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相变过程为例探讨物理化学课程的可逆过程

2020-01-09林洁丽蔡奕淳张方彬卜进硕陈露童吴炜明

云南化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热力学序号公式

林洁丽* ,蔡奕淳,张方彬,卜进硕,陈露童,吴炜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528000)

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1],跨越的学科包括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学、胶体化学等,平衡状态包括单纯变化的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内容错综复杂,短时间内很难分辨各种定律和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方法。化学热力学涉及的计算公式繁多,适用条件也不尽相同,有的只满足于可逆过程,有的只适用于理想气体。本文通过相变过程介绍可逆过程特点。

1 可逆过程的特点

将推动力无限小、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在无限接近平衡条件下进行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2]。具体是:热力学系统由某一状态出发,经某一过程到另一状态后,如果存在另一过程,它能使系统和外界完全复原,则原来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反之称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是热力学系统在状态变化时经历的一种理想过程。热力学函数焓、熵、吉布斯函数属于状态函数,只跟始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要计算它们在实际过程的变化值时,可通过设计可逆过程来计算,这就是状态函数法。系统熵变等于热温商的过程必为可逆过程。

2 不可逆相变化过程案例分析

相变化是典型的一种物理变化,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包括可逆相变和不可逆相变。凡是在非正常相变点下进行的相变称为不可逆相变,其类型比较多,例如:过冷水凝固、液体向真空蒸发等,该过程热力学函数变的计算常通过设计可逆过程来求结果。该方法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学生不熟悉公式的应用条件时就很容易出错。下面以过冷水变冰的相变过程为例,将学生的理解过程展现出来,经师生共同讨论找出正确思路。

2.1 题目

选择教材[2]的习题3.37 作为讨论题目:

首先我们将计算ΔS、ΔG 可能要用到的公式以及适用条件列举在表1 中。

2.2 确认不可逆相变过程

有些学生认为:的过冷水变成同温同压下的冰的过程本身是可逆的,认为该过程主要表现为水蒸气从气压变到气压的一个可逆过程,不需要设计多余的其它过程,计算如图1 所示。师生讨论时学生仍坚持属于可逆过程,并给出证明,如图2 所示。

把图1、图2 展示给全部学生看时,基础较好的学生马上指出图2 证明的第一步是可逆过程下得出的等式,整个证明过程等同于事先已经假设是可逆过程,所以必然有结论ΔS=Qp/T。这是循环论证,因此不成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1,找出不足的地方。学生很快发现:采用表1 序号4 公式计算ΔS1时前提是系统的始态和终态都是理想气体(水蒸气),忽略了凝聚态变化过程,属于考虑不够全面;采用表1 序号6 公式和题给的比凝固焓计算时也是默认是可逆相变。因此图1 的解题虽得到正确答案,但没有遵守公式的适用条件,如果没有比较讨论就不容易发现图1 的纰漏。显然要设计可逆过程。

表1 计算热力学状态函数变值、的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图1 认为是可逆相变的解题过程

图2 认为是可逆相变的证明过程

2.3 可逆过程的设计方案一

有的学生设计如图3 所示的可逆过程,根据图3,得出计算公式:

图3 三步可逆过程的设计

利用教材[2]的例题3.4.5 给定的基础热化学数据得到水在时的凝固焓为(273.15K,101.325kPa) =-6008J·mol-1,水和冰的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CP,m(H2O,l)=75.3J·K-1·mol-1,CP,m(H2O,s)=37.6J·K-1·mol-1,代进公式(1)得到熵变,详细计算如图4 所示。

图3 的设计过程没有科学错误,计算使用基础热化学数据时忽略了常压的条件,而且没有使用题目给的条件。从培养创造性能力来说,教师先要肯定和鼓励这样的思维设计,不能否认学生的做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尽量围绕题给条件,比如已知下水和冰的饱和蒸汽压,考虑设计与水蒸汽有关的相变过程,又已知始终态的焓变,过程不必标记焓变,而标记吉布斯函数变。

2.4 可逆过程的设计方案二

学生经提醒用已知条件解决问题后,设计了如图5 所示的可逆过程,计算过程如表2 所示。表2 中求ΔS 主要用表1 序号6 公式及热力学第一定律ΔS=Q+W,求ΔG 用表1 序号7 公式。

将水和冰的密度以及其它物理量数据代进表2 的各等式得到:

图4 三步可逆过程的解题过程

图5 五步可逆过程的设计

表2 设计的五步可逆过程与状态函数变化值的计算关系

这个结论跟教材参考书的标准答案基本一致[3]。

2.5 小结

除了前面的分析,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注意到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关系式:

可见计算熵变ΔS 还可以直接由它与吉布斯函数变ΔG 的关系式(2)得到。最后再由大家证明-5℃时过冷水直接变冰的过程不是可逆过程。

由公式(2)得到:

3 结论

物理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公式多、内容枯燥的特点,由于学时受限,教学进度快,容易造成学生“听得懂,不会做”或思维受阻的局面。经过本文以不可逆相变过程为例,利用状态函数法,展示了如何设计可逆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公式的适用条件。

猜你喜欢

热力学序号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易混易错剖析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
活塞的静力学与热力学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