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四大名著 再造作文神韵

2020-01-09

课外语文 2020年21期
关键词:陈寿貂蝉孔明

安 健

(河南省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河南 周口 477200)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巅峰之作,是炎黄子孙的精神粮仓。阅读它们是一种享受,“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利用它们是一种智慧,知行陌路不合一,读破万卷也枉然。阅读诚可贵,写作价更高,写作输出是检验阅读的最佳方式。如何把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及故事融入作文创作,使学生的文字金絮内外,锦上添花。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付诸实践,立竿见影,学生的写作水平开始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一、原装引用

即作者在挑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及故事以论证观点、阐释主题时,不做篡改,尊重原样,保留本色。

如2018年上海卷满分作文《东南风起》,作者浓缩“诸葛亮隆中高卧”“刘备三顾茅庐”“孔明东吴联吴抗曹”三段故事,诠释了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价值的主题。作者选取的这三段故事均是《三国演义》中的原貌,没有添枝加叶,没有改面更目。再如2015年全国卷2《有容乃大》的一个片段:我不喜欢舞台上的白脸曹操,所以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急切的盼望他打败仗,快快垮台。然而事与愿违,曹操不但没有垮台,反而实力越来越强,这是为什么?现在我明白了,他胜在了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张绣曾经杀了他的长子,可以说是有刻骨仇恨的,但最终却成了他阵前的猛将。陈琳当年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他的八辈祖宗,等于掘了他家的祖坟,可是最终却成了他帐下的谋士。有这样容人的气度,事业哪能不成?张绣、陈琳事迹均原装引自《三国演义》。

二、半实半虚

以四大名著中某些人物和个别故事作为实,根据写作要求而虚构的个别人物和一些情节作为虚,如此虚实相生,扑朔迷离,令读者真幻莫辨,余味无穷。

如2009年安徽满分作文《最后的战役》一文。前半部分写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已相持一个多月,曹操始终处于劣势……一日深夜,曹操无眠,走出营帐,这时他看到一个年轻的战士斜倚着土墩正酣然入睡,脸色蜡黄,怀里抱着一个头盔,那是他阵亡的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孟德顿时感到内心被猛地撞击一下,泛起一阵酸楚。他走到战士面前,轻轻拍了拍战士的肩膀,小战士睁开惺忪的睡眼,当他遇到孟德鼓励的目光时,慌忙起身,愧疚地说:“丞相,小的……”孟德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一边掸去他身上的尘土,一边说:“年轻人,坚持住啊!我们马上就会打赢的!”小战士理了理铠甲和佩刀,坚定地点了点头。这一情节《三国演义》中无据,纯属作者虚构。后半部分写许攸投诚,偷袭乌巢,《三国演义》中均实有其事。最后在庆功宴上,借曹操之口水到渠成地点出了主题:谁能在困难中抓住机遇,谁就离成功更进一步。整篇文章恍兮惚兮,其中有真;惚兮恍兮,其中有假。令人拍案叫绝,爱不释眼。

三、旧人新事

人物出自四大名著,故事却是根据写作要求无中生有。

如2004年福建满分作文《曹操的爱情》一文,文章大意是曹操成为天下无双的霸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似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然而他竟然还有得不到的东西,那就是貂蝉的爱情,然后叙写他爱上貂蝉的心路历程:第一次在王允的府上见到貂蝉,就一见钟情爱上了她,当时曹操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根本没有资格去爱她,他发誓一定要用整个天下去换取她的倾心。第二次见到貂蝉,是许多年后,那时虽然曹操兵强马壮,有实力去争霸天下叱咤风云,然而貂蝉已是吕布的女人,白门楼下吕布临死前要求曹操照顾貂蝉,曹操毫不犹豫一口答应。后来中原一统四海归宁,曹操举行庆功会大宴文武百官,宴席结束时,貂蝉却来辞行,说现在天下已定,她想去为吕布守墓。看貂蝉那坚定的眼神,曹操只好点头应允,他明白自己虽然已拥有天下,但在貂蝉的心中始终比不上死去的吕布。构思大胆奇特,极富浪漫色彩。曹操爱上貂蝉,无论正史野史均无记载,纯是作者无稽之谈。

四、翻案立异

以全新的理念或独特的视角,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或某些情节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构成一家之言,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2004年福建优秀作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作者脱落历来亲刘贬曹的窠臼,别出匠思,认为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有横冲直闯的勇气,有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曹操这位集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于一身的枭雄,之所以会招来“汉贼”“乱臣”的骂名,是因为“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文章立意独到,思想深刻,分析透彻,理据兼备,令人折服。

再如笔者的一篇随笔《陈寿与诸葛亮》:陈寿在《诸葛亮传》中言卧龙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尊亮者,大愤,骂陈寿挟仇泄怨。孔明四出祁山兴师伐魏时,寿父陈式违抗军令,兵败箕谷,五千兵马只有四五百逃回。孔明执法如山,按律斩了陈式。父仇不共戴天,岂能不报。故陈寿一笔把孔明战绩封杀。然而本夫子却不敢苟同,窃以为陈寿此举,乃避祸尔。诸葛孔明兴师扬威,北伐中原,所遇劲敌者为谁?司马懿也。蜀灭,寿得不死,且居宠位。谁之恩?司马炎者。司马炎祖父司马懿乃晋朝始祖,当年屡败于孔明。寿若誉孔明所向披靡,司马炎脸上自不好看。说不定龙颜大怒,磨刀霍霍向陈寿。故陈寿不得已而施春秋笔法。观其叙述孔明一生,高瞻远瞩,东联北拒,六出祁山,威震天下。败曹真,吓仲达,斩王双,死张郃,古之名将白起乐毅不过尔尔,何云不善将略。公而忘怨,迫而不隐,陈寿真良史也。笔者推翻俗见,另立新论,览者连呼有理。

五、时空穿越

将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移植到新的时代,让这些人物在新的朝代全新演绎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

如《曹冲称象后》一文,作者设想曹冲称象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现代社会,然后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曹冲称象,一举成名后,各地电视台纷纷邀请他做嘉宾主持。一著名作家以他的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小说《神童曹冲》,一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该小说改编拍摄了电视剧《戏说曹冲》,播出后,观众叫好,制作商又开始筹拍续集。音乐制作人为他录制音乐专辑,拍摄MTV,经纪人陪同他巡回全国各地签名售带、售碟。儿童健脑营养补品生产商纷纷请他为其产品做广告。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他修建曹冲称象纪念馆。中外商人合资成立了曹冲智力开发有限公司。作者以嬉笑戏谑的笔墨,对当今社会上人成名后的怪象来了个大曝光,字里行间藏刀隐剑,讽刺辛辣。

六、人物荟萃

将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相互穿越时空,群英荟萃重新组合,编写故事。

如2015年四川满分作文《对手在,安全就在》。诸葛亮妙施空城计后,司马懿声誉扫地,成为胆小怯懦的代名词。梁山泊的宋江听说此事后,带着吴用专程拜访司马懿。宋江批评司马懿为何不采取围而不打或围点打援的办法,困也困死诸葛亮。吴用认为略施小计就可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一是找一神箭手一箭就可结果了孔明;二是派几个武林高手夜探城池,有没有埋伏,一察就知。司马懿听罢,嘿嘿一笑,说出真相:撤兵成就空城计是他故意为之,原因是他司马懿才高遭忌屡受朝廷打击,仕途几起几落。放眼当前魏国,只有他才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活着,他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诸葛亮死了,他就会被皇帝卸磨杀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将亡。宋江吴用听后,仰天长叹:司马将军智慧无双,吾等不及,远矣。

司马懿是三国魏人,宋江吴用是宋朝人,三人竟能齐聚一堂,谈兵论武,虽荒诞异常,却亮人耳目,拍案称新。

七、体裁易容

根据写作要求,对四大名著中的某些人物、事件等进行文体转换,改面易容为话剧、辩论赛、书信、访谈等形式。

如2003年重庆满分作文《孔明挥泪斩马谡》,作者把《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失街亭,诸葛亮不徇私情、执法如山一事改编成了独幕剧。形式新颖,令人击节叹赏。再如2010年安徽优秀作文《宝钗·黛玉·宝玉》,作者围绕材料主题“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设置“宝钗黛玉谁最适合宝玉”的辩题,让史湘云、妙玉等为一方,探春、迎春等为一方,展开舌枪唇剑的辩论。设计匠心,令人称奇道异。

八、情节假设

对四大名著中的某些情节进行假设,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以满足写作要求。

如笔者一篇随笔《关羽真该死吗》中的一个片段:公元219年8月,关羽水淹曹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10月,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11月,关羽败走麦城。12月关羽被东吴马忠所擒,与子关平同时遇害,享年58岁。

假如关羽答应把女儿许配孙权之子,两家结好,并力破曹,则云长功不可量。伤人一语,痛如矛戟。假如关羽口下留德,不说虎女安肯嫁犬子,而是婉言相拒,或许孙权不会怒发冲冠,计取荆州。曹操来攻,假如关羽凭城固守,以逸待劳,择机出击,胜败即回,断不会有荆州之失。假如关羽得了襄阳之后,不再攻打樊城,命廖化、关平驻守在此,自己班师回荆州,则孙权绝无隙可乘。傅士仁、糜芳犯法,假如关羽摘取二人先锋印绶后,另派他人守南郡、公安,荆州焉能轻易丢失。攻打樊城前,假如关羽听取随军司马王甫建议,差赵累代潘睿守荆州,荆州岂能有失?假如关羽不自高自大,轻视陆逊,撤荆州大半兵赴樊城听调,料想荆州不会有失。如此假设,观点惊人骇目,览者余味盈口。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易经》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综上看来,写作只有推陈出新,才能不落窠臼独领风骚,才能在万千作文中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眼相加,才能从万千作文中脱颖而出睥睨群雄。

猜你喜欢

陈寿貂蝉孔明
吴孔明院士在晋指导植保工作
我爱孔明锁
陈寿不惧强权
陈寿:有才也要讲究说话方式
陈寿:有才也要讲究说话方式
也说『个个孔明诸葛亮』
周瑜与诸葛亮对诗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