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教融合”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以工艺美术专业与基金项目结合为例

2020-01-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阿昌族科教融合科教

(武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0 引言

项目化教学理念的提出与实施和建设应用型高校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科教融合”项目化教学,就是尝试把具体的基金项目及项目的延伸内容带入各个专业课堂教学中,通过解决真实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积累行业经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性很强,“关于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中关键性淬火技术的基础研究”作为基金项目载体纳入课程体系,学生可通过经历一个完整的项目,获得系统性学习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直接以基金项目任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以“关于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中关键性淬火技术的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任务作为导向的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教学,需结合基金项目中相关文化与工艺,创建相关的实验室和实验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实验、实践教学。同时,课程实践学习环节要和项目各个环节实践相结合。

1.1 探索式实验室教学

在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任务驱动模式基础上实施项目教学模式,这就强调课程中实际动手进行工艺制作学习的必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设备。每个工艺环节对应相应的设备操作,在一系列设备操作中完成对工艺制作流程的系统学习。常规式实验教学,通常为课程方案中既定的教学案例,知识结构学习具有普遍性。真实的“科教融合”项目化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发挥能动性,主动寻找、研究项目与课程间的关系。教师需要一边研究,一边将项目中有教学价值的相关技术经验转化为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新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以“关于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中关键性淬火技术的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为例,在实验室教学中需要学习和研究户撒刀锻制技艺完成步骤,包括选料、炼料,锻打、修磨,饰叶、淬火,做柄、做鞘、制带、组装等的观察学习和记录研究,以及手工工艺的有关项目完成探索过程,特别是对基础性淬火技术的探索式研究及实验。工艺美术专业实验室的教学以“探索式”为原则。探索式,主要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研究基金项目中制作工艺、制作目的进行探索式教学。

1.2 课程知识点覆盖到位

收集分析前期准备的历史文献、实地考察参与、访谈等内容,结合工艺美术相关实验课程,完成实验室尝试,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掌握户撒刀的锻制技法,特别是研究总结淬火技术的关键点,并通过反复尝试、摸索找出淬火技术的规律及注意点,以提升户撒刀的生产效率,也尝试攻克淬火技术不好掌握这一道难题,完成技术的基础性研究。调动学生利用实验室资源,对户撒刀的选料、炼料进行材料实验,得到相关实验数据后,在实验室中按相关工艺工序将项目任务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任务中。如锻打、修磨,饰叶、淬火,做柄、做鞘、制带、组装等。最后,各项任务进行汇总。完成项目的同时也将课程知识点覆盖到位,促进学生在的项目化教学中多出成果。

2 与基金项目相关课程的教学环节建设

以“关于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中关键性淬火技术的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为例,其中除了学习和研究户撒刀锻制技艺完成步骤,包括选料、炼料,锻打、修磨,饰叶、淬火,做柄、做鞘、制带、组装以外,还有研究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的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户撒刀产业的影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影响等等。比如户撒刀产业,包括传统家庭作坊生产模式、现代的流水线网络销售模式以及户撒刀品牌的树立及维护,这些可以与工艺美术专业的中国传统艺术考察、工艺美术品包装与展示、品牌创意设计等课程结合起来,给这些课程提供项目化教学支持;户撒刀的装饰纹样,包括传统户撒刀装饰纹样的研究和饰叶、柄、鞘、制带不同部位的纹样运用研究及制作,可以与工艺美术专业的形态语义与空间构成、设计图学、装饰绘画、白描、手绘表现技法、创意方法与流程等课程结合起来,通过这些课程完善和研究户撒刀装饰纹样;还有户撒刀的文化地位,包括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户撒刀拥有的扶持政策以及户撒刀的传承及发展问题,可以与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非遗项目实验课等课程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化教学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完成实战。

形成有特色的“科教融合”项目化教学环节设定,在前期依靠“科教融合”工艺美术文化资源,通过高校课堂为平台,校企合作,调动资源,学习精髓,转化技艺,最后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后期,“科教融合”可进行延申,国内、国际上与专业相关的工艺美术资源经过论证,形成合适的项目化教学项目补充完善人才培养。

3 校外合作企业实习基地教学

“科教融合”项目任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除了在校内进行外,开展校外合作企业实习基地教学也是必要的。可以比较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与湖北地区其他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情况及其社会文化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比较国境线两边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情况,对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情况与湖北地区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重点比较其发挥国家认同与对外文化传播作用。武汉学院校外工艺美术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选择与相关湖北地方传统工艺美术企业与传承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荆楚传统文化资源,然后结合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为学生更好地获“科教融合”项目化教学探寻合适学习环境。

例如湖北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院,是一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产品开发的大型企业。传承院涵盖有众多内的荆楚地区传统工艺项目,其中又分若干工作坊,最出名的项目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式漆器制作工艺。该工作坊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邹德香父子主持,坊内空间较大,设备设施齐全,各工艺环节有专门技术工人操作。工作坊除了接受漆器类礼品订单的生产,还肩负培养楚式漆器制作人才的教育任务。每年开设培训班为在校学生、漆器从业人员、艺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培训。

选择符合专业教学特点的工艺美术实习基地,在真实的行业中提升“科教融合”项目化教学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腊撒村新寨为主要实习点,依据具体研究问题,如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芒旦的走铜工艺、瑞丽户撒刀的销售问题,有选择性地对户撒其他地区、腾冲、瑞丽等地进行调研,不断思考探索学校与工艺美术群体的合作模式,逐步推进本专业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4 结语

工艺美术专业在教学中可利用区位优势,将“科教融合”的思想结合工艺美术资源引入实践教学中。并以此为契机,一方面开展特色师资建设,另一方面发掘“科教融合”项目化教学的优势潜力,积极构建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新模式,开创校企合作的学习评价体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注重传统工艺传承与多类学科、新科技媒介有机结合,不仅对高校工艺美术教学具有现实意义,也对推动区域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阿昌族科教融合科教
《科教导刊》征稿函
阿昌族的幸福跨越路
——对话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会会长曹先强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龙陵县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传承和保护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对“学术立校”大学价值追求的当代反思
从阿昌族语言活力看“活袍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