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0-01-10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传统教学模式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王 超

一、传统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尚未达到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所优秀的学校,一定是依靠一流的教学质量搭建起来的,而要想有一流的教学质量,那么顶尖的教师团队则是必不可少的。认清这一基本理念然后将目光放长远,建设、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重中之重,其重要程度甚至远超教育方面的硬件要求。我国教师队伍整体来说还是年轻人居多,年轻教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磨炼课堂教学的完成度上;而少数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虽然比年轻教师更有教学经验,但也尚未升华到更高的层次,成为教师行业的标杆,因此各专业、各学科就存在一个共同的尴尬现象——缺乏骨干教师。要想完成教育教学改革,那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教师对于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更专注于教学工作。

(二)旧的教育教学体系无法适应改革创新形势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课程结构、教学渠道,都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甚至会限制学生个性发展。那么为了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就要求教师打破旧有的教育教学框架。如果教师团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一直在传统的水平上打转,那么教育教学改革就无从谈起。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摸索实践出新的教学体系、方法,是必须克服的难题。

(三)教育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将知识整个“打包”好,然后再一股脑灌输给学生。因材施教更多只是美好的口号,现实教育教学中基本实现不了,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激发与培养。究其根本:一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落后。我国旧有的传统教育思想更重视知识的储备量与覆盖面,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传授现有的知识为主,侧重点是对固有知识的传承而非开拓创新。如果不彻底改变这种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只会变成一句口号。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只会被甩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新形势后面,落后于其他国家。二是教学内容刻板重复。传统的教学内容中,很多知识都是停滞不前的,照本宣科地传授既不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无法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更别说反映社会现实情况了,这样的刻板教学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看来,简直毫无意义。

二、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能适应形势发展的教师队伍

一支富有教学经验、精益求精、锐意进取且能够适应新形势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有利保证,也是一所优秀的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素质、教学水平等对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实现加强教师队伍教育水平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鼓励教师提升个人学历,受教育的高度可以开阔一个人的思维广度,并且积淀学识深度,这对适应新形势非常有利,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快速地接受新生事物,不至于被束缚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与高速发展的社会脱节。继续教育也有助于教师更从容地面对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因为教师本身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教育改革的意义和趋势。为了应对教师团队中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相对比较薄弱这种“断层”现象,校方应想办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组织“新”教师与“老”教师互帮互助,“新”教师可以帮助“老”教师更快速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变动;“老”教师则将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新”教师,这样亦师亦友既能使整个教师团队更加友爱团结,也能加速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脚步,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教育教学改革给教师日常授课带来的影响。推行“新老教师互帮互带”、启动“名师工程”,大力提倡教师不断精进自身业务水平,培养越来越多的名师与学科带头人,从而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良性循环。

(二)联系新形势下的科技发展,打造高科技课堂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教师可以善用这一点,将日常课堂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高科技课堂,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使知识的讲授不再拘泥于枯燥乏味的书本,而是通过互联网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以知识为桥梁,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世界中。拓宽知识渠道的来源,让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框架,在互联网的帮助下,知识结构、课程模式不再受限。比如各学校开始广泛应用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就打破了日常教学课堂在时间、空间上的束缚。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丰富教学方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打造高科技课堂。

(三)以人为本,打造实质重于形式的全新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则更多以学生为主,将课堂的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将侧重点放到把控课堂节奏上。这样一来,日常课堂教学模式将不再是照本宣科的“填鸭教育”,学生从自身的学识程度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出发,以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切入,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同时,秉承着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日常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自然而然带动起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一举多得。课下教师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组建各种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活动。通过兴趣小组,以更有趣、放松的方式巩固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发挥和发展,为社会输出更为多元化的高新人才。

三、结语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顺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的机遇,克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重困难,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不断输送适应新形势的高新科技人才,才能保证国家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传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