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腹推拿治疗痹证的手法机制探讨

2020-01-10周可林董硕付国兵国生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痹证经络腹膜

周可林 董硕 付国兵 国生

伤科推拿手法治疗痹证由来已久,文献报道认为伤科推拿的手法机制可能包括[1]:通过调节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分泌缓解患者疼痛;通过改善局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促进炎性因子的吸收,缓解肌肉痉挛并滑利关节。振腹疗法作为脏腑推拿的代表手法之一,不仅可以应用于内、妇、儿等脏腑疾病,在痹证的治疗中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而且与伤科推拿手法相比可以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笔者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振腹疗法缓解痹证的手法机制可能是振腹手法施术于腹部,通过调节腹部经络腧穴、“脑-肠轴”、腹膜功能等途径达到运行气血、滑利关节、解痉止痛的作用,从而缓解痹证。

1 振腹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经络和腧穴补益肝肾、卫外固表以治疗痹证

振腹推拿以腹部为主要施术部位。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都包含腹部,振腹推拿腹部能够调节全身经络,“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灵枢·本藏篇》中记载“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指出了经脉可以运行气血,濡养筋骨关节,与四肢关节的正常活动密切相关,通过调节经络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运行,从而缓解因为“不荣”“不通”而导致的筋肉拘挛疼痛以及关节活动不利;刺激神阙穴能够激发脐下先天之元气运行全身以濡养筋骨关节,能够缓解筋肉拘挛疼痛、恢复骨关节的正常活动[2]。此外,全息理论认为腹部有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调节系统,这个系统是外周调控系统的主体,可以通过刺激该系统实现对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3]。因此可以发现,腹部经络与气血运行、关节活动以及全身的疾病都密切相关。

痹证的病因可以分为两类:内因是患者肝肾不足,《素问·痹论篇》记载“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肝主筋,当人体肝肾亏虚,则筋肉拘挛疼痛、关节活动不利;外因是外邪侵袭,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风寒湿交杂的生活工作环境之中,导致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寒凝血瘀,湿浊瘀阻,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也可以发为痹证。

1.1 振腹疗法可以调节腹部经络补益肝肾以治疗痹证

长时间的、低频率的、轻柔的、腕振源[4]的掌振手法[5]并结合顺时针的腹部摩揉补气养血,温补肝肾,使气血复归于平衡,能够滑利关节、濡养筋肉、缓急止痛,从而缓解痹证的症状。《素问·调经论篇》记载“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周于藩认为“缓摩为补”,说明了缓慢轻柔的推拿手法可以达到补虚的作用,这与现代研究结果相吻合,良性的低频振动能够提高致痛物质水解酶的活性,加速致痛物质的水解或转化,从而缓解疼痛[6],还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使炎性物质及时排出体外,缓解体内的炎性反应。振动刺激还可以激活腱器,腱器的兴奋能提高伸肌的活性[7],同时可以提高骨骼肌细胞代谢、加强肌细胞机械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提高骨骼肌的运动能力[8]。

1.2 振腹疗法可以调节腹部经络卫外固表以治疗痹证

以风邪侵袭为主的痹证,会表现为风中经络的症状,从而导致经络不通;寒邪侵入机体后,寒为阴邪,极易损伤人体阳气,致机体阳气亏虚,机体阳虚则气血不得温、不得行;湿邪性重浊、黏滞,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湿邪侵袭人体肌表,阻遏全身气血津液正常流通,阳气不得散布。三种邪气虽然病因不同,但病机均是外邪侵袭人体后,邪气及其导致的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湿等)阻滞经络,导致经络痹阻不通,局部筋肉出现“不通则痛”的拘挛疼痛;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路,通路被阻则气血阻滞,不能够濡养四肢筋骨,筋骨关节出现“不荣则痛”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痹证的症状[9]。对于外感邪气导致痹证的患者,可以采用短时间、高频率、重手法、肩振源的振腹手法,甚至可以采用指振法,并结合逆时针的腹部摩揉,加大刺激强度,激发人体的阳气卫外固表、驱邪外出,从而消除痹证的外因。

笔者团队通过临床总结发现:针对不同外邪导致的痹证,振腹疗法通过刺激经络和腧穴,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行气血的作用。其中振腹疗法通过捏脊的手法,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够疏散风邪,缓解痹证的症状;振腹疗法通过掌振神阙穴,振动刺激患者腹部产生温热作用,以透热为度,掌振产生的温热刺激神阙穴和关元穴,激发人体脐下的先天之气,引动肾之元阳温化寒邪,温行气血以濡养筋骨关节,消除寒邪病因以缓解痹证的症状;振腹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经络,尤其是刺激足阳明胃经,调节脾胃的生理功能,从而起到化湿降浊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引发元阳温化痰湿,从而消除湿邪病因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缓解痹证的症状。

2 振腹疗法通过“脑-肠”轴调节炎性因子改善内分泌系统功能以治疗痹证

肠脑中有许多由肠道菌群分泌的物质,其中包含与代谢、免疫相关的因子;颅脑中大部分多巴胺都产生于肠脑菌群的代谢[10],由肠脑传至颅脑,再通过颅脑在血液循环中散布至机体局部,对机体产生影响。腹部推拿手法能够通过调节肠脑免疫通路减少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的含量[11],以及通过肠脑内分泌(神经递质)通路调节体内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含量[12],还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13]。所以机体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的正常不仅受到颅脑的调节,改善肠脑的功能也可以改善这些系统的功能[14],腹部推拿手法能够通过调节肠脑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

笔者团队前期实验研究发现振腹疗法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增强肠道屏障[15],具有正向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肠道稳态等作用;还可以调节炎性因子的分泌,改善局部微循环,促使炎性因子的吸收,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16];重手法振腹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体内的多巴胺、去甲肾上素含量,β-内啡肽含量会有一定程度下降;轻手法振腹治疗会导致β-内啡肽含量上升,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下降[5]。因此笔者团队认为:振腹疗法可能通过调节肠脑,刺激肠道菌群和肠道微生物的分泌,产生大量生物因子,通过“脑-肠”轴的传递作用,对颅脑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分泌大量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引起外周血液循环量增加、外周血流速度加快,增强关节、肌肉局部血流量,使骨骼关节和肌肉得到濡养,同时加快局部炎性因子的吸收,从而缓解痹证的症状。

3 振腹疗法通过调节腹膜功能增强血液循环以治疗痹证

腹膜是全身最大和分布最复杂的浆膜,由间皮组织及其外面的结缔组织构成。胚胎早期(二胚层胚盘时期)的胚内体腔衬有内皮,它是腹膜发育分化的原基[17-18]。位于胚层之间的空腔为胚内体腔,胚内体腔内衬的内皮组织就是腹膜的原始状态。胚内体腔中的内皮组织是胚胎的营养和保护的主要部分,整个胚胎的气血输布和营养供应都要通过它来实现。而人体发育分化之后,胚胎发育为人体,胚内体腔内的内皮组织发育为腹膜。通过其原始的功能可推测腹膜也具有输布全身气血、提供全身营养的功能,脾胃将后天摄入的水谷精微之气传输至腹膜,经由腹膜将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即为人体三焦的功能,这与张锡纯认为的三焦即为“油膜”(腹膜)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笔者团队推测,痹证可能是由于腹膜对于机体某一局部的气血输布异常,导致局部气血不足,筋肉关节不得濡养而致。

腹膜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及淋巴管,能吸收大量等渗液、血液等,浆液内还含有游走巨噬细胞,可自由地进出腹膜腔与周围组织之间,可以吸收炎性因子等多种机体代谢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所以笔者团队认为,振腹疗法可能是通过刺激腹膜,改善腹膜对于全身气血的散布功能,调畅局部痹阻不通的气血,使局部筋肉关节得到濡养,从而缓解筋肉拘挛疼痛和关节活动不利的症状;此外,振腹还可以通过调节腹膜促进炎性因子、组织积液等病理产物的吸收,从而改善痹证的症状。

4 结语

振腹疗法以通为用,采用医者不自主振颤而产生的松振法,振感深沉透热而不刚猛,其势柔和而绵绵不绝,能够汇聚元气,调运三焦,通畅气机升降,振阴达阳,使机体阴阳气血平衡,从而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解除痹证的病痛和症状。综上所述,笔者提出振腹疗法治疗痹证的手法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腹部经络系统、“脑-肠”轴、腹膜功能等多种途径改善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功能,以达到运行气血、濡养筋肉、解痉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从而缓解痹证症状的理论假说,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深层机制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痹证经络腹膜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中医术语“经络”的英译辨析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
经络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