物疫病防控的总体方向是从有效控制向净化消灭转变,动物疫病的净化和消灭已经纳入此次《动物防疫法》修订重要内容。开展动物疫病净化是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战略举措,是推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探索。笔者建议养殖企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认识到养殖企业不仅是动物疫病净化的主体,更是最大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不能因投资大、见效慢、不划算等因素就忽视动物疫病净化,要以行业领头羊的担当精神及早谋划、率先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引领行业发展,顺应时代者,必将永立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