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友善观的时代价值研究
2020-01-09冯颂颂
冯颂颂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1 “友”和“善”二字的演变与发展
1.1 “友”字的含义
“友”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两只手握在一起,两只手就代表两个人,根据字面意思就是握手结交之意,造字本意就是握手结交,协力互助。随着字形的发展,金文中“友”的写法在两只握住的手下边加上了“口”,文字的意思稍微有些变化,表示相互协商,鼓励。“友”字可以作为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作为动词时,例如:《释名》中“友,有也,相保有也。”[1]这里的“友”就是互相协作的意思;《三国志》中“瓒深与先主相友。”[2]这的“友”字当做结交,与某人作为友;在《孟子·滕文公上》有云“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3]这里的“友”字当给予帮助或支持理解。作名词时。例如:《说文》中“友,同志为友。”[4]这里的“友”字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本意“朋友” 的意思。在能够表达儒家思想的著作《论语》中,“友”字作为名词时有更细致的区别。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5]这里孔子把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并将两者区别,意在告诫大家要谨慎交友,要与正派、诚信、知识渊博的人交往。
1.2 “善”字的含义
在甲骨文中,“善”字从羊,羊在古代是吉祥的意思,然后在羊的两边加上两只眼睛。有的甲骨文的眼睛部分不太相同,但是,基本构成相同。随着文字的发展,在金文中,原来字上的眼睛变成了“言”字,此时“善”表示神态安祥,言语亲和。“善”字可以作为形容词、名词、动词使用。作为形容词时比较多见,例如:在《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处的“善”是善良、好心的意思;作为名词,《战国策 燕策》中“秦王必喜而善见臣。”[6]此处的“善”即完好之处,完好;做动词时多为擅长之意,例如《史记 刺客列传》中“秦皇帝惜其善击筑。”[7]在《论语 述而》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起前行的朋友身上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反思自己是否也有朋友的缺点,教导我们要向有美好品德的人学习。
从“友”和“善”二字从字形的发展来看,二者都是在与身边的人交流中慢慢产生的,表达的是和自己交往中的人的人际关系。在传统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二字有更丰富的含义和作用。
2 传统文化中“友善”内涵与意义
在许多经典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友”和“善”刚开始并不是作为一个词出现的。据目前追溯“友”和“善”的连用最早的两字一起出现在的汉代。在《汉书 息夫躬传》中“皇后父特进孔乡侯傅晏与躬同郡,相友善。”[8]这里的友善描述的是傅晏与息夫躬之间的关系。此时,友善两个字作为词组,开始慢慢出出现,且其词意与现代汉语也是相接近。
2.1 儒家文化中的“友善”思想
“仁者爱人”,孔子将仁爱思想确立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通过“爱人”这一实践方式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同时,在“爱人”这一大方向下,提出“成己”和“及人”这两种措施。不仅阐明了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更将个人价值规范到社会道德的框架中。就是这种推己及人的方式,在力图社会的稳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人际交往中,“礼”与友善的交往方式密不可分。《论语 学而》中,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从“礼”的作用可以看出,友善的人际关系离不开“礼”的作用。
君子在当时也被认为是拥有智慧的人。《礼记·中庸》中提到的“三达德”,是培养人德性的方式。拥有智慧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显得通情达理,其自身的修养达到的一定程度,将外在的“礼”化为自身的品德,也是当时和谐的人际关系所需要的。诚然,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有好的态度,同时也要有诚实可靠地品质。在《论语 学而》中,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可知具有“信”的品格的人是一个君子所必备的。与人诚信,这是友善的人际关系的坚实基础。
2.2 墨家文化中的“友善”思想
在先秦时期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墨家学说提出以“兼爱”为主的社会伦理学说,以期望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无争的美好愿景。墨家“兼爱”的思想为友善的实现提供的方法路径。同儒家“仁者爱人”的主张相比,墨家“兼爱”的主张寻求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平等的爱,同时也提出将物质方面的平等,“兼相爱,交相利”正是墨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的形式。
从上述墨家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兼相爱”的主张要求作为社会个体的人,不管身份地位如何,要有一种平等的“爱”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可以塑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这也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友善交流的基础。对自己国家的人如此,对于别的国家的人也应当这样,用和平友善而不是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人与人之间都要用友善的方式解决两者之间的问题。
2.3 道家文化中的“友善”思想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其文化思想中的“无为”和“不争”是指在名利地位面前,要谦下、发扬高风格、不与人争名、不与民争利,相反还应当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于他人特别是人民,这也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道德经》里有记载“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9]这就是世间大道的内涵。老子奉行上善若水,在道家学说里,最高层次的善就如水一样,至柔至刚,容纳滋养万物,细腻无声,世间万物均可与水相融。水的特征与世间大道相吻合,对世间万物只利无害,行善事却从不邀功争名。放在现实生活中,道家思想所认可的人应该具有真诚、善良的道德品质,为人平和,乐于奉献,处事低调。希望可以像水一样可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对方,化解干戈,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友善就像水一样,可以将人与人之间所有的争吵埋怨幻化于无形,友善是道家思想的外在化体现。
3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之友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讲话中说到:核心价值观,其实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每一个观念都是凝练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传承过去,发展未来。
友善是良好自身修养的体现。在古代,如果一个读书人做了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就会受到枉读圣贤书的指责。同样,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具有好的修养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态度。每个人从小都接受全面的教育,友善的教育也包含其中并外化于举手投足间。
友善是社会和谐的外在表现。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一直发展到现今的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衡量一个群体的标准,也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友善的人际关系带给个体的不仅是愉悦的心情,也会在和谐的氛围中通力合作促进整群体的发展。
友善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进入文明社会,我们渐渐抛弃了征服自然的想法,明白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因为贪婪,技术的进步就对自然无限索取,妄图让自然界臣服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旦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也将面临无穷的灾难。因此只有用友善的方式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换来美好发展的明天。
友善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理念。中国已经崛起,但崛起后的中国并没有给世界发展带来威胁,相反,中国秉承和平友善的观念与所有的国家友好交流,帮助需要帮助的国家一起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将继续以友善的态度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交流,绝对不搞霸权主义。
4 结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追求友好向善,在和谐社会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时段下,要坚持培育和践行友善观,是当代社会的需求。作为公民应当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引领当下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情感诉求,实现人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契合。纵观中华民族5000年来不间断的文化发展过程,不管是追求“仁爱”的儒家思想,还是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文化,都体现着对和谐稳定社会的探索,对和美的人际关系的追求。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民族品格也带着友善的理念,从古至今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