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调查技术研究

2020-01-10关林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16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土地

关林

(黑龙江省本原国土资源勘测规划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150000)

1 土地资源调查的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指对某个地区的土地的数量、土壤质量、分布状况以及利用状况进行统计调查,获得一定的数据,土地资源调查获得的数据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农业资源调查的重点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调查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多年来国地资源管理中的农村土地调查结果不仅为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审批、耕地及农田保护、土地开发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最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基本依据,在促进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为国家土地监管提供依据。

2 土地调查技术

2.1 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在进行土地资源调查的过程中,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一般是以图像、数字、影像等数据信息的形式呈现的。这些数据非常重要,人们主要是通过这些数据获得国土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这些数据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所以,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目前进行数据处理的主要技术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将测量调查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计算、分析,最终才能成为我们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对所获得的数据还要结合以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规律,从而可以提出一些改善的措施。

2.2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控中的应用。摄影测量是指将摄影机和胶片相结合对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进行测量的技术。遥感技术是指应用各种传感器对远距离的物体所辐射和反射出的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并处理成图像的形式的一种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通常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结合对我国的土地利用与变更进行勘测与记录。在我国第三次土地调查中,国务院也明确提出可以运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开展全国土地调查,自行购买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见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重要性,土地调查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合理运用好这些技术才能保证土地调查工作的质量。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监控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变更,也就是监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分析的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各个时期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融合和划分,提取需要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第二,根据现有的土地信息资料,应用遥感影像技术获取相关土地利用信息,并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地理信息数据差分,获取土地利用动态信息。

2.3“3S”技术的应用。3S 技术是GPS、GIS、RS 三种技术的总称,3S 技术的应用是将这三种技术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的优点,主要技术流程是利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RS)对获得的影像进行处理;利用GIS技术对所采集的土地数据进行整理、整合、入库、开发、利用,这样从点到面再到空间进行全面的处理。3S技术的出现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减轻了土地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可以说3S 技术为我国的国土资源合理化运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S 技术在土地空间信息的采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也监管、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3S技术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欠缺,但是从整体的发展状况来看,3S 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运用的主要测绘新技术,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提高、完善。

2.4 补测地物法。通常在航空测量所得到的影片上面会存在大面积的阴影部分,这些阴影会对航空仪器采集地物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运用到地物补测技术,除此之外,在已经完成航空摄影之后地物却发生了变化,也会用到地物补测技术,将地物准确地补测到地图相应的位置上面。地物补测法分为简易补测法和仪器补测法两种主要方法。简易补测法基于几何原理,采取简单的工具进行补测,包括距离交汇法、截线法和直角坐标法等。简易补测法主要用于补测一些常规的较小的地物。简易补测法对距离测量的精准度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选择精度高的测距仪,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钢尺。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准度,还要注意误差的考虑。仪器补测法是利用GPS、平板仪、全站仪灯仪器进行补测的方法,仪器补测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地物补测,但由于其高昂的价格,一般只在补测较大形态复杂的地物时才使用仪器补测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GPS 后差分补测法也可以进行地物补测,这种地物补测法不常使用。总之,这三种地物补测法都各有各的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在具体的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补测方法进行补测。

2.5 全野外法。全野外法的划分是根据土地调查的内外业部分的侧重点来进行的,主要是外业时间和调查时间所占比例较大。全野外法的工作流程是先对数字影像图进行校正,之后进行数据源的收集,与此同时对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内业解读,在此基础上输出工作底图,进而开展外业调查。全野外调查法的内业部分的解读主要是通过数字正射影像图对村名、村之间的行政界限进行矢量化。这种矢量化是建立在原土地变更数据库和权属协议书基础上的,在此过程中不预判地的种类。

3 关于土地调查工作建议

3.1 合理使用已有资料。土地调查工作是一项工程量大、耗时长、工作难度大的一项工作,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在进行土地调查工作时可以合理的使用已有的资料,学会对已有资料的运用。比如在进行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时,可以直接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得到的一些数据,但是前提是这些数据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对于那些变化了的数据就要重新进行收集。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要做好数据更新,及时地对土地变化动态进行统计,形成一个数据库,专业的土地调查人员可以直接使用这些现已有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出现调查人员为了减轻工作难度而弄虚作假的行为。

3.2 调查前建立调查试点。在进行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之前要建立调查试点。调查试点的建立可以为之后的调查工作提供有过经费、人力等各方面的参考,对于提高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精确度有着重要的作用。调查试点相当于在小范围内对全国土地调查工作进行了提前的演练,在此次演练过程中用到的有效方法,得到的经验可以运用到正式的调查工作中,在调查试点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可以在正式的土地调查中及时地进行调整改善,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这样正式的土地调查工作的开展将会相对顺利。

3.3 调查结果实事求是。从事土地调查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禁止弄虚作假的现象,因为土地调查工作是一项对我国人民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得到的许多数据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进行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过程中,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更新,不能继续沿用。还有一些调查结果可能不符合标准,但是不能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谎报调查结果,一切都要以真实的调查结果进行记录。

3.4 调查坚持政府参与。将调查的结果以及数据建立一个连接上传至网络平台,对于调查的准确数据与成果进行统一归纳整理。像是调查队伍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变动大的区域要及时的与地方政府进行交流,有地方政府帮助进行调查,使调查的结果与地方政府的记录信息具有一致性、准确性。这也有利于地方政府今后的工作,可以对调查的成果使用,产生最大的地方经济效益。

总之,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比较匮乏,我们必须对国土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划,才能保证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进行国土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全面调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国土资源的使用与变更状况。国土资源的合理管理关系着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是全国人民都关心的国家大事。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调查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的土地工作调查中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吸取借鉴已有的工作经验,保证土地调查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土地
基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简介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GIS⁃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我爱这土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浅谈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创新路径
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