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晏几道词中的月意象探析

2020-01-0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词风花间小山

陈 靖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北宋宰相晏殊之子,父子二人在词坛上并称 “二晏”,有《小山词》传世。笔者粗略统计,在晏几道现存的260 首词中,有大约108 首写到月,可见,月意象在晏几道的词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往,学者的研究多着眼于晏几道词中的梦和酒意象,对其月意象则少有提及。本文试以《小山词》中的月意象作为切入点,根据描述特征对其中的月意象进行大致分类。联系晏几道的生平,解码这些月意象中蕴含的情感意蕴,了解月意象对晏几道词风形成的意义。

一、月意象的类型

(一)清寒冷淡之月

在小山词中,淡月、凉月、微月、黄昏月等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这些清冷的月意象,反映的也是晏几道当时的心境。晏几道一生经历坎坷,少年在绮罗丛中长大,养成了天真浪漫的脾性。18 岁之后,父亲晏殊去世,家道中落,他从富贵公子哥变成了落魄书生,又仕宦不顺,屡遭磨难,诗中便“不免表露出盛衰变化今昔无常的悲欢离合之感伤”[1]179。如《少年游》中有:

雕梁燕去,裁诗寄远,庭院旧风流。黄花醉了,碧梧题罢,闲卧对高秋。

繁云破后,分明素月,凉影挂金钩。有人凝澹倚西楼。新样两眉愁。[2]251

这首词写的是女子对秋怀远的情景,以“素月”“凉影” 渲染了凄冷萧瑟的意境,而这样的秋景又更增女子伤春悲秋的哀愁:篇末以弯月喻眉,既形象又具有美感,表现出女子相思别离的愁绪。又有《南乡子》:“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2]101梦是小山词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冰凉的月色照入主人公的房间,融入主人公梦中。叔原将月意象和梦意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人在梦里可以逃避一切,跨越一切阻碍,而醒来之后身旁无人产生的心理落差,在凉月映衬下倍增凄凉。小山词中还有“想旗亭,望断黄昏月”[2]239和“云去住,月朦胧”[2]230等描写,这些月的作用皆差不多,大都渲染了凄清冷寂的氛围,将相思之苦寄于月中,使得愁绪更加幽远绵长。

(二)姣好柔艳之月

在中国古代诗词传统中,月意象常常具有女性化的象征意义。晏几道长期与女性交往,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 “莲”“鸿”“苹”“云” 等女性友人的身影,与这些女性在一起玩乐时,他是欢娱的,他们欢歌竟夜,直到月亮西斜。与花间词中对女性的审美充斥着庸俗不同,《小山词》中对女性流露出的 “往往是一种诗意和善感的欣赏”[1]174。《木兰花》中,晏几道写“莲”:“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2]127这里的 “月” 一语双关,既谓眉上额间的 “麝月” 装饰在酒后的残褪,也暗示了良宵将尽,明月西坠。这里写二人欢会的情景,却又写得十分优雅,正是因为晏几道对小莲投入了深深的情感。同样描写欢宴之月的还有《鹧鸪天》中的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2]45。其中的月意象与舞、歌、杨柳、桃花、扇子、高楼、春风组成了一幅色彩绚烂,声色俱佳的画面,将女性歌舞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扑蝴蝶》中又有 “玉人应在,明月楼中画眉懒”[2]325,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倚楼哀愁的美人身上,二者之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二、月意象背后的情感世界

学者黄玉顺谈及:“诗的意象是作为意志情感的符号存在的。” 意象符号是经过词人精心提炼之后,用来表达感情的工具。晏几道词中的月意象寄托着他丰富的情感,其中包括离愁别恨的相思之苦和感怀旧事的抒身世之慨。

(一)离愁别恨的相思之苦

男女相思离别之情本就是花间词的重要情感内容,小山词既被视作花间词的 “回流的嗣响”,但又不是 “一成不变的重复”[1]174。晏几道用月意象来表达离愁别恨之情,虽然继承了花间词的手法,然而因为身世的曲折,他表达的思念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真切的、真挚的情感流露。在经历离别之后,他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就更加刻骨铭心,以其最具代表性的《临江仙》为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2]13

这是一首怀念他的女性好友小苹之作。上片前两句写眼前事,午夜梦回,楼台高锁;宿醉方醒,帘幕低垂,用互文的笔法点出时间,开启下片,带给人空旷和沉重压抑之感,这是一种繁华过后的空虚寂寞。在沉重的现实压制之下,作者的思绪开始清醒,勾起回忆,想起与小苹初见时的模样,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却没料到最后还是分别了。最后一句化用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在彩云之上又巧妙地加入月这个客观意象,利用月的永恒性将思绪拉回现实,月依然是当时的月,而如今思念的人儿却不知在何方,既是与前面的午夜梦回相呼应,更是突出了在月的见证下人间悲欢离合的愁绪和相思之苦闷。

(二)感怀旧事抒身世之慨

早年间,晏几道过的是风流自在的贵公子生活,在其《小山词·自序》中讲到:“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3]183他常在朋友家与歌妓欢歌宴饮,通宵达旦,自诩 “酒中仙”,而这快乐的生活并不长久,他因家庭的变故,被牵连进新旧党争之中,过着 “朝盛负余米,暮贮藉残糟”“挑宜筇作杖,捧称葛为袍”(《戏作示内》)的艰难生活。这种今昔的变迁,又是恒久之月作见证的,如《鹧鸪天》:

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纨扇有新诗。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

今感旧,欲沾衣。可怜人似水东西。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2]53

这首词上片写的“夜不归”“有新诗”“歌声转”“舞袖回” 都是小山早年富贵生活的真实写照。彼时的他尚是翩翩少年郎,意气风发,酒酣耳热之际会在歌女的扇子上题写自己创作的新诗,欣赏她们美妙的歌舞。下片直抒胸臆,昔日的欢乐已不再,如今只剩落魄潦倒,感叹自己像水一样漂流在这世上,无限凄凉。“秋月” 和 “春风” 本是客观事物,可在词中成为词人埋怨的对象,“面对着这无法抗拒、无力摆脱的自然法则,人们感到困惑、痛苦。为了找到一种寄托,获得一种慰藉,唐宋词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月亮’”[4]75。作者对身世的巨变感到哀伤,却又无处寄托,只能将 “恨” 转移到依旧美好的 “秋月春风” 身上,埋怨它们不解人情,背后蕴含的是无限的哀思。与此感情类似的还有另一首《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2]68时光易逝,容颜易老,杜鹃声啼,却还是不见游子归来,只能一年又一年地等待。在哀伤的心境中,女主人公只能以 “怨月” 感慨年华逝去的悲凉情感,表达了无限的哀愁和感伤。

三、月意象对晏几道 “清壮顿挫”“哀感顽艳” 词风形成的意义

黄庭坚在《小山集序》中评价晏几道的词 “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3]182。叶嘉莹先生评小山词与五代词相比 “有了一种更为典雅清丽之演化”[1]179。这种词风的形成,与他的词中常用清寒冷淡的月意象有一定关系,凉月、淡月本身就带着凄清、隐约的气质,蕴含着离愁别绪之情,这种情感又与词人所想表达的情感相通。这些月意象的使用,增加了小山词原有的清丽,加深了晏几道 “清壮顿挫” 的词风。

《蕙风词话》中提到 “哀感顽艳” 概述词作的风格,学者王双启认为,这四个字对小山词风的概括“似乎更为贴切”[2]3。笔者也颇为赞同他的观点。晏几道所作艳词颇多,大多抒发男女之间的相思之苦和离愁别绪,特别是对女性情感的描写极为细腻真挚,这亦与其月意象的运用有关。月本就具有女性化的特征,月光的柔和细腻与女性的善感心灵又相似,如《南乡子》“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2]104眉如新月,其中隐隐有女主人公的形象在,而黄昏新月,又常会勾起人的离思,由景到情,生发出丰富的意蕴,更增加了小山词的凄婉动人。

结语

月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深远的意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云:“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 苏轼之月疏狂豁达,李贺之月荒凉诡异,由于每个诗人身份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其笔下呈现出来的月意象也具有了不同的意蕴和风貌。晏几道一生坎坷,却有一颗与李煜相似的 “赤子之心”,他的月,既是词中的意象,也是其真实人生经历和感受的传达,表现了他 “真”“深”“痴” 的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

词风花间小山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花间少年郎
小山小水
《寻找獾小山》围炉点评
寻找獾小山
李小山:艺术害苦了多少人?
花间炫舞
探索姜夔词的幽冷词风
张鎡词论
丁学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