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巧妙渗透研究

2020-01-10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教学研究室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优秀品质石灰诸葛亮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教学研究室 李 群

我国是具有数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优秀的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分散在教材当中。语文教学需要兼顾基础知识以及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等教育,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使教学内容更具深度,提升课堂实效,进而完成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重任。

一、语文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健全知识体系

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长期发展,逐渐演变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以古典名著、唐诗宋词等为代表,同时,还包括大量的国学文化。深入解读教学过程,可引领学生掌握其中的文化内涵,领略我国语言的文化美和意境美。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接触的文化形式越来越多,可开阔视野,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传统文化中,和道德观念相关的内容较多,结合阅读内容适当融入,对于小学生三观的塑造可起到良性影响,提升小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形成优秀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以诗词为载体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古典诗词韵律美、意境美、内容丰富,是不同时代历史和文化的缩影。诗词文化也是我国古典文化的艺术宝库,教师可借助诗词渗透文化。如:在讲解《石灰吟》这首古诗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奉献精神,我引导学生体会诗情环节,重点指出“千锤万击”“粉身碎骨”以及“烈火焚烧”等词汇,引起学生联想,使其感受石灰生产过程需要经历重重的困难。之后,为丰富教学内容,将石灰制造整个流程向学生进行简要介绍,“石灰也称石灰石,其成分与大理石相同,将其置于窑中和焦炭进行混合,之后煅烧,才能生成。在烈火焚烧之后,石灰石成分改变,变成雪白色、坚硬的石块。但是将生石灰投入水中,水会‘沸腾’,此时变成了粉末状的熟石灰。将熟石灰和水进行混合,可粉刷墙壁。”通过讲解石灰生产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石灰不但有洁净的外观,更有着不畏牺牲以及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以崇敬之心学习此首古诗。同时,为深化学生对作者于谦的了解,可向学生介绍于谦观看石灰锻造过程之后,发奋苦读、走上仕途、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关心百姓等优秀品质,感受这首古诗当中使用的“托物言志”手法。并通过“只留清白”体会石灰的奉献精神,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石灰的品质与精神。在教师的启迪下,以古诗为载体,可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将石灰品质与精神刻印在学生心中。

(二)以名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是通过小说的方法展开叙事的,其中富含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对文化的流传有着深远影响。小说当中介绍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军事和经济现状等,可视为文化的缩影,是学生积累文化知识的宝贵财富。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源自《三国演义》,通过事件整个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借箭”过程中胆识过人、智慧超群。可将其和周瑜人物形象进行对比,渗透品德文化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足智多谋的优秀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多媒体,使用动画展示草船借箭的过程,激发学生对于名著内容的学习兴趣。之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理清文章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明确思路。学生阅读之后可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周瑜建议诸葛亮造箭;第二,诸葛亮着手准备造箭;第三,诸葛亮“借箭”过程;第四,诸葛亮成功“借箭”。

之后提出问题“诸葛亮为何能够成功借箭?”让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深入体会。为学习诸葛亮的人物特点,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优秀品质?”讨论之后,学生可以知晓,诸葛亮精通气象和天文,预测出江面上会弥漫大雾,断定曹操不会轻易派出弓箭手。同时,面对鲁肃的疑问,诸葛亮也是胸有成竹,他对曹操的性格了如指掌,知其用兵谨慎,在未明确虚实的前提下,绝不会轻易动手,可见诸葛亮还深知人心。最后,天亮了但是大雾还未完全散去,但是,船在顺水和顺风的环境下,行驶二十余里,曹操难以追上,可见诸葛亮还深知地理。通过这个名著故事的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思路,使其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特点展开深入分析,更好地对其“神机妙算”进行感悟。

(三)以故事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中,阅读内容包含寓言、神话和历史等多种故事类型。这些故事语言简洁,对人物的刻画十分传神,其中蕴含着诙谐的寓意以及典型的人物形象。向学生讲解其中的文化知识,可净化其心灵,使其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经典的文化。

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等都是我国经典神话故事。其中《盘古开天地》讲述了人类祖先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美丽宇宙,需引导学生体会其奉献精神;《女娲补天》当中主要描述了女娲为拯救人类,敢于冒险、不畏险阻以及乐于奉献等精神,最终成功将天“补”好,让学生在阅读神话故事的同时,感受其中人物魅力;《夸父追日》这篇文章当中,使用“拿起”“迈开”“俯下”等词汇描述夸父追日的整个过程,教学过程可通过交流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夸父舍己为人、敢于拼搏以及自我奉献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以神话故事作为奉献文化渗透的载体,引领小学生学习优秀文化,领悟其中精髓,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寓言故事当中富含大量哲理,可利用寓言教学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如:《纪昌学射》当中,纪昌的师傅飞卫为其讲解射箭要领时,要求其“不眨眼盯住目标”,并将“小事物放大”就可百发百中。纪昌学习过程刻苦认真,最终学有所成。《扁鹊治病》当中,通过扁鹊多次指出蔡桓公的病症,可以看出其医术高明以及医德高尚。但是,对比来看,蔡桓公的性格过于刚愎自用、讳疾忌医,最终病情日益加重。通过上述两则寓言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纪昌的优秀品质,在学习过程中练习好基本功,知识和本领才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通过教学将传统文化和故事内容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三、结语

总之,结合语文阅读内容,将传统文化高效渗透课堂当中,以诗词、名著、故事等为载体,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找到语文课堂和文化之间的融合点,对于小学生文化思维的形成以及良好品质的养成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优秀品质石灰诸葛亮
卓有成就的他们
暮春壁秀映石灰
用奉献缔造服务 展现共产党员优秀品质——访巩义市住建局办公室主任张磊
不同有效成分的石灰消毒防病效果的比较试验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喂鸡求学
浅谈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高浓度高气压在烧结用石灰气力输送中的应用
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在公司的应用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