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培育策略

2020-01-10何淑念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价值观育人

何淑念

(星海音乐学院 艺术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 文化艺术历来是价值观孕育生成的沃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对社会风气的转移、引导功效尤为显著。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 因此,必须加强艺术院校尤其是音乐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升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促使其表演、创作具有时代主旋律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精品,形成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进而有效引导全社会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

了解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前提。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向表演类、创作制作类和理论研究类三类专业学生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样本771 份。在全部调查对象中,男生251 人,占32.56%,女生520 人,占67.44%;党员8 人,占1.04%,预 备 党 员43 人, 占5.58%, 团 员541 人, 占70.17%,群众179人,占23.21%;大一年级学生340人,占44.10%,大二年级学生262 人,占33.98%,大三年级学生129 人,占16.73%,大四年级学生40 人,占5.19%。调查对象基本涵盖学校各个层面的学生,调查结果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艺术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高,但尚需进一步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示“非常了解” 的占19.97%,“了解” 的占68.09%,“不太了解”的占10.12%,“完全不了解”的占1.82%。在全部调查对象中,“了解” 及“非常了解” 的共占88.06%,表明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还是较高的,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表示“不太了解” 的占比仍略显较高,而且还有极少数大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认知来看,了解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内容的占98.05%,了解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内容的占89.36%,了解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内容的占90.40%,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认知要高于对社会和对个人层面的认知,作为大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认知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高,但学生的价值取向仍需引导

艺术院校大学生对于国家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秉持正确积极的态度。结果显示,有92.61% 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每个人密切相关,需倡导更需践行”,但也有5.06% 的学生认为“这是少数人讨论的问题,与我无关”,有2.33% 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对于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内容,93.52% 的学生认同爱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很重要,95.33% 的学生认同学习工作中敬业很重要,97.53% 的学生认同日常学习生活中诚信很重要,97.02% 的学生认同人与人交往中友善很重要。认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重要或不清楚的虽占比不大,但仍有存在,令人担忧。关于“作为当代大学生你认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该项为多项选择)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1.97% 的学生选择“人格是否高尚”,有75.36% 的学生选择“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有55.77% 的学生选择“是否有自己的事业”,还有38.52% 的学生选择“生活是否舒适”,有18.55% 的学生选择“社会名望的高低”,有11.54%的学生选择“权利的大小”。可见,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化、享乐主义现象,仍需多加教育和引导。

(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偏低,仍需改善

认知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认同是重要过程和必由之路,践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达到的终极目标。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达到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思想认知和情感认同,最后再转化为外在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行动自觉,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如果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和认同度高,但践行度低,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真正入脑入心,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关于“校园中有哪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 的调查结果显示(该项为多项选择),选择“考试作弊” 的仅占76.26%,选择“ 迟到旷课” 的占70.17%, 选择“ 不尊重他人” 的占89.88%,选择“言语举止不文明” 的占86.38%。很显然,考试作弊、迟到旷课、不尊重他人、言语举止不文明等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截然相反的,但相对较低的选择占比与前述较高的认知和认同度存在一定的冲突。本研究对某课堂连续半年的考勤结果进行统计汇总,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旷课率14.82%,平均迟到率超过50%,由此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业还远达不到敬业的要求。另外,对多场校园招聘中学生参与情况的调查显示,招聘面试当天学生实际到场人数仅占报名人数20% 左右,学生如此低的诚信度令不少招聘单位大失所望。可见,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状况急需改善。

二、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策略

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要在加强针对性和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要贴近艺术院校办学特色,贴近艺术生认知行为特点,贴近艺术生活实际。同时,积极探索构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教育、践行、制度、执行、监督、评价等机制的良性运行,推动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树立“三全育人” 理念,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艺术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贯彻“三全育人” 理念,推动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第一,坚持全员育人。各级领导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贯穿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并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岗位上的所有教师要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特别是要重视发挥艺术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艺术院校,艺术专业教师与艺术生之间“师徒制” 的学缘特点,使得艺术专业教师对学生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艺术专业教师对艺术生的价值取向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问题“您认为以下人员中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人员依次是?” 的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学校领导、院系领导、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可见专业课教师比辅导员、班主任的影响还要大。因此,各级领导、全体教职员工要率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推动者和模范践行者,用高尚的品格和优良作风去引领和感染学生。第二,坚持全过程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层层推进,久久为功,要涵盖大学期间的每个阶段,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第三,坚持全方位育人。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网络育人体系,尤其是要积极应对日益盛行的自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通过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打造“微平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二)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第一,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构建“思政+ 艺术”教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艺术院校要上好这门关键课程,把思政课程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积极探索建立“思政+ 艺术” 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经典艺术资源,提升思政和艺术的黏合度,实现艺术和思政深度融合,使思政课堂贴近艺术生、贴近艺术生活,体现亲和力和针对性。第二,发掘艺术课程的思政价值,探索“艺术+ 思政” 新路径。艺术专业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度、积极性和参与度要高于思政课程,艺术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教育教学中深度挖掘艺术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呈现。艺术专业教师要把传道和授艺结合起来,以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时代性,在艺术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第三,推动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艺术院校要积极构建“大思政” 育人格局,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各类课程多元主体参与,建立制度保障,有效整合课程资源等,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机制保障[1]。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向导,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作为两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在同一个文化场域中势必会发生功能上的相互作用,两者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契合[2]。问题“您认为学校开展的以下活动对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作用最大的前三项”的调查结果为校园文化活动(如升国旗活动、名家名作朗诵比赛、诚信教育月活动、学风建设月活动,平均综合得分3.97)、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均综合得分3.88)、志愿服务活动(如艺术进社区、暑期“三下乡” 活动等,平均综合得分2.62)。因此,艺术院校要特别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发挥硬件环境建设、文体娱乐活动和规章制度的引领、熏陶和约束作用,使大学生在校园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2 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问题“您认为以下校园文化活动中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前三类” 的调查结果为“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音乐会”(平均综合得分6.49)、“每周升国旗活动”(平均综合得分4.31)、“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创作活动”(平均综合得分3.8)。显然,艺术院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一定要贴近艺术生特点,贴近艺术专业实际。

(四)构建社会实践育人平台,发挥艺术实践育人功能

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相对于系统的理论学习,艺术专业大学生更易于参与直观的社会实践活动。问题“您认为学校开展的以下活动对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作用最大的前三项” 的调查结果表明,“志愿服务活动” 位列“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 之后,排在第三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不断提升思想认识,锻炼优良品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作出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艺术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重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同时把艺术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即发挥艺术实践的育人作用。第一,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合作,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文艺具有凝聚精神力量、展示团队形象的作用,当前社会上各行各业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而且艺术院校本身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艺术院校要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合作,共建艺术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歌曲创作、惠民演出、艺术指导、音乐普及教育、音乐治疗等活动,在艺术实践中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引导他们自觉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加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也是艺术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艺术院校要制定实践育人管理规定,提供制度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物质保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实践活动长期有效开展,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艺术教育双提升的效果。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