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批注式阅读为初中语文教学增色添彩

2020-01-09李树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李树兰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中心学校 山东·东营 257083)

批注式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以一种更加深入的方式融入文章内容,在语文课堂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存在疑惑、感触以及思考等感受,在文章文本下空白处作出特殊的标记或书写。批注的“批”字,重点表达主观感受,用自己的文字语言总结对文章内容的感悟。批注的“注”字,是通过圈、点以及勾画等各种方式,将文章的重点难点以及存在疑问的地方标示出来。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教师为了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可以适当引用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在课前以书面勾画和点评等方式,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与理解进行标记,从而帮助课堂阅读任务的有效开展,提高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水平。

1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作用与类型

1.1 教学作用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当中,应当始终以学生为主,教师作为教学指导,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通过对课文内容以及文化背景的了解与学习,总结出自己对文章人物及作品感情的感悟与评价,感悟文章深层含义,并从中获得对于社会、人生与自然的启示。因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课堂当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文章阅读体验,针对不同班级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批注式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以个性化的视角感受文章内容,引发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深入思考。

1.2 文字式批注的主要类型

1.2.1 感悟式批注

感悟式批注是引导学生通过文字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感悟与理解,产生与文章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情景内容的共鸣。例如,在读到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就可以写下老舍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

1.2.2 质疑式批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比较重视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的阶段。而质疑式批注则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发现疑问,并解决疑问。例如,在读到《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在阅读任务中曾提到毛泽东赞颂朱德的母亲为当代的民族英雄、劳动阶级的完人,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引发思考,文中的母亲到底是以怎样的形象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质疑式的阅读批注方式,能够研发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入思考,活跃课堂氛围,并且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应用策略

2.1 课前预读——指导批注,掌握脉络

课前预习的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堂任务,明确课堂内容。对于语文课堂来说,课前的阅读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批注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前通过对文章的预读,明确学习目标,并且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对文章进行批注,比如,对文章作者写作技巧的学习、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重点写情写景的句子等等。

2.1.1 指导批注方法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当中,曾指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来获得。因此,在日常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当中,教师也要做好学生学习的楷模,在学生进行批注阅读之前,做好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批注方法的讲解,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批注方法,在潜移默化当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模仿。从形式上划分,批注式阅读方式可以划分为符号式批注以及文字时批注。文字式批注对于学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非常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应用,使得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表达。

此外,文字式批注的作用与其标注所在位置之前存在一定联系:批注位于书头上,是对写作背景和人物的介绍与备注;批注位于句子或段落旁,主要是记录学生对某一个句子或段落的感悟与理解、联想与批判;批注位于段落或文章最后,主要用于对文章的总结概括。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第一个自然段描写了主人公对父亲背影的难以忘怀。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别后思念,眼光中重现父亲的背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和发亲之情,这便是文字是批注的尾式批注。

2.1.2 明确学习目标,整理文章脉络

在对于批注式形式和主要类型的学习之后,学生掌握了批注式阅读的工具,但如何用好这一工具,还需要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应当在备课阶段,为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并且依据教学内容布置合理的课前预习目标,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自主化的批注,掌握文章内容的脉络以及结构,从而完成批注式阅读学习。

2.2 课堂批注——深化批注,引导阅读

课堂上的批注,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完成的阅读批注。通过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内容讲解和方向引导,帮助学生深化批注内容,并且通过教师正确的指导,发现自己对于文章理解的欠缺以及批注的错误,并加以及时的改正。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批注占据了课堂的主要内容。

2.2.1 明确目标,自由标注

批注式阅读教学重点强调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与自主化。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明确教学任务以及教学重点之后,可以给予学生首次自主批注的机会,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前提问,产生对于文章的特殊感悟,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批注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对学生标注内容的巡查,了解学生的批注情况,并且及时发现学生自主批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针对性的反馈提供便利。

2.2.2 及时反馈,给予激励

由于每名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不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所批注的内容也会存在偏差,因此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批注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与正确指导。首先,要做到及时反馈。笔者认为对于批注内容的反馈应当尽量做到及时,将教学反馈控制在24小时之内,并且尽量做到当堂批注,当堂反馈。从而让学生对反馈内容进行及时的理解,对批注内容进行及时的修正。其次,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批注,尊重学生的不同且正确的思考。对于语文阅读的理解不存在标准的答案,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批注情况,对学生分析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整理,对学生没能关注到的阅读重点,进行重点讲解。对于学生分析比较透彻的内容,教师在反馈时可以进行简单的讲解。对于一些有想法、比较大胆的学生教师应对其进行指导,以引导为主,不为学生的思维设限。最后,对于学生的批注内容给予正面鼓励。在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反馈当中,教师应当多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动力,特别是针对刚刚接触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学生来讲,鼓励才能够使学生进步。教师要能够深入发掘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批注闪光点,给予以鼓励为主的正面评价,激发学生的批注兴趣,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批注式阅读当中来。

2.3 课后延伸——升华内容,感悟思想

2.3.1 升华内容,完成拓展

初中语文的阅读课堂教学,重点强调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吸取文章的精华,学习先人的优秀品质,并转化为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因此,批注式阅读教学不应只是对学生阅读教学的指导,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升华文章内容,以获取心灵感悟。所以,在批注式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重视课后延伸,做好学生课后阅读的实际应用工作,归纳相关的文章写作技巧,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悟与理解。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作者汪曾祺的《昆明的雨》的课后延伸阅读时,为了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感悟,达到内容拓展延伸的目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拓展任务,比如通过叙写文章、寻找相似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思考作者写作背景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开拓阅读思维,并且深入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并有助于学生巩固相关的课堂知识。

2.3.2 课后反思,实现相互分享

在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我拓展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互相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特殊理解,实现思想的碰撞。不仅仅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拓展批注成果,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求同存异的原则,通过借鉴别人正确的思想,改善自我的批注与理解,交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结束语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当前阅读教学完善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主动探索需求,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写作技巧、作者情感表达的深入思考,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加学生的知识层面,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此,初中语文的任课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习情况,适当的采用批注式阅读教学,以完善阅读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Aetion(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