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训练对学生思维综合能力的提升策略
2020-01-09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王坝镇初级中学王利锋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王坝镇初级中学 王利锋
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思维能力,对获得良好数学课程学习成绩,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有积极作用。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基础性科目,教师在数学专题训练阶段让学生利用图形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等进行深入性的数学知识探究分析,是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累计,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数学知识内化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广大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策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通过专题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综合能力
学生对学科的良好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期间,要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帮助学生探索知识,而设置一些趣味性的活动,也是将课内外学习紧密衔接起来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探究,能够将自己的数学思维有效利用起来,显著提升课程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师在讲解数与式运算相关知识内容期间,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 日成功发射,并环绕地球飞行约590520km,所以利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结果为?”这种富含趣味性的例题内容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在探索分析的同时,体会数学课程的趣味性与丰富性,有针对性地对初中生数学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教师在该环节的专题训练应该注重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区分,数学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在实际应用期间,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获得良好的解题思路找出问题的答案。而教师拟出题目与学生一起按步骤进行分析,会导致课程教学时间大量的浪费,学生没有机会经过实践探索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所以教师要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在专题训练阶段展现教师辅导的积极影响价值,帮助学生明确数学学科的基本特质,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提升学科能力。
二、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专题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几何相关知识内容逐渐增多,在解题或基础知识学习期间,让学生将图形与解析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是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学生思维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构图能力进行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培养,个人的图形思维能力就会全面增强。教师在讲解几何图形专题期间,针对四边形、三角形相关立体的拓展训练,教师让学生先在草稿纸上进行相应的图形绘制,让学生明确图形的基本特点,结合题目要求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判断,在了解图形特点的基础上,解题关键要素由此明确起来。教师做好对学科的综合性引导,利用多媒体或板书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图形基础特点与该专题训练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能够在绘制的诸多图形中,掌握图形以及书本知识的基本特点,后期完成对四边形与三角形性质的相关内容判定,此时学生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始终是围绕图形实际所开展的。数形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拓展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专题训练目标,无论是概念知识的学习还是对重难点的讲解,学生都能紧随课程教学的进度,将课程学习目标顺利完成。
又如,在教材“有理数”中,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就是最简单的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结合数轴表示有理数,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等概念。在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如果遇到数量问题就要对它的几何意义进行考虑,如果遇到图形问题就要对它的代数关系进行考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在结合代数与几何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只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积极实践,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会不断地提高。教师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的期间,针对该阶段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的引导,强调学生图形应用能力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与推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学习印象不断提升,对图形的应用有独到见解,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科能力。
三、注重专题训练教学辅助技术应用,提升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在专题训练期间,需要合理利用课程教学辅助技术,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最初学生对具象思维的依赖性相对较强,将探究内容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专题训练就会更加具备针对性与有效性。尤其是针对一些例题中知识点较为集中的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程教学引导,是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趣味性的有效途径。几何图行专题训练,题目中往往会设置与旋转、平行、交叉等相关的内容,而学生单纯地进行构思常常会忽视其中的细节性问题。为避免学生在解析期间出现疏漏,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程教学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与理解。多媒体技术表达以及实践应用,利用技术手段将题目中的内容进行解析,整个问题变化过程都十分清晰明了。学生在分析以及探索过程中能够将各类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进行更为全面的拓展。
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将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逐步提升
逆向思维作为学生思维综合能力的基础构成部分,学生在数学问题分析期间必然要用其体现个人在数学课程学习期间的全面性。初中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课程教学的重点目标,在实践阶段会受到相应影响因素的制约。教师在专题训练期间,需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获得逆向思维能力发展的机会,掌握解题技巧。数学概念是解题的基础,在进行解题时,数学概念往往是打开答案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如果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将很容易使答案出现错误,而培养学生同时理解概念的正面与逆面两个方面的能力,将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站在概念的正面进行思考,还能通过概念的反面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相反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相反数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提出:某数的相反数是什么?并为学生设计互逆的练习问题:如果A=-9,那么-A=?;如果-A=9,那么A=?。通过这样几个互逆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逆向思维,让学生站在数学概念的反面进行思考,从而深化学生对逆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培养逆向的思维方式。
学生在解题期间,需要对数学题目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也就是说学生验证所学知识,并提升自我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逆向思维在各个环节中都有很深刻的影响。教师拟定解析题目之后,专项训练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自行开展相应的例题编写。教师在学生思考时,注意问题引导的积极作用,通过旁敲侧击鼓励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也会自觉地向一般的考试题目靠拢,将函数、等式之类的其他专题融合在一起,体现数学学科的综合性特质。教师可以将学生编制的题目进行课堂分析,注重学生的课程学习思维能力的强化。相对于传统课程教学形式,给学生机会进行拟题并明确个人在数学探索学习阶段的不足,能够更好地完成初中生思维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
五、结语
初中阶段的数学专题训练引导,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转变课程学习思路,在实践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教师在学生的思维综合培养阶段,将课程教学策略优化调整,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课程学习的快乐,能够顺利完成各个阶段的课程学习目标,为高年级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