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高中政治教学

2020-01-09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嘉艺

天津教育 2020年33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制度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 高嘉艺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将政治课的内容分成更加深入的内容,其知识内容不仅涉及不同领域,还有着密切联系。思维导图的运用,其主要是将关键词当作中心主题,引导学生对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对各个知识点的关系进行理解,从中心主题分为更加细的子主题,以构建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图,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与记忆,还能使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一、高中政治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梳理与整合内容

高中政治教材中,每个单元、每节课、每一框之间都存有具体联系,且必修的四本教材也存有内在联系。基于此,学生在对政治知识理解的时候,需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分析与把握,而不能将知识单纯割裂。而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将教材当中的各知识点进行联系,并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结构形成全面的认识。从点至面的教学,通常可以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实现对知识内容的梳理,并促使新旧知识实现有效整合与构建。同时,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学生还能对自身已具备的知识进行整合,并构建起各知识的联系,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力的提高

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形象化的一种工具,学生可将其当作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手段,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消极学习转变成主动积极的学习。学生在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前,可以在课前或者课后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每个知识点,充分掌握各知识内容之间存有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互相沟通与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并寻找出有助于理解的事例,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有效提高,还能使学生保持学习新鲜感。通过对知识内容及其关系进行深刻把握,学生则能够根据自身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以此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得到有效激发。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主要是运用于复习课中,在新课的教学中,使用频率却比较低,更多是运用于新课的课堂小结中。因此,教师需注重思维导图在政治课堂上教学的充分运用,并从课前、课中、课后全部教学活动,注重思维导图的运用,以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前教学

政治教师在课前准备的环节中,通常需从教材的编写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出发,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其重难点、教学全过程。学生在教师具体教学前,可实施相应的预习,且学生自身的预习效果通常对新课的学习与理解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在预习的时候,需注重与自己已学习的知识相联系,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状况,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发散性思考。例如,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教学时,学生可以联想到民族多样性、民族团结一致、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的宗教信仰等有关内容。学生根据其自身的生活常识,深入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该制度的产生形成相应的好奇心,如制度产生背景、制度获取的积极影响、制度落实的难度、怎样完善该制度等,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其进行陈列。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后,不仅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更容易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并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疑惑,这不仅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的细化与补充,而且通过和教师的思维碰撞与互动,更好地解决自己预习时存在的制度产生背景、制度获取的积极影响、制度落实的难度、怎样完善该制度等问题与疑惑。因此,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有效突破教材教学的局限性,实现自身知识量以及学识的丰富,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课中教学

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导入新课、新课讲解、课堂小结三个环节,以促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对政治知识产生深入的学习与了解。例如,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开展教学时,可根据上述三环节开展:首先,导入新课。政治教师需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根据近期发布的相关消息作为课堂导入,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对于民生具有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与学生可以把“社会保障”设置为本节课教学的关键词。其次,新课讲解。教师在对社会保障的有关内容开展讲述时,需注重学生自身的生活常识,以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如工资待遇、福利院中的“五险一金”等。政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思考与回答,通过视频、图文等相关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性启发,以深化学生对社会保障概念、内容、作用等的理解。最后,课堂小结。课程小结中运用思维导图通常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使教师有效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如果没有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时整理与总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通常无法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师可将社会保障当作思维导图的绘制关键,将新课内容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当作二级的关键词,并引导学生对社会保障的内容及其作用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具体对策与要求进行分析与概述,从而绘制出总结性的思维导图。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后教学

学生在课后学习中,课下的整理与复习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在完成预习以及课堂上的学习后,其对相关政治知识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了解与认识,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存有一定差异,在对相同知识进行思考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积极查找相关资料或寻求教师的帮助,以实现思维导图的完善。学生在课后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整理与巩固,而且还能在做题的时候按照思维导图的关键词进行筛选与辨别。因此,学生在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绘制,还要通过集体力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维导图的整合。对于高中生而言,虽然每个人对问题的思考方式都有所不同,但由于其年龄相仿,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节约时间以及互相促进的效果,即通过每个学生优势的充分发挥,促使思维导图的绘制更完善准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的具体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充足的思考机会,还能为学生构建起系统化认知,并顺利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使政治课的教学更具有条理性、直观性、探究性,从而使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制度
Art on coffee cups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放学后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