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法对中青年乳腺癌术后预后的影响

2020-01-09杨国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保乳术保乳根治

杨国清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同时伴随着年轻化的趋势[1]。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既往主要是采用乳腺改良根治术治疗,但该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物理性创伤和心理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改良根治术越来越难以满足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需要,因此保乳手术应运而生[2]。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原则是尽可能多的保留患者乳房的皮肤和组织,减少对患者乳房美观度的损伤,在此基础上切除病灶和淋巴结[3]。本次研究对本院行保乳术治疗、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5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的差别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各31例。保乳组,年龄30~58 岁,平均年龄(39.44±4.85)岁;肿瘤分期:Ⅰ期18例,Ⅱ期13例;肿瘤病例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9例;ER/EP 阳性25例。根治组,年龄37~59 岁,平均年龄(39.85±4.92)岁;肿瘤分期:Ⅰ期17例,Ⅱ期14例;肿瘤病例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9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1例;ER/EP 阳性2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对应的手术指征;(2)单发肿瘤,直径≤4 cm;(3)未见转移或转移后未融合;(4)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主要器官、组织功能严重障碍;(2)精神、认知障碍;(3)继发性乳腺癌。

1.2 方法

患者均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平卧位。

1.2.1 保乳组 保乳组保乳手术治疗。术前行病理检查,如为恶性则先切除肿块,再实施保乳手术。切口依据术前诊断而定,通常采用双切口,但外上限位置的可采用单切口。切除部位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或象限切除术,切除的部分距病变组织≥2 cm,对原发病灶广泛清除,淋巴结清扫范围:腋窝、外侧至背阔肌、上方至腋静脉、内侧至胸小肌深面[4]。将切除的病变组织送测,如病例学检测为阳性,再补切,阴性则放置引流。补切后如仍未阳性,则放弃保乳术行改良根治术切除[5]。术后予以患者抗生素抗感染,缝合切口后,加压包扎。

1.2.2 根治组 确诊后,根治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操作方法:作一纵梭形或者横梭形切口,然后切除范围距病变组织≥3 cm,清扫整个乳房、筋膜、胸肌,大面积清扫周边淋巴结。清扫完毕后,蒸馏水冲洗创面,术后放置引流管,予以抗生素抗感染。

1.2.3 术后治疗 依据患者的病理分期、组织分级、基因分型选择化疗方式或采用同步放化疗方式治疗治疗。化疗和放疗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对比患者的手术情况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

(2)对患者实施为期3个月以上的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的发生率。

(3)采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时间为术后3个月以上。SF-36 量表可分为角色受限、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等8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保乳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根治组,切口长度短于根治组,出血量小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发生率

保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转移、复发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生活质量评分

保乳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根治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既往治疗乳腺癌以切除整个乳房的改良根治术治疗为主,通过大面积的切除组织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但是大面积的切除不仅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医源性创伤,还会因乳房的切除导致心理负性情绪的聚积[7-8],尤其是中青年的女性患者,由此产生自卑、避世消极情绪的患者不在少数。负性情绪既影响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又影响到疾病的恢复,因此相关学者不断对乳腺癌进行探究,以期望发明治疗效果更理想的手术术式。

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发现大面积的切除病灶和清扫淋巴结并不一定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和转移率,还会因过大面积的切除造成额外的创伤,不仅对乳房外观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还会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9-10]。另外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术前诊断更为准确和详细,这些都为保乳术的实施奠定了条件[11-12]。保乳术可尽可能的保留乳房的大体外观,创伤小,女性的心理也更易接受,但是由于目前保乳手术的开展较少,我国许多医师对于采用保乳术还存在顾虑。

本次研究中,对行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保乳术治疗的患者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指标均优于采用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保乳术的手术切除、清扫范围更小,手术操作更为,所需切口更小,更少的创口还会术后恢复奠定基础,因而在上述手术指标的对比中,行保乳术治疗的患者更为理想。此外,本次研究还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行保乳术治疗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猜测这主要是因为保乳术的医源性创伤更小,因而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而复发、转移的发生率对比则无明显差异(P >0.05),再次表明手术的复发、转移与切除面积、清扫范围无较大的相关性,这与部分学者的观点一致[13],即更大范围的切除和切除并不会降低复发、转移,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其转移为跳跃式地通过血流扩散,采用大面积切除、清扫的意义不大[4-15]。本次研究还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保乳术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根治术患者,体现了更少切除,尽可能保留乳房能够更为被患者接受,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更少,生活质量相对应的提高。

表1 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1 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2 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发生率 [例(%)]

表3 SF-35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分,)

表3 SF-35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分,)

综上所述,符合保乳术指征的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其疗效与根治术相当,同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理想,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术式。

猜你喜欢

保乳术保乳根治
自贡市:多措并举 力促根治欠薪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日本:一招根治乱停车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
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根治融资难需要多方发力
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42例临床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