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五四精神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路径探析

2020-01-09苏素琼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成才精神

苏素琼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与审计系,福建 泉州 362000)

五四运动孕育了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伟大精神,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青春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1]。新时代大学生纪念五四运动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深入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鞭策自身,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一、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国青年最伟大的精神。在五四运动中,广大爱国青年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国家的命运和自身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他们的爱国行动,也是他们不畏牺牲的爱国忧国情怀。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应该是把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同自己的人生联系在一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奋发有为,努力作出无愧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业绩,这是爱国情怀的最直接体现。

(二)民主与科学精神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新文化运动后,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当时所指的民主主要是指民主观念与民主精神,追求自由、追求人权、追求理想、崇尚光明。关于科学,不仅是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内容,更要反对封建愚昧思想、追求真理、宣传科学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的精神武器与思想先导,是实现振兴中华的根本保障,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

(三)进步精神

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始终追求进步,不断学习新知识。五四运动的爆发,首先是广大青年勇立潮头,率先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面对军阀的疯狂镇压,各地工人、商人开始罢工罢市响应学生,五四运动发展成为席卷全国的,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在五四运动中,工人成为支持学生运动的重要力量,青年学生团体为五四精神提供了组织基础,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为五四精神起到了引领作用,先进青年们通过反复的比较权衡,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五四精神的基本要求就是进步,同时进步也是振兴中华的必要要求。

(四)勇于创新精神

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现变革。五四精神有变革创新的时代烙印,吸引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身于青年运动,用青春和实践不断丰富五四精神的内涵。新时代赋予五四精神新的生命力,我们要将五四精神孕育的勇于创新精神作为培育新时代青年创新创业精神的思想宝库,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能,挖掘青年的创新思维,发展青年的创造潜力。

二、五四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联系

五四精神体现出来的中国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是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一)五四精神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人在这一时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引领新潮流,成为时代改革与发展的先锋。对新时代大学生来说,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当前各种价值观念错综复杂,使新时代大学生容易出现部分问题,如爱国主义缺失、注重个人利益、社会担当不足、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等。学习领会五四精神,从而产生共鸣,明确自身责任,避免受到腐朽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害,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二)五四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导向作用

五四精神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向价值,就是强调新时代大学生要沿着当年追求进步的中国青年的奋斗足迹谋发展,把自身的人生与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靠奋发有为书写无悔青春。五四精神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导向作用在于引导青年大学生理性爱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增强本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时刻关注和关心国家、社会的发展,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姿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成长成才。

(三)五四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激励作用

在当前的新时期,需要一种精神来激励和引领青年大学生走上新的征程,点燃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励青年大学生在为祖国、为人民的服务中成长成才,激励青年大学生主动承担起时代使命,敢于拼搏、勇于担当。五四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厚植远大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锤炼拼搏进取的精神,敢于标新立异,在开拓创新中成长成才,勇担民族复兴的大任,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三、发挥五四精神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

(一)五四精神缺乏与时代需求的紧密结合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总结凝炼出五四精神,对当前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五四精神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逐渐形成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内涵。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与当时环境不同,对爱国、民主、进步和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现实培育五四精神时,往往没有重视其时代内涵,更没有将其本身内涵与现实价值相结合,脱离了时代发展。

(二)大学生缺乏对五四精神的认同感

新时代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认同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缺乏认知认同。从学生本身来说,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存在片面、浅显等问题,很难主动学习并宣传五四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走马观花,只重表象、不重内涵等问题。第二,缺少情感认同。要在情感上认同五四精神,前提是对五四精神的认知要足够深刻。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比较重视学习成绩、能力锻炼和人际关系,忽略五四精神含有的真、善、美等,因而产生不认同甚至漠视的问题。第三,缺少行为认同。新时代大学生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在深刻理解五四精神后,应当投身到实践当中,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但在大学生中出现一些对五四精神不认可的现象,如存在爱国口头化的行为,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行使民主权利方面还有所欠缺,甚或出现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

(三)学校缺乏对五四精神的培育

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缺乏对五四精神的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教材中关于五四精神的论述很少,选修课中也没有关于五四精神的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五四精神的内容,有利于发挥五四精神的教育功能,但现阶段在校园宣传栏、官方网站、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等方面很少看到关于五四精神的宣传。

四、以五四精神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路径

(一)在理论教育中融入五四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3]高校要注重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抓牢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掌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把培育五四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依托青年座谈会、青年朗诵会、专业学习会等活动,让理论宣讲教育 “热” 起来,让理论学习有实感、有温度、接地气。同时,创作青年喜闻乐见的五四运动爱国教育宣传片,拍摄青年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情景视频、新时代青年微电影等一系列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文化产品,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既要敢于追梦、规划人生,也要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把小我融入大我,发挥青年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青年大学生真正成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先锋者和带动者,在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中绽放青春风采[4]。

(二)在专业学习中融入五四精神

勤奋学习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梯。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学习新知识和新本领的黄金时期,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要练就过硬本领,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将专业知识和文化传播、民生热点相结合,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不断提升自我,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开拓创新也是五四精神重要的一部分,青年大学生应该在理解五四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增强担当意识和进取精神,不断磨炼自我,积极实践,开拓创新,不断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勇立时代潮头,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5]。

(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五四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总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可以通过班级、院系、共青团、党支部、社团、学生会等的文化创建,拓展五四精神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路径[6]。一是依托学生社团开展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各高校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类社团,如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等,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宣传五四精神,开展专题讲座、五四精神知识竞赛、五四精神作品诵读活动、五四精神征文等活动。二是依托学生会、团委会等学生组织开展关于五四精神的活动,如五四精神读书活动,可以针对五四精神的背景、内涵和时代价值等进行交流和探讨。三是利用重要纪念日开展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的各种文娱、体育、公益、实践活动等,如在五四青年节举办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文化体育运动,如青年环保登山活动,组织五四文化专场音乐会或文艺演出,组织学生观看和五四运动有关的影片,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五四精神,从而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五四精神。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传播五四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推出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的学习专栏。

(四)在社会实践中融入五四精神

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往大方向来说,可以总结为成才和成功。帮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方面,各高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团日活动、读书学习分享活动、青年座谈会、五四精神调研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五四青年文化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红歌主题快闪活动等,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7]。高校要加强与学校周边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业等校外机构合作,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就业见习和经验交流分享的平台与机会,帮助青年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就业。助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方面,要大力加强青年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形势教育,开展就业创业理念导航和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大学生增强自主创业意识、提高就业技能。

(五)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五四精神

时代需要创新,不管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宝贵精神都是创新。五四精神的引入,可以辅助学生在创新创业大潮中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整体能力。各高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各类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习项目,比如举办校内创新创业大赛、开展专业实践能力大比拼等,以五四精神为指导,在 “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进步精神、改革创新精神” 的辅助下,重塑其创新创业的思想、意识、观念等等,使得学生对创新和创业有正确的认知,充分挖掘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造潜力。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成为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始终走在创新创业的前列,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拼搏奋斗中实现远大理想。

伟大的时代赋予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勇敢迎接挑战,成为有理想、敢担当、勇做弄潮儿的青年生力军,为祖国更加繁荣伟大作贡献,在新的逐梦路上创造更绚丽的人生,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成才精神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拿出精神
95年前的“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