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研究
2020-01-09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第二高级中学张维兴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第二高级中学 张维兴
一、田径教学中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性分析
在田径教学中,训练强度、训练量属于两个专业的名词,前者是指跑步所用时间与跑步距离,后者则是指跑步速度、运动成效等,科学的田径教学方案,需要平衡好这两个因素,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跑步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又确保训练能够取得效果。如训练强度过高,训练量过大,将导致学生过于疲惫,难以取得跑步速度上的突破,这样会增加学生的身体负担,继而令学生心理压力增大,无法感受到跑步的乐趣,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在田径训练中,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是相关的,当训练强度下降40%,要想达到同样的田径运动效果,就必须增加4至5倍的训练量。这也就是说,高中体育教师在展开田径教学时,必须确定想达到怎样的训练效果,然后根据教学时间分配,控制好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在学生身体负荷得了的情况下,取得理想的田径训练效果。
二、田径教学中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
当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对于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把控得不合理,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我国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方面,缺乏专业的教育体系,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田径教学方案,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仅将田径训练看作是一种业余锻炼的方式,而不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基于理想田径训练效果,控制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当前,我国仅针对田径运动员制定了专业的教学方案,对于高中体育田径训练的相关研究与报道不多,导致体育教师科学训练缺乏指导依据。
(二)家庭认知
虽然说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家长对于应试教育科目的关注度,远高于体育项目,不少家长甚至认为,田径训练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学生过于疲惫,在接下来的课堂中体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说体育锻炼会令学生过于兴奋,玩心大起,不会将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样的家庭认知,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田径训练的看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应该宣传普及田径训练知识,让家长意识到,健康的体魄是支持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改变家庭认知,继而推广专业田径知识与训练方式,促进田径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发展。
(三)教师素质
受到高中教育环境的影响,很多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这门科目的认知产生了偏差,认为田径训练不过是走走过场,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去设计田径教学方案。此外,部分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足,不了解科学的田径训练方式,因此无法平衡好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仅仅是简单地让学生跑一圈,就让学生就地解散、自由活动,或者是让学生进行跑步比赛,这样的田径训练是无法达到提升学生跑步水平的效果的。
三、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控制策略分析
(一)完善田径训练体系
为了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成效,优化田径训练的效果,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田径训练体系,制定标准化的教学方案,平衡好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同时,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学生身体素质,再调整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在学生身体耐受的情况下,以合理的跑步时间、跑步速度来获得理想的运动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在高中教育体系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增进学生对体育课程、田径专业知识的认知,使文化教育与田径训练相结合。在田径课上,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运动准备,再分配学习任务,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运动状况,基于学生参与兴趣、身体承受能力的考虑,调整教学计划,调节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全面提升田径教学实效性。
(二)强化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应用专业知识,基于当代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方案,合理配置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秉承着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田径教学相关的研究与报道,学习科学训练方法,平衡好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并且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也树立其科学的训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专业训练与强化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以强化训练来保持并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塑造健康的体魄。在专项训练计划制定时,应该控制好训练的专业度,不可过于专业,否则在一项训练中会花费过多的时间,无法保障训练的全面性,达到全方位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全身肌肉协调发展的目标,也不可过于宽泛,导致训练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也无法掌握相关项目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了平衡好田径训练的专业性与宽泛度,基于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田径训练日程,循序渐进,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三)科学调控与训练恢复
除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外,在田径训练中,训练后的恢复过程也同样重要,而这一点,往往是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被忽视的,大部分体育教师,都会将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训练方案制定上,以充分挖掘学生身体潜能、强健学生体魄为核心,但却忽略了训练恢复,在运动后,没有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放松与恢复,这样可能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而且运动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会影响到其身体健康程度,无法长期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
为了弥补这个问题,教师除了优化田径教学方案设计,积极挖掘学生运动潜能外,还应该关注后期的训练恢复,关注学生的身体变化,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拉伸,拍打腿部肌肉,促进乳酸分解。同时,积极地与学生保持联系,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帮助学生解决体育锻炼上的问题,保持科学的训练。
四、结语
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基于学生个人体质差异,科学控制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确保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田径训练方式,掌握训练强度、训练量等专业知识,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提升训练水平,避免学生在锻炼过程中遭受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