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研究进展

2020-01-10丰综述张晓霞郑兴月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脑神经元影像学

高 丰综述,徐 扬,张晓霞,郑兴月审校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区域性神经元脱失、神经元及内脏器官细胞核内嗜酸性透明状包涵体为病理特征,极其罕见,对它的认识目前仅见于病例报道。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我们对其发现发展史、病理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1 NIID的发现及命名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最先于1968年由Lindenberg[1]提出,他报道了1例28岁的男性患者,其儿时起病,以智能发育迟滞、进行性肌张力增高及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最终长期卧床死于严重并发症,尸检发现其脑及内脏细胞核内嗜酸性透明状包涵体,无炎性病理改变。1980年,Sung[2]报道了1例21岁女性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与Lindenberg报道极其相似,由此将此病正式命名为NIID,并推测其病因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相关。

2 NIID的发展史

目前我们对NIID的认识主要依据病例报道,目前尚无大宗的临床研究,NIID的发展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68年~2011年,这一阶段主要由欧美学者主导,基于尸检报道了约40余例NIID患者,这些患者的发病年龄从婴儿至70岁,但绝大多数患者起病年龄为婴幼儿或青少年。2011年[3]日本学者Sone依据皮肤活检诊断了NIID,故2011年至今为NIID的第二阶段,此阶段由日本学者主导,此后日本学者报道NIID约60余例,发病大多成年起病(16~68岁),散发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以后,遗传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27岁左右。

3 NIID的病理特征

NIID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要依据病例系列研究及个案报道的尸检病理结果,基于尸检病理,发现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元丢失、神经元及部分内脏器官细胞核内嗜酸性透明包涵体,包涵体[9]是直径约为1.5~10 μm不等的圆形物质,位于核周,电镜显示其为无膜结构,由纤维物质构成,泛素阳性、p62阳性[4,5]。NIID患者的临床表现呈现高度异质性,其神经元丢失的部位及程度可能跟临床症状相一致,故其神经元丢失亦具有较大异质性,其集中部位及丢失程度各不相同。2007年Mano[6]报道的1例少年起病的病例,其具有小脑、皮质等多部位症状且临床症状快速进展,尸检病理表现为神经元丢失较为广泛,累及小脑、齿状核、脑桥核、大脑皮质、纹状体及脊髓腹侧灰质,且丢失程度较重。2018年Pilson[7]报道的1例儿童期起病的病例,其仅有小脑症状且临床症状缓慢进展,其尸检病理显示小脑皮质及下橄榄核神经元丢失,其丢失程度较轻。核内包涵体广泛分布于NIID患者的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部分内脏器官细胞内,其病理意义不明,与神经元丢失的程度及部位无相关性[8],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Takahashi-Fujigasaki[9]的病例总结示所有核内包涵体的形态、染色是基本相同的嗜酸性球状物,绝大多数单发,多发时常互相黏附,呈“雪人”状,电镜下为无胞膜纤维物质。Sone等[10]的病例总结研究发现,包涵体在神经系统的分布基本相同,在中枢主要分布在额颞枕叶及小脑,在周围主要分布在交感及背根神经节、施万细胞。而在非神经组织中,其可分布于肌细胞(平滑肌、心肌)、肾脏(肾小管)、皮肤脂肪细胞、肾上腺髓质。

4 发病机制

NIID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近期在Nature Genetics发表了一项研究[11],其通过研究一个有多个患者的大型NIID家族的遗传图谱,发现NOTCH2NLC基因5’端区域的GGC重复扩增,同时研究人员在8个其他的NIID家族和40个散发病例中发现了类似的扩增,此项研究表明NOTCH2NLC基因的GGC重复扩增与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发病相关。

5 临床表现

5.1 NIID可累及中枢、周围及自主神经系统,故其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基于目前病例报道,可根据其累及部位进行症状分类如下[10,12,13]。(1)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质: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智能减退、记忆力减退、发作性脑病、癫痫发作、运动异常、感觉异常(相对少而轻);(2)累及皮质下:痴呆,最常见;(3)锥体外系:震颤、肌张力障碍;(4)小脑:共济障碍;(5)周围神经系统: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6)自主神经系统:瞳孔缩小、胃肠功能障碍[12]、泌尿生殖系统功能障碍等。

5.2 2003年Takahashi-Fujigasaki[9]根据遗传方式将其分为散发型与家族型。2016年Sone[10]的病例研究表明,散发型与家族型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只是相应比例不同。(1)散发型病例:发病年龄在51~76岁,病程1~19 y不等,男女患病约1∶2。其主要临床表现如下:①痴呆:占94.7%,一般为首发症状,亦是最主要的症状;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瞳孔缩小(94.4%)、泌尿系统功能障碍(33.8%)、胃肠功能障碍(15.8%)、晕厥(8.1%)。亦有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报道[14];③意识障碍:占39.5%,呈发作性,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④感觉障碍:占28.6%,感觉障碍表现轻,一般为震动觉轻度减退,可有手套-袜套样麻木感;⑤类似亚急性脑炎发作:占21%,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意识障碍,呈亚急性进展,脑脊液检查无感染改变,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治疗可能缓解症状发展;⑥四肢抽搐:占13.2%,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每次持续时间不等;⑦类似急性脑血管病发作[15]:可多次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每次发作症状不同,可分别表现为偏瘫、偏侧忽视、失语及意识障碍等,可自行恢复;⑧共济失调[16]: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反复急性起病,可自行缓解。(2)家族型病例:根据家族型临床特点,将其分为痴呆组及肢体无力组两个亚组:①痴呆组:40岁以后起病,男女发病率无差异,痴呆程度缓慢进展,不伴有肢体活动障碍,可能伴有较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②肢体无力组:起病年龄16~39岁不等,男女发病约为1∶7,首发症状均为下肢无力,后逐渐出现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病后约20 y左右可出现痴呆与脑白质病变。

6 影像学特点

对于儿童或少年起病的NIID头部影像学[7,17]并不具有特征性表现,常见的表现是小脑萎缩性改变及四脑室扩大,亦有患者头部CT或MRI无明显异常[18]。相比之下,成人起病的NIID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10,19],大部分患者头部核磁T2加权像及FLAIR像上出现双侧对称且弥漫的脑白质病变,此并无特异性,而DWI像则具特征性,表现为皮髓质交界处高信号,状似“火焰”,随时间发展而逐步进展,但绝不向深处白质进展。Sone的系列病例研究[10]显示成人型NIID中散发型病例DWI全部存在皮髓交界高信号,而家族型只有81.8%存在。

7 鉴别诊断

7.1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可见于多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亨廷顿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阿尔茨海默病等[4],故与此类疾病鉴别,需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综合鉴别。

7.2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fragile X-associated tremor/ataxia syndrome,FXTAS)[20,21]此病临床表现多样,表现为痴呆、智能发育迟缓、认知障碍、锥体外系症状等,DWI像上也可表现为皮髓质交界处高信号,病理上也有广泛存在的核内包涵体,亦有区域性神经元丢失。其致病基因为FMR1,CGG的异常扩增是导致本征主要原因,但某些诊断为NIID的患者FMR1基因中CGG的重复排列与FXTAS相一致[22]。无论从哪方面,FXTAS与NIID都较难鉴别。然而Sone研究发现[23],两者神经元丢失的模式是不同的,NIID的神经元丢失广泛存在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而FXTAS仅限于蒲肯野细胞,再者,核内包涵体在两者中都广泛存在,但FXTAS患者的大脑少突胶质细胞却没有其分布,且NIID患者皮肤活检显示,核内包涵体存在于皮肤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汗腺细胞中,而FXTAS无相关报道。

8 治疗与总结

从发现此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癫痫发作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给予营养神经治疗。目前对NIID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病例报道,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效治疗或许需要等到发病机制揭晓的那一天,目前尚无大宗临床病例研究,对于其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病例收集及总结研究。

猜你喜欢

小脑神经元影像学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AI讲座:神经网络的空间对应
双胞胎在这儿呢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采用GCaMP6 在体大规模记录感觉神经元的活动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