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提问,满足好奇,促进思考

2020-01-09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中心小学

天津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困生思维教师

■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中心小学 沈 月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顺应童性,以情境触发学生探索的冲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诱引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步步的引导,促进他们的知识的习得、方法的掌握。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中,处在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之内,让他们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深层加工,使他们的理解变得更深入、思维也变得更敏捷。教师要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语言能力、思维方式去建构自己的答案,满足学生的好奇之心。知识性的问题侧重于知识的识记,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好奇心的满足,应用性问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对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性的问题能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需层层引导,为学生搭建必要的“脚手架”,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头脑处于活跃的状态,能对问题产生深入的思考。教师要因生而问,可以让学困生回答较低层次、偏重于识记型的问题,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学困生的兴趣弱、认知水平不足,如果对他们提出有难度的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望题生畏”。简单的问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发展,逐渐能回答一些应用型的问题。而对于学优生而言,教师要提出具有综合性、评价性的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大胆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如果对学优生提出识记型的问题,会让他们觉得无趣,教师要以高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好奇、好胜之心。很多教师往往对一般生、学困生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没有耐心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擅长的智能,教师要精准把握学情,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提问后,要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组织答案中获得好奇心的满足。教师要依题依生留时,学优生候答时间一般在1秒内,对于有难度的问题可以为他们留有3秒以上的时间,一般生一般保持在1秒内,而学困生留时稍稍放长,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教师在提问时,不仅要偏爱举手的学生,更要提问不善言辞的学生,以培养他们语言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在动口表达、动脑思考中获得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

一、顺应童心,合理编制问题

好奇心,是学生对新事物所持有的探索欲望。教师要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引发学生的好奇,让学生得到健康成长。教师要把握学情,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自己的提问水平,恰当地编制问题。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层次性,语言要简洁、清晰明了,做到长话短说。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梯度性,能由浅入深地提问,让学生由易到难地回答,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能让学生有深入思考的机会,让他们的回答变得有广度、有深度。语言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教师要针对教材的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有一定的交际意义,判断性的问题不能吸引学生参与,不能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借助真实的问题情境诱引学生产生好奇心,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参与思考。如在译林版六下“Unit7 Summer holiday plans”的Story time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说说放暑假有何打算?计划去哪里旅游?并且呈现了主要句型在黑板上,让学生创编对话:What will you do for the Summer holiday?Where will you go for the Summer holiday?How long will you stay there?Will you go to…by…?

二、把握生性,设计多样类型

英语教学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问面对所有学生,如果一味地对学困生提出简单的问题,有时会给他们“暗示”,让他们觉得只能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们会消极对待学习。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通过恰当的引导促进学生认真思考,让他们能将最好的自己表现出来。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表现是不同的,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个性化的问题。一些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不足,教师要以问题引导他们组织答案,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不准确时,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提醒,借助范例、启发,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提升。一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不足,教师要避免连续地抛出逻辑性强的问题,要通过循环往复的提问,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求索知识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一些学生缺乏社交能力,教师要鼓励他们参与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等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社交水平。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提问,能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如在译林版五上“Unit5 What do they do?”的Story time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谈论自己父母的职业,虽然有些学生不善言辞,但当他们谈到自己父母的工作时,他们有了交流的兴趣,教师让他们尽可能地说得具体些,比如父亲的工作是老师时,要说出他教什么学科,是工人时,要说出在什么工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针对一个知识点提出固定的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提问的方式多样,可以是直问,以“What”的提问词进行提问;可以是曲问,以“How”提问学生,用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铺路”,能给学生带来刺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的认知模糊处、困惑处提问,教师通过步步紧逼的提问化解错误。教师也可以通过激问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他们类比、迁移知识,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激活,情绪也处于兴奋状态。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引导,能促进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让学生循序渐进。教师可以通过“Why”进行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部分教师独霸课堂的话语权,师生之间缺少真正的互动,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提问意识,让他们用问题表达自己的疑惑,呈现自己的想法,也可以从他人的提问中拓宽视野,满足好奇心,促进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教师要丰富提问类型,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满足学生的求知发展需求。教师要鼓励师生互问,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分析品质,安排提问时机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学生的好奇心品质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好奇心强烈,他们对许多事物都持有好奇之心,有的学生好奇心品质不足,他们只对感兴趣的事物感到好奇。教师要合理施问,要问在关键之处,能突破难点、扫清障碍。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展示、媒体呈现等提问,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能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要问在疑惑之处,能令学生生疑、析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处于积极的探求状态。教师要合理把握时间,如果操之过急,学生的思路还未打开就提问,会令学生感到焦虑,也难以产生深入的表达,反之“马后炮”式的提问也难以起到作用。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要从学生的表情、交流中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调整内容,及时回应问题。当学生遇到障碍时,教师要问在学生的转折处,让他们调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去学习新知,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帮助他们建构新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教师的提问要把握有度,不宜提出过多过碎的问题。

很多教师为了“惜时”,当学生不能准确回答后,会急于找其他学生回答,没有为学生留有充足思考的时间,要依据问题的性质、难度留时。适当地增加时间,能让学生给出更具体的答案,也会使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但时间过长,也会使部分学生的思维处于游荡的状态。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好奇心特点,设计多层次的问题,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借助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索冲动,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师要丰富提问方式,梯度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猜你喜欢

学困生思维教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最美教师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教师如何说课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