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在影像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2020-01-09朱江涛
朱江涛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对疾病进行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新兴科学,在诊断疾病方面,影像学是通过影像技术手段获得人体组织器官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信息,结合临床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诊断。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怎么短时间内在影像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每位影像科带教老师最为棘手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教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然后在整门课程进行到中段或结束后进行统一考试,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学科界限分明,之间缺乏联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缺乏横向思维,学生在临床推理、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以及表达能力方面往往较差。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将各门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使各学科相互渗透,培养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学生善于探索概括,具有较强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流能力[1]。本文主要研究PBL 教学模式在影像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2-4],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在影像科实习的100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 人。其中对照组男生28 人,女生22 人,平均年龄为(22.50±1.58)岁,实验组男生26 人,女生24 人,平均年龄(23.00±1.54)岁。
1.2 入选标准
纳入研究的标准:(1)所有参与研究的学生均对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等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所有参与的学生均来自医学影像专业且具有相似的教育背景;(3)所有参与研究的学生之前均未接触过PBL 教学模式;(4)本次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3 方法
由同一名老师带教,随机选取一组同一部位不同病症的影像图像,使用相同的书本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影像图像;然后,老师对该组图像进行分析、诊断以及鉴别,给出区分疾病类型的意见与方法;最后,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
实验组采用PBL 模式进行教学。该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以及小组总结[5]。首先由同一位老师带领学生针对选取的影像图像展开讨论,并提出问题,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生们给出建设性的假设;然后学生随机平均分组,收集资料,围绕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最后,各小组学生书写课堂总结报告,对选取的影像图像做出鉴别诊断,老师公布答案,进行分析解答,提出不同病症之间鉴别的重点和关键,并梳理整个知识体系脉络。
1.4 评价指标
本次实验研究中学生的成绩由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应用两个部分组成,专业理论知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临床实际应用主要考察学生的阅片能力[6],最后由带教老师结合各组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总结报告进行点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用P <0.05 来表示两组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进行打分(满分100),结果如表1 所示。两组专业成绩(理论知识和读片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学生的专业成绩对比(分,)
表1 两组学生的专业成绩对比(分,)
2.2 教学课堂氛围活跃度提高
在研究最后阶段,带教老师分别对两组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以及与人交流沟通能力三个方面,采用十分制的方式进行打分评价。结果如表2 所示。两组课堂氛围活跃度(积极性、参与度、沟通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两组学生的课堂氛围活跃度对比(分,)
表2 两组学生的课堂氛围活跃度对比(分,)
3 讨论
医学影像技术作为患者疾病诊断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其要求医生对专业知识和对影像图像细节鉴别都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影像科实习过程中对带教老师的要求也相当高,在临床实习带教中,不仅要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影像诊断过程中[7-9]。
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带教老师对病灶区域影像特征仅仅进行简单粗浅的讲解,这种“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留给学生阅片的时间较短,专业知识往往不能得到巩固,很难将专业知识和实际情况紧密的联系到一起。PBL 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教学模式,引进到影像科的实习带教中,一方面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以畅所欲言,积极地交流合作,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并且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在带教老师的谆谆诱导之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出来,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再加上,学生自己阅读文献资料,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在两周的对照实验研究后,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发现,PBL组的学生专业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后期,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实际读片比赛,学生扮演“准医生”的角色进行实际的病例研究,通过病例强化学生对感性知识的理解,比赛结果显示,PBL组的学生对影像细节掌握程度高,对相似病灶影像鉴别能力强,并且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主动发现新的问题。PBL 教学模式作为医学教育中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被引入到影像科的实习带教中,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选取病例影像为主导,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这种情景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但是,PBL 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科室较多,培养一名熟悉掌握PBL 教学方法的带教老师需要科室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且需要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舍得花精力编写案例[10-11]。另外,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自己查资料,挑选有价值的知识,最后做总结,这对于影像科的医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12]。因此,综上所述,想要在影像科顺利的实施PBL 教学方法并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需要医院、带教老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