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三闸小学李宗颜

天津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阶段探究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三闸小学 李宗颜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涉及的基础知识点相对较多,也是学生开展其他学科学习探究的基础性科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拓展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改进课程教学理念、调整课程教学模式之后,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存在不足

(一)教师存在创新思维培养的错误认知

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尝试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法,将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改进,但最终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究其根本就是教师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认知存在偏差,授课阶段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认为创新思维能力更多的是学生参与课堂,将良好的课程学习氛围建立起来。而小学生本就处在拓展基础知识水平的阶段,设置过于宽松的课程学习情境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紧张感,此时不仅不能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还会直接影响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水平,所以如果教师存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错误认知,会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

现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应用阶段存在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利用灌输性的课程教学引导方式,要求学生大量背诵课本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长此以往会导致课堂学习主体概念被模糊,学生在探究学习阶段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显然,教师在明确新课改的基本目标之后,在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期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没有机会提升自己在语文学科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师生关系的处理存在问题

不少教师在课程讲解阶段会追求个人的权威性展现,也就说“一言堂”的现象存在,往往会出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矛盾加剧的现象。教师在此阶段将自身视为课堂的主体部分,就会忽视学生的感受以及发展诉求,导致师生之间的矛盾加剧。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阶段对教师产生畏惧,而且遇到困难不敢向教师寻求帮助,怕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被戳伤。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没有足够的课程学习动力支持,很难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注重传统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语文教师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主导人物,在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阶段,注重拓展自身的执教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对课堂各项活动的设置以及模式的应用起关键作用,所以在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以实践行动探索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转变课程教学理念,能够确保课程教学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创新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交流探讨空间,在一旁观察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帮助学生锻炼个人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自主学习探究阶段,主动发现问题并利用不同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一种创新探索的表现。因此教师要注重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不断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注重小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引导

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兴趣的引导,鼓励学生全面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在调整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之后,发现课程内容中不少知识的难度都有所增加,而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有限,对一些复杂的知识内容的专注程度是十分有限的。

教师需要从讲解简单的知识内容入手,通过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体会课程内容趣味性的前提之下,积极主动地深入课堂探究分析阶段,此时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加具备针对性与有效性。教师在兴趣引导阶段,应该适当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调整,而不是强制学生背诵记忆相应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强化学习能力。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应该明白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差异,为避免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课程教学的关爱、耐心、人文气息等要素渗入其中也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本身在语文知识探索阶段会生成相应的疑惑,经过深度的思考分析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各类因素,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确定自己的基本立场。在回答问题或讨论阶段,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态度,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与支持,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自己的学习自信心,在质疑以及探索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阶段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在课程教学氛围的引导之下,显著增强课程学习效率。教师不妨提出一些具备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现并自主探究问题,寻求问题处理的相应的方案。教师在了解小学生性格、思维特点之后,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引导,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阅读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在实践探索中获得新知。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背景之下,学生要全面参与课堂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创建更为丰富、趣味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受到教师的鼓舞与感染,逐步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课程内容传递情感思想态度期间,教师可以借助朗读、小组探究等形式,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此时学生会受到课程内容的激励,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展现出来,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积极作用。

(四)注重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本身与联想、想象有着紧密联系。教师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制约,在课堂教学情境设置阶段,应该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生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联想与创新探索的现实依据。教师在此阶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应的图片、音视频内容渗透到课程教学的探索环节,此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就能被激发出来。而且教师鼓励学生对相应的材料内容进行探索分析,学生在互动中加深自己对知识学习的印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有一个渗透性的认知与理解。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想象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紧密联系文章的特色,注重课程重点难点的突出展现,尤其是童话类、寓言类的知识内容,可以对其结尾或某一个环节进行改编,学生在准确把握人物性格与心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话剧表演,对强化学生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阶段,应该从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环节入手,认清课程教学模式、方法的问题,注重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帮助学生领悟创新思维锻炼的要素,让学生掌握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提升课程学习的效率,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人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阶段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