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为例

2020-01-09伍俊晖

科教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校企

伍俊晖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8)

1 湖南省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分析

(1)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分析。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提出湖南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战略定位,为湖南新时期开放发展指明了坐标。国际工程机械展、中非经贸博览会、互联网岳麓峰会、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长期落户湖南,加速推进湖南走向世界步伐,一场开放发展的壮剧在三湘大地磅礴上演,经济发展开放度、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大量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1]

(2)湖南省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随着交通枢纽建设不断完善和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推进,湖南省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已由沿海开放的内陆向着内陆开放的前沿转变,具有巨大的商业辐射优势和产业投资市场价值,教育国际化将成为区域经济开放发展的重要支撑。湖南也是中国中部重要装备制造业大省,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市场全球化转型,制造服务型转型的背景下,使得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跨地区流动成为新常态,高职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可以较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卓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2]高职院校通过发挥合作办学平台,加快国际化发展,集聚一大批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标准体系,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现代制造技术的国际化人才,对于提高职业院校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意义愈发重要。

(3)湖南省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行业协同三者共同作用的过程。目前,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是教学资源短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脱节,合作办学双方对于学生的培养过程监控不到位,适配相关专业的课程资源相对稀缺。另一方面,合作双方的沟通协调机制不成熟,权责划分不明确,目标管理不到位,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师自我提升的动力不足,缺少专业知识技能强且英语能力优秀的专业教师。再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脱离行业需求,与行业企业协同不深,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落后于行业发展的步伐,人才的供给很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特征分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湖南省内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之一,也是湖南省内开展国际留学生培养的高职院校之一,自2016年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合作办学正式开班以来,已招收了4届学生,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形成了中外融合性特征。

(1)人才培养国际化。通过与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优化了学习过程评价方法和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逐步实现了从教学到评估与国际接轨。目前,该项目的海外人才培养已初见成效,国际班招生人数已从2016级的8人上升到了2018级的42人,其中,2016级学生已全数通过安省校董会英语考试,并有3人赴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就读,省内多个企业在提前联系学生的就业意向。2017级学生有4人赴加拿大留学,在校生出国人数逐年递增,提供了企业国际化发展人才。

(2)课程资源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从北方学院引进了28门专业课程,内容覆盖了机械、电子、能源等领域,保证了知识体系的完备性。教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多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所总结的经验,会同加方教师、企业导师将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开发与课程内容匹配又适合于国内学情的教学资源,以提升教学效果,逐步形成教学理念、教学标准、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资源,形成企业国际化生产需求的资源。

(3)教学团队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课教师用英文讲授课程,学校通过从海外装备制造企业经历的企业人员引进教师和已有教师出国学术交流提升的途径来打造国际化教师团队,国际化教师团队数量质量显著提升,教学队伍国际化不断完善了现有的教学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更好的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

3 中外合作办学推动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以支柱产业的不断增长为基础,如何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来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来寻求促进本土企业加大开放力度,是目前值得探讨的路径。

3.1 集聚教学资源,深化校企合作

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最终落脚于技术服务和资源共享。高校以课程资源为载体,一方面不断深化理论,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借助企业的资源,丰富课程素材,为课程真正注入行业发展的活力。在目前中外合作项目在两国教育文化、经济发展状况、行业分布等方面地巨大差异,导致所引进的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与国内学生既有的知识体系兼容;高职学生外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学生在教材的阅读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国内的任课老师所面临的是如何处理文化差异、语言教育、专业知识这三者的问题。

对此,中加合作办学教学团队应加深对课程体系核心理念的理解,抓住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矛盾,引进的课程体系要基于《悉尼协议》所设置,在培养目标、学生发展、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支持条件、持续改进七个方面,与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以成果为导向”(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悉尼协议》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对接社会、企业需求的重要改革方式,需要专业课程负责人对照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把相关要求分解、对应到相应课程教学目标上,OBE课程体系能很好地引导任课老师充分了解岗位需求。教师还应按照能力分层递进的逻辑,解构、序化课程内容,将不同企业、不同岗位、不同国别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嵌入到课程模块中,构建“分层递进+柔性嵌入”的课程体系,同时,以行业、企业和学校等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为驱动,采用校校联动、校企联动、中外联动等多种协作方式,集成优质资源,实现师资、课程、设备多方共享,推动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协同与合作。

3.2 锤炼教学团队,推动校企协同走出去

高职教育国际化如何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校企协同走出去对于不断寻找行业发展新趋势、定位经济发展新方向起着关键的作用。学情的复杂性决定了不能照搬国外教育理念和方法,无论培养外向型人才还是培训海外员工,最终都要由一支熟悉海外文化并精通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来完成。因此,一方面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办学,将教师赴境外研修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师资队伍建设,连同企业到时走向海外,来培养掌握国际化教学方法、国际化教学理念和国内学情的师资建设方式。另一方面加强了关联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师必须保持密切沟通,打造结构化教师团队,保证教学内容的延续性。这一过程本身既能积累原始的过程材料和教学素材,又帮助任课老师突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提升了业务能力,更深入地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校企协同走出去提供技术基础。

师资的国际化进一步凝聚了政、行、企、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的利益共同点,更好地形成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可以构建过程共管、双向反馈的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共同投入、责任共担的保障机制,通过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相结合,为企业海外拓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形成协同创新、共生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

3.3 紧跟行业步伐,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高校应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突出特色和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整合校企优势资源,提升高校乃至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拓展事业,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蓝思科技等国内知名企业由于发展需要,已大量在海外设立工厂,对于掌握技术、通晓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很大。区域经济的发展要“走出去”,须借助教育资源“引进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需要我们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来了解行业在不同地域的发展状况,明确人才培养在不同经济结构下的具体要求,然后共同“走出去”。

职业教育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来推动校企协同走出去,通过开设境内境外培训中心,最终与企业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和开展技术技能合作,促进产业全球化发展。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最终转化为“三结合”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其一,坚持资源“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其二,坚持人才培养和培训相结合;其三,坚持合作项目质量和数量相结合。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校企合作“三结合”才能使其促进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落地,才能为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校企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