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美育,文章德育,文化根育
——语文学科德育路径探索与开发

2020-01-10

课外语文 2020年27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美育汉字

胡 琳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广东 深圳 518054)

在2017年8月17日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实施途径和要求”中第一条就列出了“课程育人”这一项,并指出:“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而在语文新课标中也有专门对这一主题进行表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由此可以看出,学科德育在德育的实施路径上占据的重要地位。而学科德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学科就是语文学科,它包含了大量丰富的德育资源,饱含着大量的德育契机,有待于学科教师进行充分发掘与探究,从而实现学科德育的良好生态。

为探究语文学科德育路径与内容开发,笔者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并构建了“文字美育、文章德育、文化根育”三级学科德育探究模式,具体阐释如下:

一、文字美育

(一)概念阐释

文字的概念:文字和语言等其他工具一样,都是交流信息的工具,同时蕴含一定意义与审美价值,有渊源的历史沿革。这是汉语词典上对“文字”概念的阐释。在解释中,已经明确指明了文字的审美价值。而语文正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基础工具的人文学科,所以使用语言文字进行德育的实施路径和内容,可谓十分便利,且更为合适。

文字美育的概念:是指通过对汉字的溯源、探究、认知、理解、书写,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形成语文学科独特的美学教育,进而形成对汉字文化的习得、尊重、自豪及传承。正如现代作家刘湛秋在《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一文中所说:“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风韵,才让文字美育成为一种可能,更是语文教师必要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汉字与其他文字形式相比起来,又具有非常特殊的形态,这种形态,更能给文字美育带来十分便利的特点。中国汉字以象形文字为主体,在文字的基本形态上就具有美的特质。同时,中国汉字也演变成一门专门的审美艺术——书法。文字的历史有多长,书法的历史就有多长,这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独特的一种存在。所以,以汉字作为载体,进行审美教育,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与国家提倡弘扬传统文化相呼应,更能从路径上找到文字美育的合适突破口。因此,提倡文字美育,是具有现实意义及可操作性的德育方式。

(二)路径探索

通过文字进行德育内容的探索,古今中外皆已有之,并且为教育者广为称道,广泛运用。如英国著名教育家和古典语学者理查德·温·利文斯通所说:“绝大多数的英文字都起源于拉丁文,一个英国人如不具备一些拉丁语的知识就显不出在英语的修养上像是受过教育的。一个学生的拉丁文程度即使只达到学校证书的水平,他就能领会自己语调的优美和深沉,学会更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语言。语言学方面不去谈它,只要指出‘文明’‘自由’‘文雅’‘社会’这些字的来源,就会获得多么大的理智的启发。”

可见,在通过文字进行德育、美育的观念及方法上,西方的教育者已经开始尝试了。而汉字作为象形字,承载了很多审美及文化的含义,更可以进行德育的探索与尝试,具体说来,可以做如下尝试:

汉字溯源,探究本意,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在中小学阶段,国家课程中并没有完整开设汉字溯源的课程,学生对于甲骨文、篆文、繁体字等相对陌生,只是在零散的学习内容中接触过,印象并不深刻,很难形成整体的审美概念。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阶段开设“汉字溯源”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对汉字这一独有文化现象充分了解、认知、学习、传承。在部分先行开展的学校中,对于汉字溯源的探索,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真正做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热爱传统文化。

二、文章德育

(一)概念阐释

文章的概念,在这里其实就是指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大量优秀作品选入中小学教材,这些作品从德育的角度切入和分析,都能够对其价值进行充分阐释。

所谓文章德育,就是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德育内涵,彰显德育价值,实现德育目标,从而对学生产生切实有效的影响。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正是对文学作品有如此的重视程度,才能在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意义构建,从而在文章中寄托深远,影响广泛。因此,在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就要充分挖掘和思考其中的德育内涵,从而实现教材编写者的德育目标,并最终落实到学生的个人成长上。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学作品都在家国情怀上有深远的寄托,对社会现实都有着十分深刻的观照,这也是中国文学作品的一贯传统。因此,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选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优秀作品,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寻找进行文章德育的契机,是每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有之责,也是应尽之务。

(二)路径探索

如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最后一课》,其内容就是关于对母语的珍重和爱护,对于侵略者禁止学习母语的强烈憎恶,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文章德育。再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喂出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都是教材中极具德育价值的篇目,对学生的影响深远。类似的经典篇目,在语文教材中十分常见,高中教材中也有不少类似的篇目。

在这类文章中,稍加思索,就不难直接发现这类丰富的教育资源。以《最后一课》为例,这篇文章讲述的内容就是法国遭受侵略,在学校里禁止学习母语,而必须学习侵略者语言的故事。这篇文章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诸如:国家遭受侵略,最重大的损失不是来自于领土和军事上的事例,更可怕的是对于语言文化传承权利的丧失和被剥夺,这在更深层面上侵略了这个国家。在这个意义上,更能凸显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根本所在,如何在和平时期保护和传承自己的语言文字,这是极为重要的命题。而这样的命题在中学生这里,往往还不具有危机感。正是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才能从历史中得到启迪,从而起到文章德育的功能。

三、文化根育

(一)概念阐释

文化的概念十分宽泛,也相对模糊。但是具体在语文学科之中,更多的指向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对特定生活、思维和情感方式的传承。这些是文化的根,也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二)路径探索

在语文学习中,时常能够接触到类似的文学作品,在这类文学作品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作者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对人生及宏大宇宙的观照,在这类深沉的思考中,往往蕴含着典型的文化特征和内涵。诸如苏轼的《赤壁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包括现代作家作品,诸如海子、汪曾祺等作家的作品,都可以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内,给学生以深刻的启发,从而对中华文化的特质有充分的了解与思考。所谓文化根育,即是在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文化自省、文化自觉,最终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美育汉字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