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下国际贸易高级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路径研究
2020-01-10龚静何悦
龚 静 何 悦
(成都大学商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0 引言
新世纪以来,国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外的全球生产网络布局逐渐完善,世界经贸合作日益加强。然而,近年来“逆全球化”的浪潮开始不断涌现,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产生了不小影响。面对全球经济新形势及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2020 年初,全球爆发了新冠疫情,我国出口行业在第一季度遭受重创,外部需求锐减,大批海外订单取消,大量外贸企业停工停产,这让本就“就业难”的国贸专业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对接,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并接轨全球价值链,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看待专业化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随着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发改委及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向着应用型进行转型,以满足对于地方社会经济的服务需求。对于国贸专业而言,这里的应用型培养模式是在对外开放新格局下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的内生需求,同时也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纵深化改革的体现。
在具体应用型培养模式中,对于国际贸易高级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专业知识、实操技能、社会责任、个人担当等胜任力培养模式,优化以实践活动、团队学习、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参与式培养路径,以达到国贸专业高级人才创造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当下,我国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级人才仍较为缺乏,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尚存许多问题亟待改进,传统的国贸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格局下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故立足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如何培养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要、顺应未来学科发展趋势的国贸高级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紧迫任务。故本文将从企业人才需求侧与高校人才供给侧两端入手,在归纳时下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高级人才胜任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及其优化路径,以增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1 本科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
1.1 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需求出现结构性失衡
据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数据可知,2000 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仅为107 万人,随着大学扩招,2017 年该人数已达795 万人,2018 年达820 万人,2019 年更是高达834 万人,几乎是20 年前的8 倍且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性问题。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就业对口于国际贸易行业,该行业与世界经济形势紧密联系,我国出口又严重依赖于外部需求,这就导致每年国贸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与当年世界经济环境及国内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据麦可思发布的《2018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数据可知,在本科十大专业中,一方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相对较低,仅为91.2%,且该专业就职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也仅为54%,即一半的毕业生选择了与其本科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该专业应届毕业生入职后在短期内频繁跳槽,使得其离职率相对较高,已达到了30%。[1]这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连续多年成为就业率较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就业满意度较低、离职率较高的“三低一高”黄牌专业,加剧了国贸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尤其是当前面临新冠疫情持续、国际经济陷入低迷、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在国内众多加工贸易工厂缺乏进口原材料、缺乏国外产品订单时,采用裁员、减薪、暂停招聘等方式压缩运营成本,甚至停工停产、破产解散的外贸企业不在少数,这给2020 届国贸毕业生就业问题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据笔者所在地方高校对今年国贸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不完全统计,截止4 月底三方协议的签约率仍不足50%,除去等待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公务员面试之外,约有38%的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这给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也使得国贸专业不再像其专业名称般“高大上”。
1.2 高校国贸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导向匹配度失调
除了供需方面的矛盾外,当前高校对国贸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导向的不一致性也使得其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企业用人需求。一般而言,国贸专业高级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型人才,主要进行全球价值链分工、区域经贸合作等国际贸易学理论研究与创新;另一类是实务应用型人才,主要进行进出口贸易实务化流程操作、商贸洽谈等对外贸易一线工作。[2]对于前者而言,其专业应配置于财经类高校或综合性专业排名靠前的重点大学,如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其人才培养定位应是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层次,着重于探索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演变规律;而对于后者而言,其专业则更适合配置于普通本科院校及应用型高职学校,如地方性本科高校、财经类专职院校等,着重于将专业知识技能转化应用于外贸实务操作。但在现实中,却存在高校国贸专业定位与其人才培养导向不匹配甚至错配的现象。
通过对近几年笔者所在高校春秋招聘季到校宣讲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所在高校实际的国贸专业定位与企业用人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导致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导向性配置问题。较多毕业生在实操技能上无法满足当地市场经济结构及外贸发展趋势的变化需求,缺乏岗位综合竞争力及自身闪光点,使得笔者所在高校对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导向并不明确,难以摆脱普通高校教育模式的传统思维禁锢。在专业定位不明的情况下,国贸本科课程设置往往偏重于书本的理论知识,如经济学各类模型推演、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背诵等,而忽视了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贸易实务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学校教学内容的老旧及教材案例的更新不足,将使其所培养的国贸毕业生缺乏独立从事单证填报、报关报检、货运保险等实操训练的能力,若学生语言表达、文字编辑、营销策划等实战综合能力也缺乏竞争力,就更难引起企业用人单位的青睐,无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
2 本科高校国贸专业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界定
2.1 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基于前面对国贸专业高级人才按市场需求的划分可知,在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实务应用型人才两类中,后者更适用于本科院校对于国贸专业高级人才培养的定位与责任,以更好满足不同进出口行业和不同层次外贸工作岗位对于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巨大社会需求。对于从事实务应用型国贸高级人才而言,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外贸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从事商务谈判、单证填报、国际结算、货物保险等实操技能。同时,若能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岗位级别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一定的外语运用、组织策划或行政管理等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应变能力、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培养,做到“一专多能”,则更易使毕业生在求职中脱颖而出。[3]可见,对于国贸专业本科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可归纳为,在综合素质教育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求职就业能力、经验技术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能够适应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终身学习奋进的人才,能够切实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而持续创造社会价值的人才。
2.2 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根据对国贸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难看出对该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可包括创造性目标、应用型目标以及国际化目标三类。具体地,对于创造性目标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匹配市场需求的创业技能,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求新求异;对于应用型目标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商务洽谈与应急处理能力、报关报检与运输代理能力、贸易保险与银行议付能力,熟悉产品技术、贸易壁垒、法律法规等外贸政策,能够胜任贸易救济、保险索赔、租船订舱等具体的外贸一线工作;对于国际化目标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国际投融资业务能力、跨国经营管理能力、外汇结算与金融工具操作能力,懂得企业跨国经营及对外投资项目的运作,对于国际投融资、外汇管理、国际商务、国际规则、企业管理等领域技能需熟练掌握。可见,国贸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更注重将理论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对外经贸实践活动,构建包括专业知识、实操技能、社会责任、个人担当等在内的“高级人才胜任力”,以保证学生毕业时能直接从事国际贸易一线工作,满足用人单位专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同时,高校还需依据自身的区域优势与办学层次,结合时下国际经贸行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类型等现实情况,以确立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指导其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3 本科高校国贸专业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或职业规划,都离不开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实践业务操作技能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只重视知识学习,容易纸上谈兵;只重视技能训练,容易底蕴不足;只重视职业素养,容易空中楼阁。故对于本科高校国贸专业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以培养定位为依托,以培养目标为基础,构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配以实践活动、团队学习、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参与式教学方法,促使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相一致,以达到协调发展、全面优化的培养效果。具体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上,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3.1 课程设置的配比调整
当前,笔者所在地方高校的国贸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仍侧重于理论教学,大篇幅设置经济学基础课程,国贸专业课被安排至大三甚至大四才开设且主要以书本知识讲授为主,缺乏上机练习等专业实务操作类课程,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经历严重不足,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缺失。因此,在国贸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上,急需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及外贸培训的学时,适当缩减基础类课程配比。例如,在学制设置上,前三年可着重配置课堂教学,增加贸易专业课学时配比以及实验室simtrade 等国贸软件操作实践性课时安排,使学生通过系统仿真操作熟悉对外贸易的具体流程与环节;第四年可集中配置校外实训及毕业实习,实践内容由浅入深、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使学生通过观摩学习、填单报表、生产参与等环节亲身经历整个进出口流程操作,积累实操经验。此外,各高校还需结合地区外贸发展的具体情况,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当地外贸特色。例如,笔者所属高校地处成都,该地区对外贸易以高附加值的集成电路、汽车、彩色电视机等机电产品出口为主,故可在课程设置中有针对性地开设“机电商品学”等相关课程。
3.2 教学师资的优化配置
对于国贸应用型人才而言,大多数高校推崇综合素质教育,既需要立足于国贸基础知识,又需要结合贸易行业业务实践操作。因此,在国贸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设置上,就既需要具备硕士、博士等学位研究贸易理论学科的专任教师群体,又需要拥有外贸工作经验等实业领域的校外导师序列。在课堂教学中,专任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要性、主动性、主体性,增加其对国贸基础知识的理解。在实训教学中,校外导师可采用观摩教学法、体检教学法等方式,让学生在外贸流程中切实学习具体的操作环节,加深其对贸易应用技能的掌握。同时,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贯入在平时的课堂与实训教学之中,如对于世界各国(地区)历史地理、人文风情、宗教习惯、消费偏好的了解,对于国际商业环境及各地制度规则的认知,对于货物商品及服务贸易种类的划分等内容。
3.3 校企合作的就业导向
经过四年的大学专业教育,学生最终将面临用人单位的招聘考核,各高校也将面对毕业生就业率的考察。因此,在国贸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设置上,学校可提前引进校外企业共建国贸实训基地,搭建校企集群联合培养的就业通道,以实现就业导向制的校企对接。[4]例如,笔者所在高校的会计专业就与当地众多企业甚至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校企融合实训基地,而国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完善度则相对不高,学生较少有机会去到外贸企业与基层生产工厂,参观现代化外贸生产加工企业的操作流程。故在就业导向上,高校国贸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可增加校企集群联合培养,采用学生轮岗培训、技术实习等渠道,或定期邀请当地外贸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到校进行讲座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实操锻炼机会与实务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建立合作企业的国贸高级人才蓄水池。通过校企合作,既可实现地区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与企业市场需求的同步对接,又可形成学生实训、企业录用的长效机制,达到共赢。[5]
总之,在对外开放新格局下,本科高校应抓住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改革的契机,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改变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固化、应用型欠缺及千篇一律未成特色等问题。同时,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与外贸行业特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地明确国贸专业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与目标,从课程设置、教学师资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学生的“高级人才胜任力”,最终建立具有地区特色的高校国贸高级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