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古诗文默写带给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警示

2020-01-09兰州大学文学院

天津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别字错字字旁

■兰州大学文学院 常 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在“考试能力要求”中谈到,“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同时“考试内容”部分规定,“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针对以上要求,高考语文试题中设置了“名篇名句默写”题,考查中学生对古代名篇名句的识记情况。我长期参加理科语文的评卷工作,在评阅该题时发现诸多严重问题。现将卷面反映的情况归纳总结,希望能引起中学生和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也恳请全社会关注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

我们以全国二卷的部分试题为例,考查内容如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以上划线处是要求补写的内容。通过卷面实例,我们发现中学生在古诗文默写中存在两类问题。

一、别字问题异常突出,反映出学生学习时不明白古诗文原意,只是死记硬背。别字有以下情况:

(一)同音替代

例如,将“失道者寡助”的“失”写作“适、是、施、势、识、使、拾”等。但凡有古文常识的学生都知道,古诗文往往对仗,前句是“得道者多助”,“得”相对的是“失”,下句一定以“失道”开头,为什么会写成同音或音近字呢?可见学生当年都背过这篇古文,记得下句是“shīdàozhěguǎzhù”,一时想不起来,只能用同音字代替。这些答题的案例告诉教师,有两个教学环节不容忽视:一是小学阶段初次接触古文时,应引导学生背诵《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同时介绍古文的写作特点;二是古诗文教学中不能只强调背诵,更要重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默写。

(二)不重视笔画组合方式

笔画组合方式有相离、相接、相交三种。笔画相同,但组合方式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例如,“失”字写成“矢、天”,本是相交的方式,改成相接,就会出现错误。又如,“寡”字下面的部件“刀”写成“力”。这些小学低年级就应该掌握的汉字,为什么高中生会写错?通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原因之一。另外,教师对汉字书写没有严格要求,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三)替换相似部件

例如,将“谁”写成“唯、惟”,将“泥”写成“呢、泯”,将“戚”写成“威”,将“蹄”写成“碲”,也让人甚为困惑。这些字相差很远,“尗”与“女”、“足”与“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为什么会写错?我们推测主要原因是学生每天都在看字而不写字,大脑中的印象是两个字轮廓差不多,以致写出后连自己也不知道写错了。

(四)因复合词组合而写别字

例如,“没”字有16 个别字:莫、默、抹、末、沫、未、漠、磨、殁、寞、墨、陌、沿、淹、湮、埋,前13个字可理解为音近或形近而误,后三个字是因组词而导致错误。“淹没”“湮没”“埋没”本是三个双音节词,想写“没”,误写成与其经常组合成词的另一个字。

二、错字频频出现,反映学生的汉字基本功太差

错字是指写得不成字,写成了规范字典里查不到的字。古诗文默写试卷中的错字稀奇古怪,令人费解。最典型的错字有下面几种:

(一)写错部件

例如,“寡”字有三种错误写法:一是将“宀”写成“冖”;二是将“宀”写成“穴”;三是将宝盖头下面写成“夏”。“寡”由“宀”“頁”“分”三部分构成,写错任何一个部件,都会出现错字。又如,将“燕”字上面的部件写成草字头。评卷结束后,我曾调查过一个大学本科班,竟然有一半的学生认为“燕”字本来就是草字头。从这种现状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就出在低年级汉字书写上,语文教学的第一关没有把好。

(二)未能区分独体字和偏旁的写法

如“蹄”写成“足帝”。学习汉字时我们都知道,独体字和独体字作为偏旁在书写上是有区别的,如“土”和土字旁,“王”和斜王旁,“足”与足字旁。当独体字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或者改为“提”,或者改为“点”。所有足字旁的字,“足”字片偏旁的最后一画都是“提”,但仍有不少的学生将“提”写成“捺”。

(三)写错结构

汉字部件与部件的组合方式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穿插结构等。学生在试卷中将“落”与“萍”写成左右结构,也不乏其例。学习汉字时,除笔画和笔顺外,必须掌握汉字的结构。部件的组合结构是基础,离开结构,汉字书写便无从谈起。

(四)缺少笔画

学生在答题中经常少某些汉字的笔画,如少些“戚、啄”的最后一点。又如“,浅”有三种错误写法:一是写成“氵弋”;二是没有第七画“撇”;三是没有最后一“点”。这与考试的紧张心理有关,但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好。

以上两类问题及举例绝不是我杜撰或凭空想象,它们都是评卷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在震惊之余,我们要做的是寻找原因,谋求对策,解决问题。第一,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理解、背诵、默写三种方法缺一不可。别字出现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不理解字义。这里所说的“理解”,不是简单的理解句意,而是了解一句话中每个字的意义。默写是语文教育中最容易忽视的方法。每个背书的学生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会背一定会写。其实不然,认字和写字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语文基础教育工作。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提倡识字优先于写字,我对此不敢苟同。小学生一上学就被告知,很多字你不用写,认识就行,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会影响孩子一生。习惯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只记大概轮廓,不深究笔画结构,以致在考场上犯低级错误。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识字教学时,应结合“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加深记忆。当学生明白“蹄”是指“动物的脚”,左边是足字旁,这样就不会写成口字旁、马字旁或石字旁等。“草”是形声字,理解了上形下声的结构,也就不会写出“早、卓”这样的别字。“啄”是“鸟类用嘴取食物”,左边一定是口字旁,不可能写成“涿、逐、琢”等字。

第三,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笔画对比分析,让学生养成一笔一画书写汉字的习惯。字与字的差别往往就在某个笔画上,如“失”字,少了第一笔就变成“夫”,一撇不出头就变成“矢”,以上两处都没有,又变成“天”。我们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失”字的时候,提前讲清楚这些问题,教会他们每一个笔画的正确位置,自然不会有像今天卷面上的这些错别字。另外,我们评卷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将某部分涂成一团,让人无法辨认,如“寡”字的下面部分,“戚”字的里面部分。这里不排除学生有投机取巧的心理,但是也让我们看到学生本身就没有正楷书写汉字的习惯。写字只要写个大概就行了,根本不认真追究每一笔画的位置。这是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最致命的问题。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字规范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标志。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绵延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到今天年轻人手中,变得如此面目全非,每一位华夏子孙都会为之痛心。作为语文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扭转不良局面,弘扬汉字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珍爱母语,正确书写汉字。让大家一起努力,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发展而奋斗。

猜你喜欢

别字错字字旁
衤衣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易错字 来提醒
《释名》中用为“液”的“汋”字旁议
错字在身边
60秒找错字
《兰亭集序》中的“错别字”
60秒找错字
《兰亭集序》里别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