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统编教材下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020-09-29杨雯雯

课外语文 2020年27期
关键词:草房子英子原著

杨雯雯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心小学,广东 东莞 523620)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说过:“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发现共性问题:为什么有些孩子数学思维很好却缺乏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为什么一旦离开外力作用,学生不主动阅读?为什么有些孩子阅读只关注紧张刺激的情节,不在意文字的表达?

全国各地掀起阅读研究的热潮,山东韩兴娥提出的“海量阅读”已推行到全国各地,陈琴老师的学生阅读量、阅读面,非一般的大学本科生可以相比。但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过:“我只小学毕业,在小学所遇到过的语文老师也并没有教过我什么作文,印象中只有一位老师教过而已。”作家刘芬说:“写作能力并不一定通过培训获得,这要靠悟性,有人读很多书也不一定悟到,有人读一本书就能创作。”到底什么是悟性呢?让学生在阅读时不光关注精彩的情节,还能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自觉自发产生表达的欲望,这就是“深度阅读”的由来。

深度阅读,简而言之,就是“深挖一口井”,阅读时向深处感受,激发文本与学生灵魂深处的对话,从而真正爱上阅读,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一、美文共赏,阅读“分享会”

深度阅读模式是“文·习·影”三融合阅读法,“文”就是要阅读的文字。如何选择?从统编教材里选择那些已经拍摄好影视作品的文字,如“快乐读书吧”栏目有许多,《牛郎织女》《田螺姑娘》,四大古典名著的阅读,《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等。

先把小学生适合阅读的材料找出来,再进行美文共赏,开展阅读分享会。建立微信群,每天有阅读的内容,例如阅读完《城南旧事》的“惠安馆”,或《聊斋志异》阅读其中两个神仙鬼怪小故事,或《水浒传》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等,然后进行线上的阅读交流。在阅读交流会上,老师抛出问题给学生讨论,例如在阅读《城南旧事》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章节,老师问:为什么英子看着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想“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为什么走过了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她默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学生在分享会上各抒己见——

“因为英子的爸爸去世了。”

“英子从一个深受疼爱、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变成家里的顶梁柱,要帮助妈妈撑起整个家,因此她说不再是小孩子了。”

“英子说自己是小小的大人,透露出她有一丝的委屈和酸涩,也有一种坚忍和强大。”

……

有人曾说: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阅读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在分享会上,也会得到启发和鞭策的力量。

二、集思广益,阅读“小测评”

怎么能够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呢?“文·习·影”深度阅读是这样做的:通过一张小小的自我检测小卷,题型很简单,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或简答题、画思维导图等,启发学生的思维,产生内驱力,让学生主动进行二次阅读。

例如《惠安馆》和《酒婆》的小检测卷是这样的(图1):

学生轻松完成检测卷,教师根据情况,评出“阅读之星”,并在“阅读分享会”上请阅读获五星级的学生谈阅读方法。

三、相得益彰,电影小对比

鲁迅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会变成这样的。”《中国教育报》曾开展《电影课大有可为》全国征文活动。电影集文学、音乐、美术、建筑、舞美等艺术为一体,台词也是智慧的结晶,能够启迪和教化人。对于学生而言,观看文字改编成的影片,让情节还原,让文字“动”起来,从而培养文字阅读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图1

例如《城南旧事》之“惠安馆”(图2),学生一边观看电影,一边回想起书中描写秀珍、妞儿的文字,深深地沉浸在故事中,为人物而悲叹,产生极为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是深度阅读的力量。

图2 《城南旧事》小剧场

读完原著《爱丽丝漫游奇境》,再看动画电影。学生会发现该电影对原著进行了删减、改编和创造:删减了“猪娃和胡椒粉、假海龟的故事、龙虾舞”这三个章节;改编了“疯子茶会”,原著和电影中,疯子开茶话会的理由各不相同。改编中是庆祝非生日快乐,因为非生日有364天。电影还对原著进行创造——花儿音乐会,学生已经把《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文字读进了心底深处。

下面是观影图片:

图3 《狼牙山五壮士》小剧场

图4 《草房子》小剧场

四、唇枪舌剑,阅读辩论赛

汉代哲学家王充说:“事莫名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意思是对事物最好的证明是辩证。在深度阅读后,进行“原著和电影,谁更好”的辩论赛。例如在观看《草房子》(图4)后,学生打开了话匣子,连不爱发言的同学都滔滔不绝——

“我觉得曹文轩的《草房子》更好,因为书里面说白雀很美,可这部电影里白雀的角色这么丑!”

“《草房子》关于白雀的描写:‘她往那儿一站,像棵临风飘动着嫩叶的还未长成的梧桐树,亭亭玉立,依然还是很耐看……多么凄美结尾啊!从这悠扬的笛子歌中,我可以听出蒋一轮老师心中的那份悲伤,的确,白雀就像那一阵风,无论蒋一轮怎么挽留,也不会捉住,像笛声一样,拂过春天的田野。’因此,老师,我认为书比电影要好。”

再例如观看《狼牙山五壮士》后——

“我觉得电影更好,因为电影的英雄人物刻画非常成功,班长马宝玉说话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我仿佛回到了1941年,经历了一场悲壮的战争,最后结尾五位英雄相继往悬崖下跳,惊天动地的口号响彻天地,我的泪水流下来了……”

再例如《城南旧事》(图2),有的同学这样发言:“电影跟林海音的小说都很美,可是,我发现电影只拍摄了《惠安馆》《我们看海去》《爸爸的花儿落了》三个小故事,而《驴打滚》《兰姨娘》这两个故事没有拍出来,好可惜!”

“我更喜欢书的结尾,电影是英子目送宋妈坐驴车离去,而书的结尾是英子知道父亲去世了,暗自鼓励自己,是小小的大人了,还有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我觉得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通过辩论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学生也悟到文字的语言表达之妙。

武凤霞老师曾提出“深度思维”,认为学生的“真成长”不仅仅是学科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真阅读”不仅仅是读了多少本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具有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而独立自主阅读能力取决于学生是否有阅读兴趣,是否会产生阅读思维,是否能建立好阅读自信。在提倡海量阅读、群文阅读等倾向于横向阅读的同时,“文·习·影”三融合的深度阅读模式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文学素养火花,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思维,养成了正确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草房子英子原著
读原著学英语(三)
漂流瓶
拔牙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独臂作家之死
想飞的草房子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爱着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