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平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2020-01-09于锦辉
于锦辉 李 琰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当前,幼儿英语课已纳入许多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也成为很多幼教培训机构竞相开设的课程。然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幼儿英语方面的教育资源也较为匮乏,对于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水平极为不利。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全面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进而确保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素质。因此,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迫在眉睫。作为一线教师,既要注重基础英语的教学,也要渗透幼儿英语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职业需求,从而提升学生的技能培养。
一、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基本含义与学科应用意义
信息化教学平台属于信息化教学手段之一,将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资源等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过程,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多媒介、多渠道学习知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学前幼儿英语教学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大程度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力与自主学习探究潜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充分发挥其优势,可以创建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给传统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活力。尤其是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作为教学辅助,通过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创设、可靠教学数据的收集等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选择。其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以将教学场景覆盖各个班级,通过分组协作等方式,为学生学习幼儿英语提供实际操作机会,从而形成涵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智慧教学空间。“其不仅能够与其他教学手段一样助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还具备更加独特的优势,能够提高英语教学资源可操作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大课堂教学密度,让教与学和谐统一,实现更高层面的教学效能提升。”[1]
二、信息化教学平台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标准不统一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水平普遍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这些特点给英语教学带来了阻力和障碍。目前,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中的使用缺乏统一标准,导致院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选择上参考依据不足,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模式的引入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高
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学习信息化教学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对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存在抵触心理,不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课后也不能创设相应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导致学科教学缺乏延伸性与扩展性。
(三)学校信息化教学设施不完善
各高校对信息化教学设备投入力度不一,信息化教学设施不完善,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施主要用于技能比赛展示和各种评比检查,而不能保障在日常教学中随时使用,这使得信息化教学平台在英语课堂的实践价值上大打折扣。
三、信息化教学平台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一)可以增加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可以为英语学科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教师及学生获得学习所需的各方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字展现、音频材料、图片展示、动画播放等传统资源与现代技术相融合,能够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各项感知感觉,增强语言记忆能力,优化学习体验,改进英语学习效果。
(二)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形声、动画兼备,更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与日常环境。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让学生更为高效、便利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获得并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在乐中学,学有所用,从而更好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开展研究、成果分享,通过多样的互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可以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翻转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内教,课外批改作业;学生在课内听、课内学,课外写作业。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空间有限,而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还可以在课下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收集、予以解答,课外负责导学与巩固交流。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推送的导学信息学习课程内容,课堂内在教师的组织下对学到的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课后在平台上进行巩固练习。这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扩大了师生间的互动范围,丰富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层次。
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信息化教学平台实践探索
(一)制度与平台建设为先导
首先,制定科学的信息化教学标准,建立规范的信息化教学制度,从实际出发,引入软件资源。加强教师培训,通过网络学习、分组培训等方式,逐渐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拓宽教学视野,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技术,提升教师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其次,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切实融入日常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经验分享等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及时分享学习成果,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再次,建立学习交流平台,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此平台共享学习资料、交流学习难点、探讨困难解决方法。“长期使用平台交流更可以循序渐进地建立一个与本校情况符合度很高的资料库。”[2]在大数据时代,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科学的数据收集并进行量化分析,更为有效地进行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分析,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般教学会针对大多数学生所需进行教学,从而缺乏对小部分学生的个性化教学,这时交流平台就可以作为课堂的补充,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可以在平台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解决学生的疑问,也可以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从而设计更加精准的课堂教学内容。”[3]由此可见,制度与平台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的第一步,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师生积极协作为保障
信息化教学平台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移动化、实用化的特点,覆盖了课内、课外教学全过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中,可以以展示课件、书写板书等传统教学模式为基础,进一步创设分组研讨式教学环境。学生不仅可以实现自有材料、讨论成果的展示,更可以成为课堂的主讲者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热烈而有序地讨论,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互动教学。
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中资源展示、无线投屏等信息化教学功能,将视听技术和形声教材引入教学实践,辅助学生进行英语视、听、说全方位的训练,让学生沉浸于英语环境之中,提升学生对教学材料的理解和实践练习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情景,增强英语语言文化背景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英语语言文化,从而更好地进行英语语言学习;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英语教学。同时,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的海量信息能够更好辅助师生课后交流、分享、巩固、反思、回顾所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设计丰富的课前导学、预习、课后练习任务,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随时随地使用学习资源,有针对性地预习或复习,对正在点播的视频资源进行评分,并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技巧,夯实学习基础,大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了把课堂延伸到教室外,丰富了教学层次,拓展了学习空间。
结语
在学前幼儿英语教学中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平台与学科课程的结合,加强信息化课程的建设,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在信息化时代下开辟出幼儿英语教学改革的一条新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