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如何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施利军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 施利军
所谓体能锻炼,就是在耐力、爆发力以及身体基本素质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锻炼。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生理年龄的限制,兴趣点容易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专门的体能锻炼项目并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实际的体能锻炼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针对学生抵触体能锻炼的根本原因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因此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锻炼小学生体能素质的重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为国家体育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其次,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通过体育锻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意志品质。再次,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的关键时期,只有合理的体育锻炼才能够促进身体各项机能的发育,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代谢能力,进而让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拥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而且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在身高、体重等方面更具优势。最后,适当的体能锻炼可以促进学生的骨骼的循环与活跃,在保证学生体内钙磷比例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身高的正常增长;适当的体能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肺活量,强化学生的机体供氧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免疫力,帮助学生远离呼吸疾病。
二、小学生抵触体能锻炼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兴趣与身体问题
由于生理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往往对新奇、有趣的事情充满兴趣,而体能锻炼对于学生来说,主要以简单的跑和跳为主,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体能锻炼主要是针对身体机能的锻炼,与普通教学相比,其运动量更大,运动难度更高。而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整体的身体素质较差,只要运动量稍大,就很容易跟不上节奏,让身体处于超负荷状态,进而无法对体能锻炼产生兴趣。
(二)教学管理松懈
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与小学生一起锻炼,只是为学生进行示范,然后监督学生完成相关训练任务。这样,部分学生就会产生教师故意安排高难运动来为难自己的错误想法,进而对教师产生严重误解,不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三)体能锻炼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体能锻炼需要学生长期、反复、连续地练习,所以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及意志品质。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最缺乏的便是情绪管理能力,意志力也十分有限,所以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心理特点以及年龄特点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既要保证体能锻炼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又要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
(四)教学内容太过单一
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锻炼的教学内容非常单一、枯燥,教师也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主,所以整个体能锻炼课堂氛围非常压抑、沉闷,根本无法激发出学生参与体能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威严下,只能被迫参与,所以敷衍、消极对待的表现十分明显。这样的教学氛围,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体能素质提升效果也就不甚理想。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体能素质的策略
(一)加强学生生理特点的分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必须要加强学生生理特点的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体能锻炼。首先,由于生理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运动器官还处于迅速发育阶段,所以需要体育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注重膝盖、肘部等脆弱部位的保护。其次,在骨骼支撑能力方面,小学生远不如大人,所以为了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尽量不要使用大负荷器械开展教学活动。
(二)尊重学生的机能差异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必须要尊重学生的机能差异。首先,设计一套适合所有学生合作的游戏,通过游戏来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其次,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来安排其不同的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通过团队游戏来强化学生的反应能力,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锻炼的趣味性。
(三)加大体育器材的投入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必须要加大体育器材的投入,让校园中的体育设施日趋于完善,进而让体育教师根据不同体能素质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锻炼方案,充分发挥体育器械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能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
(四)丰富教学方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必须要丰富教学方法。经过实践,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可以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1.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能锻炼的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所以其注意力很容易被某一具体的事物或者情境所影响,所以在正式开始体能锻炼之前,为学生创设一段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状态,进而参与到后续的体能锻炼中。在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和针对性,确保可以对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产生强烈的刺激。第二,情境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与体能锻炼内容相联系。第三,适当的将情境教学法与角色扮演进行结合,让枯燥、单调的体能锻炼转变成丰富、有趣的体能锻炼活动。例如,如果要锻炼学生的心肺耐力,那么就可以利用《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灰太狼,还有若干小羊,每一只小羊都可以给自己取一个名字,例如美羊羊、懒洋洋等。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灰太狼抓羊”的追逐活动。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一体能锻炼活动中,获得心肺耐力的提升。
2.比赛教学法。所谓比赛教学法,指的是通过设定某些比赛条件,让学生进行体能锻炼。因为竞争性较强的特点,学生既可以体会到娱乐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所以,合理应用比赛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兴趣满满地参与到体能锻炼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身体机能。而且,在实际的比赛中,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思维也会比平时更加敏捷,进而实现体能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推小车接力比赛”,即根据学生人数分A组和B组,每一组再细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由2名同学组成。其中一名学生用手臂撑住身体,另一名学生则抓住学生的双腿,推动前一名学生向前走。当两名学生到达终点的时候,再由另一小组学生接力,然后看看A组和B组哪一个小组最快。这样,学生不仅会积极参与到体能锻炼中,其相应的体能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兴趣与身体问题、教学管理松懈、体能锻炼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太过单一等因素的存在,体能锻炼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生理特点的分析、尊重学生的机能差异、加大体育器材的投入、丰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