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粒麦种》的叙事策略解读

2020-01-0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希卡麦种殖民者

李 盈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肯尼亚著名小说家、 剧作家和评论家恩古吉·瓦·提安哥,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非洲作家之一,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作品大量汲取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英勇的肯尼亚人民反殖民斗争的壮丽书写。1967 年出版的《一粒麦种》是恩古吉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是其创作艺术较为成熟的作品,被公认为恩古吉的代表作品。小说故事以肯尼亚举行独立庆典的前4 天为背景,“作者通过不断的倒叙穿插,把自茅茅运动以来的10 年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真实地反映了肯尼亚在独立前后所暴露出的社会、道德和种族问题,引发了读者对肯尼亚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抨击了西方殖民者对非洲人民的残害,为第三世界人民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1]92。目前,国内外对该小说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国外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背叛、伦理主题、象征和反讽以及与其他作品的互文性,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后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心理分析、圣经原型等视角。其中也有叙事方面的研究,但仅仅是对《一粒麦种》中叙事时间的分析。本文将以叙事策略为出发点,从时间、视角和人物内心独白三个层面,探究《一粒麦种》表现出的艺术形式和隐含的丰富主题。

一、叙事时间

《一粒麦种》的故事时间非常简短,只是肯尼亚独立庆典的前4 天,这样简短的故事结构作者却用了14 章节来叙述,可见 “作者并不满足于线性物理时间的安排,因而刻意采用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不吻合的关系,使其为主题服务,参与主题的建构并深化主题”[2]117。在小说中,恩古吉通过倒叙的方式讲述了泰贝村民的历史,通过场景、概述和倒叙剖析了白人殖民者内心的恐惧,以及一再重复和预述独立日事件,认为时间的流逝只是相对的,殖民主义对被殖民者和殖民者的伤害已深深植根于心中。在热奈特看来:“叙事文本具有时间双重性,也就是说小说既有故事时间又有叙事时间,并提出时序、时距及频率三个重要概念。时序指的是故事的自然时序与文本叙事时间顺序的关系,如果两者的时间顺序不吻合就会出现时间倒错现象,即倒叙和预叙。”[3]12

《一粒麦种》以倒叙方式向我们呈现每个人的过去。小说的开头就是莫果从噩梦中惊醒。但是,小说根本没有按照线性物理时间叙述,几个段落之后就用倒叙的手法告知读者莫果的童年及过去。“正在这样的时候,基希卡闯入了他的生活。”[4]10作者在倒叙中以预叙的方式插入,读者便会疑惑谁是基希卡,他和莫果有什么关系,直到第13 章大家就会发现,一直被膜拜的民族英雄莫果竟然出卖和背叛了基希卡。随着小说叙事的进展,作者分别在后面的章节以倒叙的方式叙述了吉孔约、蒙碧(二人为夫妻关系)等人的过去。为了保全性命,吉孔约向白人招供,他的背叛与被背叛正是通过时间倒错的方式向大家逐一展开。对于被吉孔约深爱着的蒙碧,一开始读者可能会责备她背叛了丈夫,但作者却用倒叙的方式,一步一步揭开了蒙碧背叛的真相。除此之外,小说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汤普逊夫妇等白人殖民者的故事,说明不仅被殖民者生活在恐惧与背叛中,殖民者也不例外。“重复叙述即讲述数次只发生了一次的事件。预叙指事情尚未发生,叙述者提前叙述。”[3]87在《一粒麦种》里作者不停地预叙,加上重复的手法告知读者独立庆典活动将于4 天后举行,小说中提前说到独立庆典的事至少10 次,随着时间的不断逼近,作者不断重复,提醒读者这一天的到来。1963 年12 月12 日,肯尼亚摆脱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迎来了独立,但在那一天出乎大家意料,前来观看的人并不多。可见,不管独立前后,人民的生活依然痛苦困难,但会有越来越多的肯尼亚人民站起来挣脱枷锁,赢得自由。

二、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的频繁转换和多视角叙述是《一粒麦种》中另一种极具特色的叙事艺术。“叙述视角是指谁来叙述,通过谁的视角把故事呈现给读者。”[3]12不同于传统叙事视角的切入,通过不同人物的有限视角,作者直接明了地将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和盘托出。与此同时,在叙事视角的转换方面,恩古吉将自己超凡的驾驭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同人物的意识活动在不断变幻和切换的过程中真实而自然地再现。频繁转换的叙事视角,不同角度的相互补充,提高了读者对情节发展的感知性,同时拓宽了小说的叙事视野,自由与舒展地呈现了整部作品的叙事,更有助于读者从多层面了解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对基希卡和莫果视角的转换,两人形象的塑造就是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完成的。

泰贝村民称颂基希卡是解放人民的英雄,吉孔约和蒙碧等人将希望寄托于他滔滔不绝的言辞之中;“这么一个娃娃,可能比他莫果还小……瞧他多傲慢!”[2]18-19在瓦鲁伊眼中,“他是一位传教士……我们争取自由斗争中的高级传教士……”[2]30泰贝村民认为莫果 “高个子,宽肩膀……给人一种很有力的感觉”。频繁转换视角,也容易令许多读者迷惑;但在不断深入阅读后会发现,作者每一次都会提供一些信息来巧妙暗示读者,完成视角的转换,如人称和习惯用语的改变,还有插入语的使用。通过频繁转换视角,不同人物的意识彼此交融贯通,宛若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从而呈现出一个个丰富而饱满的整体形象,尤其是对莫果的刻画,从不同的视角切入,使得一个复杂又圆满,在坦白又隐藏之间苦苦挣扎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小说中人物在假定没有听众的情况下直接展示出来的心理和意识,是用文字形式来表达的意识流, 以此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内心独白是现代小说,特别是意识流小说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反映人物的内心思考,既包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思考,也包括对将来的想象和预测。内心独白可分为直接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直接内心独白更真实地再现角色,但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间接内心独白采用以叙述者为基准的人称和时态,人物的意识是通过叙述者间接展示给读者。人物的意识活动经过作者的加工及解释而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便于读者理解。

《一粒麦种》不是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但在这部作品中恩古吉却以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内心独白作为控制人物意识的叙事手段,真实再现人物角色,不断引导读者为角色重建一个内心世界。作者大量使用人物内心独白,旨在让读者感到时刻身处于人物的意识活动之中。故事开篇就通过间接的内心独白描绘了莫果的噩梦和从梦魇中惊醒的场景,表明他无法摆脱背叛基希卡的内心阴影。类似的内心独白在小说中还有大量描写。从拘留营回来的吉孔约心想:“他一定要找个人谈话,一定要听听另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去找莫果吧……他知道这声音还会回来的,会回来折磨他的……上帝啊,莫果会理解我的。”[4]37此处的描写透露出吉孔约为了保全性命回家向白人招供,背叛人民后良心的不安与痛苦。在小说第13章,蒙碧受邀去说服莫果参加独立庆典时这样写:“她那不甘示弱的气质渐渐增强:她可不想让吉孔约认为她又孤独又凄凉。假如他没办成的事她办成了,会怎么样呢?这个想法使她激动得发颤。她愉快地期待着去完成这一任务”“她不受约束了,这个想法给她壮了胆。”[4]224这部分对蒙碧的描写,展现了殖民主义压迫之下女性的变化和觉醒:不再向殖民者低头,也不再向男权社会屈服。文章中人物的意识活动和内心独白给读者提供引导,恩古吉大量使用此类描写干预叙事进程,让读者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结语

在小说《一粒麦种》中,恩古吉运用了一系列不同的叙事艺术和写作策略,从时间、视角和内心独白着手,从而揭示作品背后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非凡的叙事策略让《一粒麦种》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并赋予肯尼亚人民在殖民主义之下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丰富的思想内涵与触动人心的巨大感染力。

猜你喜欢

希卡麦种殖民者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落麦种
何塞·穆希卡 “世界最穷总统”退休拒领退休金
乌干达传统土地产权体系研究
论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中的殖民者形象
The Personality of Mumbi in A Grain of Whea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Feminist Criticism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
乌前总统批难民“不会干农活”
穆希卡“最穷总统”卸任
一枚金币 A Gold C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