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探讨
2020-01-10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阿阳中学惠霞霞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阿阳中学 惠霞霞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当结合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特点,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逐步提升历史教学水平。
一、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高效、真实,尤其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其具体表现为: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色彩、形状等要素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丰富,极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历史事件和历史场景真实地呈现给学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改善了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厌倦感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历史学习中;第二,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学生揭露真实的历史事件,而且可以延伸更多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的欲望,从而掌握自我探索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还能够培养学生针对同一历史事件多角度理解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第四,提升教师素质。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大量的历史信息,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图片、文字、音频以及视频等资源进行整合,以此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其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出具有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启发学生思维,引起联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导入,播放《清明上河图》配乐卷轴画,流动的画卷,古典雅致的音乐,画卷中各色人物、各种房屋建筑、茶肆酒楼、车马船只等,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盛景象和发达的商品经济,立即刻够把学生带入千年前的宋代当中。学生在情境的氛围和情感的渲染中,感知历史,激发情趣,紧接着一位位名人对宋代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宋朝的强烈兴趣。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法,以音频、动画的形式在声、色、形等多种信息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再展开教学,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结合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地位,因此制定的教学目标也侧重于历史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及文化素养的培养。而在信息化背景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关注教材知识的讲解,也要关注学生能否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历史知识能力,以及是否对历史文化中的道德品质与变革创新精神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目的。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与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究,并主动解决历史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创建网络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自由讨论和主动参与的空间,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内容进行充分讨论,从而获得良好的历史学习体验。
比如,在讲授《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可以在教学前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相关资料资源的查阅和获取,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并引导学生对日本侵华历史内容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学目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既能够弥补教材内容单一且证据不足的缺陷,也能够促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形成更加完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并促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资源的获取,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增加学生体验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单一的讲授,则会使枯燥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对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关的历史教学视频,然后通过视频播放使教材内容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此为学生营造出更加真实的历史学习氛围,从而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深化学生历史知识的记忆。例如,在教学《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时,如果只是依靠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口述,学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也难以理解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幅现代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图片(如联合收割机收获场面)和一幅原始农耕的图片(如刀耕火种),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比较两幅图的耕作方式,将学生带入原始农耕时代。然后播放关于原始农耕生活中房屋建筑以及种植技术的视频,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体会祖国原始先民创造原始农耕文化的艰苦条件,对祖先为物质与精神文明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产生敬仰之情。
(四)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重难点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将教学内容整合,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还可以弥补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较多也较复杂,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消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并且注重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做到主次分明,以此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历史知识。
(五)延伸历史教学,扩展学生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因为课本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有必要通过信息技术将课内外知识有机整合,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
三、结语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教师首先需要明确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辅助作用,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