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气盛衰言小儿鼻衄
2020-01-10曹模吕蕊婷
曹模 吕蕊婷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单纯由鼻病引起,亦可由全身性疾病所致;鼻出血可单侧出血,亦可双侧出血,可反复;出血量多少不一,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或鼻腔后部[1]。此外,临床上,鼻出血的时间亦不稳定,可在白天亦可在夜晚,可于人清醒时亦于睡梦之时。根据小儿藏府娇嫩、形气未充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以及发病容易、传遍迅速和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2],笔者将其鼻衄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之本质概括为“阳气盛衰”。
1 鼻之生理——阳气聚旺之所
鼻为肺窍,天地清阳入于人体之所;且鼻孔下夹于阳明经而鼻根上承于太阳经。在六经系统中,太阳和阳明的阳气旺盛程度居前两位。由此可见鼻之阳气聚旺程度之高。
《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有言:“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3],阳卫之气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精明穴而始出于体表。对于精明穴,按经脉循行交接规律来看,其又是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肺经、足阳明大肠经等交接或旁纳之处,其周围所涵接之处的阳气聚旺程度可明见甚高,故可知晓鼻根部及以下部位的阳气是十分充裕的。
不仅如此,《医旨绪余》中明确说到:“卫气者,阳精之气也,亦宗气之所统……”[4],卫阳之气在宗气布散之时,其乃有由先出于膻中,而后循肺系、喉咽、鼻、精明穴之次序而出于体表。故可知在体表,人之精明穴、鼻窍一带阳气旺充程度之强;此外,《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载:“诸阳之汇,皆在于面。”[5],正常情况下,头面各处阳气聚旺而不乏,鼻亦然。
综上可见,鼻可谓是人体面部的“阳中之阳”——阳气聚旺之所。一旦鼻处的阳气盛衰发生病理变化,扰动其府,可于此表现一定的症状,鼻衄就是其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2 鼻之病理——外内因为病
2.1 外因
2.1.1天合阳浮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载:“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6],大凡阴阳之关键,在于阳气的致密而固护于外,阴则是从属于阳而与之发生动态平衡的,一旦阳失于常,阴则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者可行病于人。何如言此?所谓固者,乃阳固血、精、阴等,一旦阳固失常,则阴乃为之害矣,人为之病矣。对于血脉而言,阳气只有能正常的封藏、固密,脉中的营阴才能固守其中而不肆溢。
小儿“肺常虚”,脏腑娇嫩易伤于外感,或风寒袭肺,肺失宣肃、卫阳失司,阳浮而阴弱、营阴失守则血溢脉外,鼻络娇嫩脆弱则首当其冲;或风热犯肺、扰动鼻窍,热盛阳浮而营血外溢;或风湿袭表,逢小儿稚阳之体而化热,湿热熏蒸鼻络而血脉不固,此皆为外感阳浮致衄。
其阳浮甚者,或在日出至日中之自然界阳气逐旺盛之时,会因“两阳相合”而在某时节不定发衄、或定时衄而后定时止;其阳浮不甚,则又或恰逢是年天行大热,阳盛于常时,内合小儿自身上浮之阳,则会有在阳旺之时节而不时且反复发衄之弊。此为外感天合致衄。
2.1.2外感阳郁
《三指禅·卷二》言之有:“伤寒鼻衄,名曰红汗。热随血解。不必止血,亦不必再发汗。”[7],此就很简洁的说明了当其人太阳感邪而卫阳虚不能相抗,导致邪陷入内或达阳明后,其阳气本能的发越外出,去补充抗邪之资,然阳气外达的通路已被外邪侵袭过程中顺势侵占,就会造成体之邪因邪闭而难去,则会导致阳郁不得发,甚而变生他疾也。卫阳的生理作用本质就是宣、散,其外出的正常通路被阻塞,其就只能顺其性而上,而终择其发散于表之鼻部-精明穴区而破郁外出,携邪顺势而走,使邪去而自安。
尔何有鼻衄焉?《灵枢·痈疽第八十一》载:“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8],此说明了营气、卫阳不是完全的各自分居行走于脉内、脉外,其于脉之内外皆有存在,只是两者之间有一个动态变化和量的多少而已,亦如道家太极-无极中的阴阳动态变化之势,万物皆为负阴而抱阳之状,故营卫之气并非单纯指卫在脉外而营独居脉中,其二者乃是阴阳互存的。故而当郁阳破而外出之时,会顺势带走脉中部分营卫之气与津血等,在外则表现为鼻衄。是故易明为何鼻衄出血的部位有两大区域——鼻中隔前下方或鼻腔后部。缘此两处血脉汇集程度高,卫行脉外,阳盛则可伤之为衄。对于小儿来说,其藏府娇嫩而形气未充,卫阳稚嫩而不强盛,故感邪易内陷,但其生机蓬勃而发育迅速,其本身之阳是相对旺盛的,故易形成上述红汗之表现。
2.2 内因
2.2.1内伤阳盛
因小儿体质原因而形成的血热气逆,易会有鼻衄的发生,正如《素问玄机病原式》中所说的:“衄者,阳热怫郁,干于足阳明而上热甚,则血热妄行为鼻衄。”[9],又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五》之载言:“小儿诸血溢者,由热乘于血气也。血得热则流溢。随气而上,自鼻出者,谓鼻衄。”[10],除此之血热气逆,亦可因肝阳上亢与他因合而为弊所致,临床临证时,应仔细辨别。
此外,“小儿肝常有余,心亦常有余”,故其内之心火易受扰动而旺,偏离本位而致病。《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中言:“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11],当小儿心阴不足时,则易导致阳独盛而生火,此种君火不在本位藏居而反盛外出者,轻则小儿夜啼不安;进者头面或疼痛赤热;重者则迫血而不藏于脉,变生吐、衄之难,同时,因阳、火性急速,此衄势必然凶猛。当其小儿阳气旺盛,偶遇外感而直接误用辛温之内治、外治法,则易于阳旺之处灼伤阳络而变生衄、吐等。
2.2.2内虚阳微
小儿作息不规律,甚至出现睡眠倒施,长久发展,其阳就会出现本藏而失于藏之状,离其本位而游离于体,或表现为神采奕奕,但此为银枪蜡头之势,其本质外强内虚矣。同时,此者必是阳失固密与及时补充,久之则可能出现虚阳上浮或阳虚于内。对于虚阳上浮,而若此时恰有外因与其相合,则会出现破血妄行,而可能会发鼻衄。例如小儿喜食辛辣燥热之品,脾胃积热,移热于肝,肝郁热长久则化火而循经上扰经络血脉,久则伤及阳络,触之即衄。
对于阳虚于内者,当其虚在脾阳,小儿本就“脾常不足”,易因三因而脾失健运,脾气自然虚弱而阳不足升,血则会失于阳之固密而移于常道之外,则脾表现为之统血之功下降而出现血虚、出血等,甚者可发为鼻衄或仅鼻头现珠状血汗,此为阳虚不得固阴之患。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亦载有:“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12],脾阳虚损,则其统血功能就会失常,就会出现以血虚和出血并见的情况。若小儿有素有鼻出血以致血虚者(即或言之西医上因鼻出血常年不治或失治而贫血者),若因情志或外因刺激等而导致气血上冲致血逆长流而不止,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气散,更会伤及脾阳等,脾阳亡失,就是“阳密乃固”之姿出现严重问题,阴血不能被固摄而见血流不止。对于本就“脾常不足”之小儿而言,若其在白天发鼻衄不止,可借天之阳气充而缓之,若发于夜晚自身之阳潜藏且天之阴甚,则会一发不可收拾,甚则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
3 总结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阳气对于我们人体的生理病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小儿之体,是未全之姿、稚嫩之形,其阳气易于充盛或虚衰,从而极易引起其机体生理病理的变动,而生病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言:“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13],阴阳相合对于人体是极为重要的,而其中的阳是占绝对重要位置的。今笔者从阳气之盛衰言小儿鼻衄发生变化之机分析入手,列数点发生发展之言论,期抛砖引玉,助力小儿鼻衄之辨证析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