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在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9于晓锐
于晓锐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各类配套保障制度与措施陆续出台,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一些职业教育机构在诸多世界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向世界展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风采.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类教育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职教育的学生很大部分来自于初中毕业没有考入高中的学生,学苗质量相对于高中生来说参差不齐,分层比较明显[1].对于中职教育的学生而言,学习计算机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难免顾此失彼,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在中职教育的计算机课堂上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让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学生切实学懂、学会、会懂、会学,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是广大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由于其特点突出、优势明显,正逐渐走入中职院校计算机课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 分层次教学的涵义及应用背景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的不同,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每个人在对知识的领悟能力、接受能力、接受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我国自古就有“有教无类”的说法,任何层次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受教育者学习能力层次低而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2].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孔子也曾提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些都是分层次教学的很好体现.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输送现代化技术人员的重要使命,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资金与帮扶政策的加大,中职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态势迅猛.但中职教育的学生素质相对较低,一般是初中毕业未考入高中,参加工作年龄又小的学生,甚至是一些以前休学、辍学的学生,文化课底子普遍较差.这样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等方面与高中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中职教育如果采取无差异的教育模式,不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必然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中职教育应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领悟水平、创新水平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体现教学上的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及学习方面的发展,真正使学生学习水平获得整体性提高[3].
2 计算机课堂分层次教学的优势分析
计算机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特征表现为: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和进行实际操作为授课形式,任务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参与度差.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在学习中教师以鼓励、引导为主,学生以互相评价为辅,任务靠学生自己解决,老师最后归纳总结,指出不同层次学生的优缺点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2.1 分层次教学有助于完成计算机课堂教学目标
不同层次的学生按自身基础能力分组,使各层次学生能够比较好地适应计算机专业课堂的教学任务.例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弱,但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将他们归为A 类;有的学生自身基础较好,且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将这类学生归为B 类;还有一部分学生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能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将这类学生归为C 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每堂课分配不同的案例操作,让A 类学生可以完成课堂基础案例,B 类学生能够较好完成课堂引申案例,而C 类学生不仅能完整地完成课堂引申案例,还会加入自己的创新想法,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很好地掌握每堂课的知识点与操作要求.通过分层教学,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圆满地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
2.2 分层级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成就感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操作课多采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集体授课的方式.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不同,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这样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会出现如下问题:教师对学生接受知识能力不了解,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熟悉,课堂上教师由于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目标掌握要求的差异而造成课堂上教学秩序的混乱.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多次重复基础理论知识,无法把需要提高的创新能力引申给同学.课堂环节中出现基础差的同学听不懂,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课堂参与度明显下降.通过分层次教学,教师设定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目标,并且有意在基础目标上加大操作要求,做到A 类学生做成基础,B 类学生做好基础,C 类学生超越基础,使每一位学生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都得到充分重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结合学科任务和学生实际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通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2.3 分层次教学能够改善计算机实操课程的枯燥性
调查发现,新时代的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堂的实用性、趣味性、应用性及新鲜度有更高的要求,而对实操课程枯燥乏味最为反感.中职教育计算机分层教学与初中基础教育不同,坚持以学生为本,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能结合学生的专业需要、现实需求、社会需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计算机分层次教学以学生不同能力水平为划分依据,以实操课堂创造作品、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学生的需要展开教学.对于富于创造性的学生群体采取创新性培养,以生活实践中的商业需求为引导,采用头脑风暴等形式的教学模式,改善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计算机课程的学习.
3 中职教育计算机课堂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计算机课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考虑学生的真实水平,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
首先,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兴趣、自主加入到学习队列之中,在案例选择上应由浅入深,做好规划,顾及全体,适应各个层次.例如在AI 教学中学习组合工具,通过案例教学,老师要求A 类学生会制作出和教师一样的组合工具;引导B 类学生在基础组合工具的操作基础上做出其他的组合对象案例;鼓励C类学生通过组合工具的操作案例制作一张优惠券等,使其作品能够艺术化、商业化.课后,教师可以向学习有余力学生推送“精典拓展案例”等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夯实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在作品点评环节,采取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设计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问题.所有作品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让所有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学习点评,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认清前进方向与努力目标.通过师生间的点评互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再次,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还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在授课前做好分层授课的准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准,提高A 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向其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对B 类学生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完整地完成教学任务;对C 类的学生多加指导与鼓励,鼓励他们创新思维,完善作品,更加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最后,计算机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做好项目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和分步教学任务的设计,细化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不同的教学任务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计算机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4.1 分层次教学的成效
在国家大力倡导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学校领导和专家的共同推进下,我校计算机课程分层次教学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分层次教学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课堂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教师转变为能力引导者、知识传授者、课程开发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评价,使学生各学所需、各发所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通过分层次教学,C 类学生可以很快完成作品并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可以代替教师做个别辅导,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B 类学生可以圆满地完成案例任务,在学习过程中看到C 类学生的作品,也会受到触动,不断突破自己的学习极限,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A 类学生接受能力一般,能基本完成操作任务,在得到同学的指导与帮助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自己的存在感.在不断地鼓励与竞争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满足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方向.
4.2 分层次教学的反思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计算机无处不在的今天,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对教师的角色设定与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师者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角色.为了使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与实操能力,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4].