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情景创设中网络空间的审视与优化
2020-01-09樊红潮石文斌
樊红潮 石文斌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空间是一切人类生产和人类活动的要素。”[1]639当下,高校思政课引入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正是致力于通过情景创设中网络空间的整合与优化,完成氛围营建和渗透教育。但是,仍存在 “虚拟‘缺场’与现实‘在场’相分离” 的现实处境[2]。因此,对高校思政课情景创设中网络空间的审视与优化十分必要,要不断促成思政课主动识变、积极应变,在教育技术赋能中实现提质增效。
一、网络空间:高校思政课情景创设的空间资源
(一)问题导向的生动教材
“‘问题’是引领学生思考的前提。”[3]大学生作为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这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在网络空间中了解学生,把准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由网络空间虚拟性、延伸性、可匿性、变动性四个特点决定的。一是虚拟性。基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在学业、情感、就业等多重压力下,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在网络空间中寻求需要满足,这使得网络空间充斥着丰富的内容素材,成为高校思政课情境创设的生动教材。二是延伸性。网络空间延伸了物质场域的空间限制,教育对象的主体参与性更强,也为同伴之间的观点冲突、争辩、论证创造了空间条件。三是可匿性。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凡是可以匿名互动探讨的教学设置,更易于形成“火爆” 的氛围,对此恰当利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真实想法与价值困惑的表达。四是变动性。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把握问题,对实现精准施教尤为关键。
(二)价值引领的重要场域
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场域的价值引领尤为重要。“95后”大学生表情包一度在网络上“热”度不减,抖音、哔哩哔哩等短视频在指尖上的“刷”量频繁,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中网络微社区的“新”浪涌来,昭示着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迎来新境遇和新挑战。用户使用的习惯养成已经让网络融进当代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中求证、参考、抉择。如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的价值观点有疑问会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核实,对某一现象或行为持有想法会优先通过网络来表达传递,这是高校思政课教育对象面临的新境遇。网络游戏成为火热的 “课余爱好”,游戏语言成为群体认可的必要素养;对多元价值观的感知缺少理性辨别,易成为“拿来主义”;好奇心强,个性明显,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要素缺乏深入思考和自我内化:这些都是高校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总之,网络空间中有害信息的存在,分流着大学生的价值关切点,加剧着主流价值引领工作的复杂性,对此,必须在战略设计中予以重视。
(三)质量革命的战略引擎
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生命线”,这是网络强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驱动力量。但是,网络空间中仍存在马克思主义话语式微、错误思想的渗透等问题[4],对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提出严峻挑战,成为阻碍思政课质量提升的 “硬骨头”。因而,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决不能忽视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的地位与作用。要以其为突破口,营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空间,营造高校文化育人氛围,确保正能量和主旋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发生。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急需以网络核心技术的发展为引擎,同时以供给侧需求的路径导向推进教育技术的研发升级。
二、空间冲突:思政课中学生的“在场”与“离场”
(一)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吸引力弱化
吸引学生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师情境创设的网络空间,这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但是,网络空间内生力不足,导致学生参与兴趣缺乏、热情不高。从空间话语表达特点来看,空间话语表达过于专业,易导致学生知难而退;从空间传播特点来看,网络空间的碎片化体验和习惯培养,易导致学生对课堂空间创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感知不足。
(二)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引导力式微
学生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师构建的网络空间并产生空间互动,这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但是,学生往往处于被互动的状态,甚至传递出极端的错误的价值取向,这削弱了网络空间引导力的教育生成。以网络空间主体多元的视角为例,个体为寻求网络空间的存在感,不惜通过自我丑化、反常识、反科学等方式博得关注;群体为扩大网络空间效力,不惜 “抱团取暖” 壮大队伍,“形成群体势力,维护群体利益”[4];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掌握的网络核心技术,通过媒体传播、舆论诱导、错误思想渗透等方式来推送其价值主张[4]:这些均会带来负面的思想冲击力。
(三)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持续力断裂
学生参与互动后能够持续进行思想追问和探索,最终自主自觉进行价值建构并转化为行为养成,这是课堂教学成效检验或评价的重要维度。当前,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持续发力仍有很大改进空间。如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与学生心理空间、生活空间、教育空间的衔接不充分,关联性、逻辑性、递进性不显著,很难契合个体态度发生的机理和思想价值认同的实现规律;高校思政课创设的网络空间对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广度拓展不足,极易造成学生在空间互动中的效力成为 “蜻蜓点水”,止于表层;网络空间数据库的更新周期较长,数据监测的时效性不高,这会造成高校思政课在网络空间中的发力具有滞后性。
三、优化策略:网络空间互动效力提升的路径
(一)顺应技术赋能智慧教育发展态势
一是深化教育改革理念。要重视网络空间的隐性教育价值,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发挥教育技术优势,增强技术驾驭本领,熟悉技术运营模式,进而抢占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赢得网络空间的主动权、话语权、领导权。二是导流新媒体传播优势。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路径、工具存在,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其承载的价值理念却有正确与错误之别。因此,既要从中把脉学生聚焦的问题样态,又要理直气壮地加以引导,尤其是对触碰高压线、越过底线的问题,要敢于“亮剑”。同时,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把 “碎片化阅读”“快餐式消费” 等网络体验和用户习惯 “为我所用”。三是以大数据推动精准思政。大数据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时代产物,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和研判的优势,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利益关切点,更具针对性地营造网络空间氛围。
(二)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5]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立场是根本前提。要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针对学生错误价值观的表达、错误言论的强辩行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及时 “亮剑”。其次,讲方法是硬核巧劲。如在确保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利用批量打分或者修改作业的功能,实现空间互动回应的全覆盖,激发空间体验的存在感。再如,及时将空间互动数据分析归类,突出赏罚原则,确保少数群体及时从 “离场” 转变为 “在场”。再次,肯创新是共赢选择。思政课创新变革是学生和教师主客体获得感满足的共赢选择,市场竞争带来的教育压力也倒逼高校思政课教师以创新立身。要以理念创新为引领,进而带动教学方式、方法、载体、途径、技术等方面的革新。
(三)持续发力形成多维空间融通联动
首先,生活空间是变速器。离开了基于学生生活空间的考究,高校思政课创设的网络空间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教育者 “自导自演” 的空间存在。所以,必须把学生的经验转变成网络空间的生动教材,引导学生将个体经验与空间要素加以思考并匹配,激发其自主建构、互动和持久探索的动力。其次,心理空间是加速器。要关切学生的心理空间,在课堂生成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遵循学生态度生成的心理发展机制,着眼于学生的价值认同教育,进而避免 “离场” 就等于 “散场”。再次,教育空间是稳定器。空间场域的变动意味着教育影响力存在断裂的风险。对此,需要筑牢并扩大教育空间的生态辐射范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等协同发力的空间场域和运行模式,确保教育影响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总之,要避免单向发力,以空间场域扩容和联通,构建多维空间融通联动的教育空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