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病一人全家科普防控

2020-01-09策划自我保健杂志编辑部

自我保健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断食糖友胰岛素

策划·《自我保健》杂志编辑部

组稿·查章维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有多达2.124亿人不知道已经患上糖尿病;2017年20~79岁之间的人群,大约有400万人死于糖尿病,相当于每8秒钟就有1人死亡。而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1.1亿人,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且患病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诊疗显得尤为迫切。

高女士的母亲在国庆节期间,突然头晕目眩、呕吐,去县医院检查,血压160/100毫米汞柱,应用降压药物控制后血压降下来了,但是依然头晕迷糊。在进一步检查时,发现高女士的母亲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正常。最终,医生说其母亲得的是“隐性糖尿病”。高女士十分不解,因为她母亲并没有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等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

肖新华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兼营养学组组长。参与编写多部学术专著,发表论文综述200 余篇,其中SCI 文章50 余篇。

宋利格

上海市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兼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骨质疏松学会委员、上海市内分泌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市糖尿病学会血糖监测学组成员。

伍佩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临床营养学博士、副主任技师,兼任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理事、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擅长糖尿病等患者的营养指导,发表论文数十篇。

“隐形糖尿病”的早期发现

“隐性糖尿病”并非一个医学专业术语,而是一种形象化叫法。所谓“隐性糖尿病”,就是指没有临床症状的糖尿病,往往处于糖尿病前期或早期。其实,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前10年左右,血糖水平已经不正常了。不过因为没有临床症状,所以不易被人们发现,往往是因其他原因偶然检查时才发现血糖升高,如高女士的母亲因头晕才被检测到血糖升高。所以人们称其为“隐性糖尿病”。

“隐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通常不会很高,患病时间不会太长,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但并不意味着患者毫无症状,只是这些症状太过隐匿,经常被人们忽略而已。“隐性糖尿病”有如下细微症状:

1在接近进餐的时间,正常人忍忍就没有了“饥饿感”,但“隐性糖尿病”患者会感到饥饿难耐。如果不立即吃点东西,会出现手抖、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

2高血糖会引起皮肤瘙痒,尤其是下肢部位,如患者抓挠,就会在胫前部位留下色素沉着。不过因为伤口可以自行痊愈,所以常被人们忽视。

3女性患者会出现阴道瘙痒,但因为部位较为私密,所以很多患者不愿就医而被忽视。不过即使做妇科检查也难以发现异常。因此,患者可根据这些症状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与甜食无必然联系

之所以说糖尿病与吃甜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因为我们首先需弄清楚一个概念,医学上的“糖”和我们平时所食的“糖”不完全等同。医学上的糖类,指碳水化合物,是生命体重要的营养素,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人们所说的“糖”是指具有甜味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是狭义的糖,它们是“简单糖”。食物的含糖量不能按其甜度来衡量,比如我们吃的米饭,虽没有甜味,但它是淀粉类食物,淀粉属于多糖,同样会让血糖升高,是“隐形甜食”。

食物进入人体后,糖类会被消化吸收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升高的血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代谢。正常人体内,血糖能在胰岛素的监督下进入组织细胞中被代谢、给人体提供能量,多余的则被储存起来成为脂肪,这样葡萄糖有了合理的去路,就能维持一个较平稳的水平。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为胰岛素量绝对不足(如胰岛β细胞破坏)或相对不足(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导致组织细胞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葡萄糖失去了去路,都囤积在血液中,血糖因此居高不下。

由此可见,糖尿病和吃糖类多少无因果联系,而是身体利用糖的功能出现了问题。但如果因长期摄取糖类过多造成肥胖,则患糖尿病的风险提高。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正确吃糖呢?专家提倡,糖友们吃的碳水化合物类应以五谷杂粮为主,如高粱、燕麦、玉米、各种豆子等,这些食物升糖指数低,且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长期食用可以起到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建议糖友们以粗杂粮适当替代精细碳水化合物,少喝白粥(粮食烹饪得越稀烂,升血糖越快)。

此外,糖果、糕点、巧克力、雪糕、果酱之类的食物,因其添加了大量的蔗糖加工而成,不利于血糖稳定且营养价值较低,糖友们应尽量避免。但糖尿病患者血糖容易波动,若出现低血糖时,可适量食用这类食物缓解症状,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分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以主1、2型糖尿病最多见,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1型糖尿病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的免疫细胞选择性攻击胰岛β细胞,造成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导致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除了遗传易感性、向心性肥胖,环境影响还可包括年龄、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化学毒物等。

从年龄来看,1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通常偏年轻,以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多见,但20岁以上的人也会得1型糖尿病。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及食品安全等问题,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有些患者十几岁就得了2型糖尿病,甚至有些几岁就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但通常情况下,患2型糖尿病的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50岁以上的人较少患1型糖尿病。

从患病症状来看,1型糖尿病通常是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起病而第一次就诊被发现;而2型糖尿病急性发病比较少见,通常是在体检中发现血糖升高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到医院就诊时发现血糖异常。1型糖尿病患者常因为“三多一少”症状发病,包括吃得多、尿得多、喝得多和体重减轻,甚至体形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初期症状不明显,体重多为超重、肥胖,有些还伴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疑惑:自己究竟需不需要打胰岛素,一旦打上胰岛素会不会产生依赖性,一辈子都戒不掉了?其实,1型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大区别。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很早就处于自身胰岛素绝对缺乏状态,属于胰岛素依赖型,口服降糖药通常效果不佳,只有注射胰岛素才能控制住高血糖、稳定病情。否则血糖一般难以控制,血糖控制差可引发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

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从被发现后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分析,如果病情较轻,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饮食加运动的血糖控制方案,效果不佳时再使用药物控制血糖;如果病情较重,已经出现胰岛素缺乏了,而且非胰岛素治疗的方案效果均不好、胰岛β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则需考虑进行胰岛素治疗。无论有没有进行胰岛素治疗,适量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都非常有益。对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体育运动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肥胖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同时可以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多凶险

据我国国家卫健委的最新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1.6%,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分为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仅为25.8%,治疗率低导致并发症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

例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目前我国视力严重损伤甚至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病率是7.6%,我国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目前已超过540万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视力正常的情况下,视网膜中央的黄斑区就已经被微血管包围,微血管将氧气输送给黄斑,并将废物运走。而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则可以损伤这些血管,并导致发生渗出。受损的血管会渗出液体和蛋白质,并积聚在黄斑周围区域,致使黄斑增厚、肿胀并受损,导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发生,严重损害视力。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有很大的隐蔽性,因为糖尿病和别的疾病不一样,它不疼不痒。有的病人虽然患上了糖尿病黄斑水肿,但自己并不知道,或者只有一只眼睛有水肿,另外一只没有,就不会太在意,从而造成水肿导致的危害。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视力受损时再去看医生,实际上已经很晚了。黄斑水肿最常见的发生年龄是患糖尿病10年以后,随着时间、病程的增加,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此外,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危险因素。约70%~80%的患者死于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临床上观察到,大血管病变常在糖尿病史10~15年时出现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某些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异常在糖尿病(主要是2型)人群中的发生率均高于相应的非糖尿病人群。

值得说明的是,血生化中的胆固醇检查已经成为体检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只适用于无合并症及危险因素的人群,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要根据危险分层来判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否达标。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大中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中层钙化、内膜纤维增生,致使管腔狭窄,本质是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表现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会猝死)、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或脑溢血),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下肢疼痛、间隙性跛行,甚至导致肢体坏疽)。

糖友及家人需掌握的急救知识

糖尿病是个慢性病,但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学会急救措施,是每一个糖友及其家人都应该储备的知识和技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易发生于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或减量时。当患者出现并发感染、治疗不当等情况时,更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会出现疲倦、厌食、恶心、呕吐、口渴、尿量多、头晕、呼吸加快,呼气带有“烂苹果”味。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积极合理予以静脉补液、给予适量正规胰岛素,并应同时严密观察病情。该并发症严重,一定要前往医院治疗。其实,对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防重于治。要注意防止多种诱发因素,特别是预防感染,避免精神创伤及过度劳累,即使有发热、厌食、恶心、呕吐时,也不宜中断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是糖尿病患者一种较少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多见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人。患者之所以出现这种并发症,主要是因为在各种诱因作用下导致血糖急骤上升,促进糖代谢紊乱加重,导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发生低血容量高渗性脱水,常常出现神经系统异常。患者昏迷前,大多出现口渴、多尿、倦怠、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等。这主要是由于渗透性利尿脱水所致。由于失水则见体重明显下降、皮肤黏膜干燥、唇舌干裂、眼窝凹陷、血压下降、心跳加快,甚则休克。

发生该情况需要立即到医院治疗。合理补液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要积极小心,一般第1个24小时共补液6000~10000毫升。首先快速静脉补生理盐水,休克患者可另给予血浆或其他胶体液,给予生理盐水后仍有显著高钠血症者,可酌情给予0.45%或0.6%低渗盐水250~500毫升。此外,由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即使诊断及时,治疗积极,死亡率仍很高,因此积极预防极为重要,糖尿病患者注意经常检测血糖,以避免血糖过高。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致病原因有糖代谢障碍,因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不当出现的血糖升高、脱水、丙酮酸氧化障碍及乳酸代谢缺陷,导致血乳酸升高。其他急性并发症,也可造成乳酸堆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当血乳酸明显升高时,可对中枢神经、呼吸、消化和循环系统产生严重影响,轻者可有恶心、腹痛、食欲下降、头昏、嗜睡等症状,病情较重者可有呕吐、呼吸深大、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

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后,应停用双胍类降糖药,并立即到医院就诊。医院采取的措施包括吸氧、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迅速纠正失水,并根据患者年龄、心肺功能,调节适当滴速,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与组织灌注。注意中心静脉压变化,预防并发症。此外,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把控药物使用,治疗过程中尽量不要服用苯乙双胍,苯乙双胍易导致乳酸酸中毒。使用双胍类药物的患者,在遇到急性危重疾病时,应咨询医生是否调整双胍药物的用量,并在需要时及时改用胰岛素治疗。

减重可缓解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世界性难题,一直以来都无法根治,但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药物疗法等方式来控制血糖,从而减缓并发症的发生。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与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团队招募了306名年龄20~6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体重超标(体质指数27~45),且患糖尿病时间不超过6年。受试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而干预组暂停所有降糖、降压药物,接受3~5个月的全营养、低热量饮食,每天仅摄入800多千卡(不足正常饮食的一半),随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并进行长期体重控制。最后发现,干预组有近1/4减重达15公斤,近半数病情缓解,而对照组没有一人能减重这么多,病情缓解的仅有4%。并且减重越多,缓解率越高,减去10~15公斤,缓解率57%;减去15公斤以上,缓解率高达86%。

这项研究证明,适当减重可以长期缓解,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研究中采用的全营养低热量饮食,不失为一种减肥的好方法,有较强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这不单纯是节食,而是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前提下,减少饮食中的热量摄入。低热量饮食并非越低越好,应根据个人情况,如肥胖程度、工作生活中的热量消耗来定。如果糖友认为,研究中所采用的极低热量饮食难以长期坚持,也可用其他方法替代,保证营养充分、热量较低即可。减重手术主要适用于体质指数偏大(超过32.5),常规情况较好、能耐受手术,且无法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达到减重目标的2型糖友。此外,一些降糖药物也有减重作用,但绝不建议服用市面上所谓的“减肥药”来减重。

通过减重来缓解甚至逆转糖尿病,仅适用于体重超标的2型糖友,超重或肥胖的糖友越早减轻体重,病情控制和远期获益也会越好。正常体重或偏瘦的糖友,不必追求极低热量饮食,甚至需要适当增重,切勿靠“节食”来控糖。在患者减重过程中,家人的鼓励与叮嘱则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采用手术或药物减重,家人的帮助是关键。

间歇性断食疗法有利于控糖

在所有的减肥方法中,轻断食指的是一周断食两天,近几年很流行,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则过于极端。美国糖尿病协会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断食方式——间歇性断食,是指每天保持一定时间(一般大于12小时)不进食食物。糖尿病患者采用间歇性断食模式,可以使体重下降更多、脂肪代谢更好,还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但越接近睡觉时间或者在睡觉时间吃东西,比在更早的时间吃下去的相同等量的食物更易增肥。有专家提出,可调整早中晚餐的比例,早晨吃大餐,晚上减少进食且早点吃,建议早中晚餐比例最好是50%、30%、20%。

间歇性断食实际上是一种强化饮食控制治疗,旨在强调糖友要定时定量进食,这是值得鼓励的。不过由于间歇性断食疗法对于饮食调整幅度较大,所以糖友在采用该方法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对于初诊糖尿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已停止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单纯饮食和运动控制维持血糖正常的糖友而言,完全可以采用间歇性断食疗法。

由于间歇性断食疗法将晚餐提前,且减少了晚餐量,对于有夜间低血糖风险的糖友,应先接受相关治疗,在血糖恢复平稳后再考虑间歇性断食疗法。对于一些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友而言,想要采用间歇性断食疗法,应先咨询专科医生,调整用药。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岛素的糖友,饮食模式改变更需谨慎。

服用降糖药需要注意的细节

糖尿病患者若不能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则必须长时间服药控制血糖,虽然医生开药时会跟患者说明用药的注意事项,但是不少糖友因为没注意导致用药不当出现问题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的贪图方便,在药店自行买药,更容易弄混药品或剂型,导致用药不当。作为糖友家人,也应该学习这些知识,从而敦促和引导患者正确服药。

降糖药的种类繁多,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药品的商品名、通用名和剂型。即使是同一通用名、同一商品名,外包装相似,但由于规格不同也可能导致患者误服。即使是商品名、通用名、剂型相同的药品,也要注意药品剂量。所以购买降糖药时最好能够买与之前所服药品一模一样的,如果拿不准,一定要前往医院,找专科医生开药。

一些患者觉得血糖控制不佳就跟医生说想换药,其实不一定是药物的原因,患者最好先看看最佳服药时间有没有搞错。服药时间是根据药物作用机制、起效时间,再结合饮食对药物的影响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通常服药时间有空腹、餐前、餐后、随餐等几种。具体服用时间应遵医嘱,或按照说明书服用。

一个健全的家庭,在糖尿病的预防、管理,以及病患照顾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人之间发生糖尿病“传染”,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家人之间共有的相同或相似的环境因素。

因此当家人被诊断患有糖尿病之后,更应该关注自身的血糖状态,按时参加常规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自身可能已经存在的血糖异常。此外,作为糖友的家人,不仅应该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还应该积极为患者提供心身健康帮助,从而做到“糖病一人,全家科普防控”。

猜你喜欢

断食糖友胰岛素
神回复
糖友常按腕骨穴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断食晚餐能缓解脂肪肝?盲目断食或出现低血糖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糖友睡眠不好,怎么办
日本的断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