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γ-羧基谷氨酸的研究概述

2020-01-09梁佩芳

云南化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物体羧基凝血因子

梁佩芳

(开封大学医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1)

蛋白质作为所有生物体的功能体现者,在生命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蛋白质大致由20 种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包含多种功能基团,如氨基,羧基,巯基,烷基链,芳香环等。然而,这些基团数量和功能有限,不足以完成生物体内所有的生物学功能。为了能让蛋白质完成更加精确、多样的生物学功能,生物体会进行一些翻译后的修饰,如:羧基化,甲基化,乙酰化,羟基化等。通过这些修饰,可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实现蛋白质的新功能。

1 γ-羧基谷氨酸的形成机制

在生物体内,维生素K(Vitamin K)在谷氨酸羧化酶的作用下将L-谷氨酸(Glu)进一步羧基化获得Gla。Vitamin K 首先被还原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对苯二酚结构—氢醌型维生素K(Vitamin KH2)。在羧化过程中,Glu 羧化成为Gla,而Vitamin KH2转化为Vitamin K[1]。Gla 可以与钙离子等二价金属离子螯合,形成蛋白质的功能构象,发挥生理作用。如图1。

图1 Vitamin K 羧化Glu 为Gla

2 γ-羧基谷氨酸的分布与作用机制

γ-羧基谷氨酸(Gla)是羧基化修饰的一种非蛋白氨基酸,它比谷氨酸多一个羧基,Gla 最早于1974 年由Stenflo, Nelsestuen, Magnusson 分别独立发现。Gla 主要存在于凝血因子,一些哺乳动物的骨组织蛋白和芋螺毒素中。

2.1 凝血因子

有四种凝血因子(II, VII, IX, X)含有Gla 残基,凝血因子序列中包含和羧化酶相互作用的序列,称为γ-羧化识别序列(γ-CRS)。γ-CRS 通过酶进行翻译后的加工,将特定位点的Glu 羧化成为Gla。Gla 可以作为结合位点与钙离子结合,在依赖钙离子和活化磷脂的止血法中,这种结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些特定位点的Glu未被羧基化为Gla,凝血因子与钙离子的结合能力将会减弱,从而不能形成功能构象,影响凝血。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凝血的因素很多,比如体内缺乏Vitamin K,使用香豆素类药物华法林(Warfarin,一种Vitamin K 抑制剂)等。

2.2 骨钙素(OC)

又称骨γ-羧基谷氨酸蛋白,是一种体内含量最多的非胶原骨基质蛋白,由骨中的非增殖期成骨细胞特异合成并分泌。在1975 年和1976 年,科学家首次从动物体内的骨骼中分离鉴定出OC蛋白。通过对不同种类动物的研究,发现各种动物体内OC 具有很高的保守性,其序列一般由49-51 个氨基酸构成,第21、24、27 位为Gla 羧化位点。OC 蛋白的羧化是在翻译后修饰的,首先将OC 基因翻译成OC 原,OC 原去除前肽信号,此时肽链中的α-羧基谷氨酸经过羧化酶催化,转化为有活性的Gla,此过程涉及Vitamin K和Vitamin KH2的转换。当这些位点羧化为Gla后,Gla 可以与钙离子结合,结合后OC 第16~25位氨基酸残基将会形成紧密的α-螺旋,可使其中3 个Gla 残基突向同一方向排列,从而促进其与羟磷灰石(HA)结合,阻碍HA 结晶[2]。因为HA 结晶的形成反映生长软骨矿化的速度,故OC可抑制软骨矿化。因此血清中OC 含量可以反映骨细胞活性和骨转换的程度。骨更新率越快,OC值越高,反之越低。

羧化的OC 可以影响骨的形成与转化。最近的研究表明,未羧化的OC 也可以调节生理功能。1997 年,Ferron 研究发现,未经羧化的OC 对II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效果,它可促进胰岛细胞增殖,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2005 年,Cantatore 等以鸡胚绒毛尿囊膜为实验材料,证实了未羧化的OC 可以促进血管生成。2011 年,Oury 等研究表明,未羧化的OC也能影响雄性生殖能力,骨骼释放的OC 可控制睾酮水平,进而对雄性生殖能力造成影响。

2.3 芋螺毒素

一些芋螺毒素(conotoxins)中也含有Gla,芋螺毒素存在于芋螺毒液中。芋螺毒液是最古老的海洋物种之一—芋螺捕食或防御时分泌的毒液。芋螺毒素是很多单一肽组成的混合毒素,主要成分是一些多肽化合物。芋螺毒素对不同离子通道及神经受体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按其结构序列特征及二硫键骨架的不同,芋螺毒素可分为26 个超家族,每个超家族的成员都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它们具有共同的保守的二硫键连接方式,以及相同的高度保守的信号肽序列。根据每个超家族成员保守的半胱氨酸骨架及其药理学作用靶点,进一步可分为α、μ、ω、κ、δ、ψ、σ、ρ、γ、加压素、惊厥剂、睡眠肽等家族[3]。它们作用于不同的受体和离子通道,起着多种药理学作用。

芋螺睡眠肽(conantokin, con)是一类较特殊的芋螺毒素,芋螺睡眠肽序列中均富含Gla。芋螺睡眠肽具有镇痛催眠作用,实验证明,在实验鼠颅内注射芋螺睡眠肽后,实验鼠会呈现一种睡眠样状态。芋螺睡眠肽是选择性的NMDA 受体抑制剂,是目前唯一已知的抑制NMDA 受体的天然多肽,并对NMDA 受体的亚基具有很高的选择性。NMDA 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全称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个亚型,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类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MDA 受体参与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病理过程,如癫痫,中风等。相比作用于阿片受体的镇痛药物,作用于NMDA 受体的芋螺睡眠肽具有更大的开发价值。芋螺睡眠肽对受体的选择性较强,成瘾性低,副作用小。

3 结语

综上所述,非蛋白氨基酸Gla 虽然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在凝血因子,骨钙素,芋螺毒素中存在,并对形成这些蛋白质的功能构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物体内必不可少。

猜你喜欢

生物体羧基凝血因子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生物体的氧感受与适应
1例凝血因子Ⅻ缺乏症个案分析并文献复习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采用响应面模拟法优化过氧化氢提高腐殖酸羧基含量的反应条件
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
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生物体内营养物质转变》教学案例
表面羧基化对聚合物微气泡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