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写话三宝”的运用

2020-01-10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课标课外阅读教材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 缪 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如下: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低年级写话教学要紧紧运用“写话三宝”,即:“趣”“实”“小”。

一、“趣”

把“趣”字当作第一大法宝,应该不会有人质疑。但是,要让“趣”的法力最大化地发挥作用,需要兼顾四趣:内容妙趣、课堂童趣、激励新趣、审美情趣。

(一)内容妙趣

在教材之外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补充:玩绘本、玩童诗、写生活、玩对子。笔者曾执教了一节《一起来玩儿童诗——数字篇》的二年级写话课,短短40分钟,学生呈现出了惊人的创作能力,佳作迭出。如:《0和1》:0和1比赛击剑,1被打败了,他不服气地喊:“你怎么可以拿着盾牌?”妙不可言的想象,令人拍案叫绝。《数字0》:屋外有个蛋,是母鸡下的鸡蛋;屋内有个蛋,是妈妈煮的鸭蛋。一不小心,妈妈把蛋摔碎了。“妈妈!没关系,我的书包里还有个零蛋!”读完令人忍俊不禁。教童诗的目的不是培养诗人,而是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带给学生。通过学习,学生高品位的语言味蕾渐渐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日益滋长。语文表达能力和审美生命一同生长,语文核心素养提倡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也得到提升了。“写生活”也至关重要。离开生活,一切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小小的趣事。在花坛里看见一只蜗牛、同学讲了一个笑话、体育课上一个活动、春天种下一株小树、买了一个玩具、不小心干了件傻事……都可以给学生带来多么大的快乐。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从生活小事中练习写话既能让他们乐于表达,又能让他们更热爱生活。我校一直都在使用一本叫《童言童语》的小册子,教师引导学生留心生活里的各种小事,自由地记录下来,可写可画,可口头叙述家长代笔,自由装饰,学生渐渐在自己真实的表达中真实地成长。“玩对子”。也是我本人以及非常多的学生喜欢的内容。苏教版的教材是在四上《春联》这课中及之后的实践活动中隆重推出春联的学习。我曾用《笠》中较通俗的句子给一年级的学生编排过诵读节目。我们听“对子故事”、赏古代佳对。每次,总有学生跃跃欲试:“老师,你也出一个给我们对一下吧。”对子堪称我们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精华,凝炼的字词背后充满着无穷的意境。

(二)课堂童趣

顾名思义,课堂上需要设计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点子,如创设情境、猜谜、比赛等。

(三)激励新趣

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是写作的初始,极其需要教师的呵护。教师务必用一颗宽容的心悦纳每一句幼稚的童言。除了口头上的鼓励,主要还可以有“积分进级”与“高峰体验”这两种类别的激励法。“积分进级”可以激励所有人,尤其是学得慢的。学生的每一次努力,都可以得到积分,根据一个标准向上进级。比如:累积十颗星进一级。无论进级快还是慢,都没有关系。只要和自己的昨天比,前进了,就值得庆祝,将会领到相应的奖品。“高峰体验”则可以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成功快感,从而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于写作而言,最高级别的成功体验莫过于发表文章。我发现凡是有过文章发表经历的学生,都会一直对写作保持自信与热情。办“班级小报”、发予稿费,是非常有效的。只有时时出新招,招招吸引人,才能让学生对写话“想说爱你也容易”。

(四)审美情趣

《语文核心素养》提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指导学生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在低年级的写话指导中,教师自身首先要有高雅的语言修养,在指导中更要有这样的意识,才会更珍视属于学生的性灵语言,用心呵护美丽的童真,为学生的童年打下诗意的底色。

二、“实”

(一)课堂落实

这里的课堂主要指阅读课。写话能力并不是只靠“写话课”来培养。《课标》中有这样一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这个阅读首先一定是课文阅读、课内阅读。写话与阅读正如手心与手背的关系,绝不可能截然分开。“指向表达”的阅读课,更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落实好语言训练点。要落实这一点,最关键的是应该很好地解读教材,抓准重点、难点,简简单单教语文,做语文该做的事,做到一课一得,充分实践。

(二)积累夯实

课标这句“阅读中学到的词语”绝不是仅仅针对教材,还有更广阔的天地,那就是课外阅读。有课外阅读的“厚积”,才会有写话时的“薄发”。《课标》在课外阅读方面对低年级的要求是: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教师务必巧用心思引导学生夯实积累。学生的阅读起点参差不齐,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为他们推荐最适合的书籍。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绘本、儿童作家写的儿童小说……都是不错的选择。课外阅读教师不能只布置不指导,课外阅读还需课内指导。我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也做过很多探索,如:班级读书会、亲子共读指导课、读前指导课、读后分享课、读书交流会、《阅读存折》的使用、书香家庭、阅读富翁、书香少年的评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授予学生阅读方法,学生积累夯实了,无异于得到了写话的“法宝”。

三、“小”

“小”即:步子迈小。有些人认为应该是追求高效课堂、大步前进。但,恰恰相反,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写话教学的起始阶段就像学钢琴的起步阶段要慢练一样,步子恰恰要迈小,磨刀不误砍柴工。苏教版的教材第一次出现写话是在二年级上册,虽然是几句话,但不应该是干巴巴的话,应该尽量写得美一些。那么这之前是不是少了什么呢?写好几句话之前,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写好一句话”的过程呢?在写话的起始阶段,“写好一句话”才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是通过一次次前往最近发展区建构起学习能力。如果在教材出现这样的写话要求之前,给他一把写好一句话的梯子,会更有助于他们写话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可以进行口头编故事的实验研究。制约1~3年级学生写话的其中一大因素是写字能力的滞后,因此,让学生口头编故事,录下来保存,这种减小难度的做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

课标课外阅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